教育心理学论述题3页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6861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1论述形式训练说、共同运算说、概括说和奥苏伯尔认知观的主要观点和意义。1)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他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形式训练说认为,人的心理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各种分立的官能组成。这些官能是各自分开的一个个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形式训练说认为,各种官能不仅可以一个个孤立地加以训练使其提高或增多,而且一种官能经过训练得以增强后能自动强化其他官能的作用。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形式训练学说认为,训练迁移的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并不重要,因为它们会被遗忘,重要的是所学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2)共同要素说的基本观点: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技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机能的改进。由于桑代克是学习联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所有他们的共同心理机能只能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已,而且在他看来,这种共同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凭借同一脑细胞的作用形成。3)概括说的基本观点:贾德依据其实验研究认为,在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B,是因为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B之中。因此,根据这一原理,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十分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需要先掌握原理,形成类化,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活动中去。掌握原理是学习迁移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 贾德的概括化理论不把迁移的希望寄托在学习材料的相似上,而是十分强调学习者掌握有关的原则和原理,这是对相同要素的发展。它揭示出造成迁移得到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范围大为扩大。需要指出的是,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4)奥苏伯尔认知说的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说,它是某一学习者所有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说,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的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内容和组织。较之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奥苏伯尔的观更为科学和完善,更能令人信服地阐释迁移的实质。奥苏伯尔认知观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更接近学校实践。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都是在实验室中孤立地研究课题A对课题B的学习以及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而且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简单的和操作的学习迁移方面。对迁移作用的解释与以往的传统迁移理论不同。奥苏伯尔认为,在学习课题A时所得到的最新经验,并不是直接同课题B的刺激反应成分相互作用,而只是由于它影响学习者原有认知的有关特征,从而间接影响新的学习或迁移。对迁移效果的解释也更为广泛。在奥苏伯尔的认知观中,迁移的效果不仅是指运用一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派生类属学习的能力,而且指提高了相关类属学习、总结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2试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只是见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3、试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1】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2】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1】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3】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提高教师素质的心理学途径主要包括:1)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校风的好坏对教师心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风具有感染、行为导向和内聚功能,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的心理学途径。2)注重教师教学监督能力的培养。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事先进行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调控或校正。3)将自我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内在动力,因而应当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加以对待。教师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正确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2】自我筹划与自我设计。【3】自我监督与自我反省。自我监督是一个自我审查、自我督促的过程;自我反省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过程;自我激励是一种自动加压、自我鼓励的方式。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明显地提高自身素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有利于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有助于教师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可以激发教师取得创造性成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5、 试述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1)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从功能上来看,前者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是用于发出行为的命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或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2】从测量的方式来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3】从心里表征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4】从激活和提取的速度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5】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尤其是运动技能,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6、 请阐述学生学习的特点。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开始,而学生的学习可以从学习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经验。从总体上来说,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是主要的。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特别要求教师能把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2) 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由于教师既掌握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因此,能够保证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特殊有效地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学生的学习与人类学习一样,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他们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为学习付出努力。因此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之,学生的学习既有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人化;或是只注重灌输,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的学习者。这些做法都有碍于学生的学习。7、 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地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地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想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验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8、 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论述教师应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1) 用考试分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首先,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量化评定方式。但在很多时候其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一定优于其它评定方式。其次,考试分数可以大致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学校和家长过分强调分数来评判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动机,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评价。2)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首先,教师对各科分数的统计处理不应仅仅使用原始分数,应结合标准分数以求对学生成绩的相对位置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其次,要兼顾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运用,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名次作为评定学业成就的唯一指标。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要有充分的信息来源,不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为依据。第四,教师在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必须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考试分数通常不具有绝对价值,只具有相对意义。9、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分析人发展的各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地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2) 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表象,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界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10、 我国教师应具备哪些角色?教师是社会职业的一种,其职业的特征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教师在工作中应具有下面五种角色:第一,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这一角色要求: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并发展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不断扩充知识;其次,教师要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动机,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在学习的初期,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如教师的示范、提示、学生间的启发帮助等,而在学习的进行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支持逐渐减少,逐渐让位于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索学习。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第二,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性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处世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例如,要求学生正直公正,教师首先要公正的对待学生;要求学生关心他人,教师首先要关心学生。第三,心理辅导员。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常受各种心理挫折,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教师要随时帮助学生,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充当好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这一角色需教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碍,以发展正常心理,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后,教师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减轻受挫折的痛苦,并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的学习是在班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的条件下进行的,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正式的领导者,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班集体活动中也担负着领导者的责任。要充当好领导者的角色,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在教学的同时督促全体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建好班集体,必须注意选择学生干部,培养积极分子,形成有力的领导核心,造成良好的集体气氛和舆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行为表现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第五,教育科研人员。