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6698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半坡遗址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遗址A . B . C . D . 2. (2分)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良渚遗址D . 陶寺遗址3. (2分)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下图中的建筑属于哪一原始居民的的房屋样式?(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居民D . 河姆渡居民4. (2分)关于史实和传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史实是历史的缩影,传说是历史的精华B . 史实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真实写照,传说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C . 传说不是历史,但包含某些历史的成分D . 传说就是史实,只不过升华了一些,更精彩了一些5. (2分)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 .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B . 尧发明了文字C .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 . 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6. (2分)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A . 禹和桀B . 启和桀C . 启和汤D . 禹和盘庚7. (2分)与“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词有关的暴君是( ) A . 夏王桀B . 周厉王C . 商王纣D . 周幽王8. (2分)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有多种造字方式,包含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下列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焚书坑儒A . B . C . D . 10. (2分)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 . 走向统一B . 弱肉强食C . 诸侯争霸D . 百家争鸣11. (2分)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 .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 .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C . 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D . 秦国楚国灭亡的时间12. (2分)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下列战役发生在这期间的是( )A . 涿鹿之战B . 阪泉之战C . 牧野之战D . 长平之战13. (2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 A . 铁农具和马耕B . 青铜器和牛耕C . 木农具和牛耕D . 铁农具和牛耕14. (2分)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 . 西周东周B . 春秋战国C . 秦朝西汉D . 西汉东汉15. (2分)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虎符上铭刻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 A . 甲骨文B . 小篆C . 草书D . 楷书16. (2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 秦朝法律严酷B . 陈胜想称王C . 老百姓快饿死了D . 天下大雨17. (2分)“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实行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B . 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C . 主要措施是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免除徭役等D . 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8. (2分)“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发展农业”“休养生