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多变并富有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依据现有理论和教师自身的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成为“科研型”的教师,从而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灵活地解决数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充当好教育科研人员的角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探讨问题的意识,注意收集资料,勤于动脑思考和反思,不满足于工作中的“轻车熟路”;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并注重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11、 为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创新?1) 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向“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教师应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经验。教学应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而不是知识的传递。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知识”,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建构知识,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为“激趣、启思、导疑”,即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求异创新。唯有如此,方能适应新课改革中有关课程功能转变的要求。2) 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理应由过去的命令主导者转变为指导帮助者。其指导帮助者的角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要学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2】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5】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3)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性教师 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开发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但研究性课程不是由专家编制的、组织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通过研究逐渐建构起来的。教师不仅是这种课程的传递着,而且首先是课程开发和设计的主体。其次,由于新课改使教师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利,有了创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因此也有了决策的责任。4) 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单一学科性教师通常指在教学活动中仅能教一门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学科的教师。在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作为单一学科型教师的角色。 为适应新课程的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师必须进行角色创新,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综合专家型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要多才艺,博学多识,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的知识体系与学术前沿,而且要精通相关学科,了解新兴学科,能自如地将各科知识融汇贯通到教育教学中,并能不断地开设适应学生需要的新课程及各种专题讲座。12、 论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不同点:【1】动作性质上,操作技能是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认知活动方式。【2】动作对象上,操作技能是客观性物体或肢体,心智技能是观念性的词汇、数字或符号。【3】动作之行上,操作技能是外显的肌肉动作,心智技能是内隐的内部语言。【4】动作结构上,操作技能具有展开性,不能省略、合并,心智技能具有简缩性,可高度省略和简化。2) 相同点:【1】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特点基本相同,都是由不熟练到熟练地过程。【2】操作技能的获得和表现需要心智技能的指导,心智技能的获得和表现赖宇操作技能的内化和外化。【3】在一个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中,需要两种技能协同活动。13、 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应该怎样做?1) 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这样,学生对于活动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映像,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构成活动的动作不能以现成形式教授,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师生共同总结各步动作及其执行顺序。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各动作划分的原因及动作顺序的合乎法则性,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14、 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性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胜的需要特别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但要注意减弱竞赛的消极因素。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引导其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增强自信。15、 论述有结构和无结构各自的问题解决过程1) 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 基础理论:一般性的问题包括以下阶段: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 搜寻解法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问题类比、手段-目标分析、问题分解、想法-检验2) 无结构的问题的解答过程 【1】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2】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厉害关系【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4】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5】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6】实施、监察解决方案【7】调整解决方案16、 试述美国、前苏联、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1)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2】法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内容扩充,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新的发展趋势。2)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a、 乌申斯基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人是教育的对象“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b、 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这是俄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c、 19061916年,俄国召开了五次教育心理学代表大会宣传贯彻涅洽耶夫所倡导的用实验心理学解决一切教育、教学问题思想。【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a、 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1918至30年代末)维果斯基:应该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进行研究;布隆斯基:儿童的个性统一以及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鲁宾斯基: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b、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奋力 前进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特点: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3】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a、 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研究b、 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联想反射”理论和“学习的活动”理论c、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起源。【2】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7、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论。价值:柯尔伯格在他的道德发展研究中,系统地扩展了前人的研究,提高了体系完整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按照一定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他主张,儿童的道德发展同人的智慧发展一样,是在儿童自身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使自己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儿童的道德发展就逐步达到一个新的更高一级的水平,不是对品德心理研究的一大贡献。不足:但是,面对及其复杂的人的道德现象问题,人们对这种单一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先后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其中较为典型的有:1)公正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和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吉利根指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以公正作为人们组织其道德思维的核心,认为道德阶段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公正水平的变化。简言之就是把公正观念等同于道德了。2)关于“是应当”悖论。道德经验上的“是”怎能一跃成为道德经验上的“应当”呢?这就是科尔伯格所必须阐述清楚地“是应当”悖论。20世纪80年代初,他承认了过去对这一问题的错误观点,重新提出了修正的解释。 除上述以外,人们对科尔伯格的研究及其结论还有许多批评的意见。例如,柯尔伯格在他的道德教育中强调促进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同时也要求这种道德判断应该导致学生的道德行为。但他又认为,一个人在儿童时期进行欺骗,长大之后是否也进行欺骗,这不能预测,只有达到第六阶段的人才能预测到他将来的行为。另外,柯尔伯格虽然也说到一个人要在知、情、意几个方面全面发展,但他却着重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儿童在情绪和意志方面的发展,而情和意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至少和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同样重要。再者,柯尔伯格强调儿童在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的发展,而不承认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他一方面反对道德教育是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又主张儿童在每一发展阶段做出道德判断时,要以学来的习惯为基础,从而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中。18、 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地避免遗忘。1)复习要及时。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及时。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2)复习要合理。复习不但时间上要及时,而且方法上要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有一下几点:在期末复习全学期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在复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复习方式多样化。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19、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场独立型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20假设现在要传授学生“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根据概念教学原则,应该从哪学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概念教学建议:1)概念分析。对一个概念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定义特征例证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同位概念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使概念鲜明、突出,学生容易学习。3)正例和反例的辨别。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4)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5)比较。对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以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概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21、如何调适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善于调适,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努力。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观念武装自己。充实、提高、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切实际的特质欲望和烦恼人心的庸俗是非形成一种超脱态度。期望适度、体会成功。目标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标。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会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就会加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地精深状态。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就是教师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首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教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22、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可以维持秩序。惩罚不应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奖与惩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作出表扬等于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学生不作出批评等于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促使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的表扬某个人会造成对方在同学中孤立。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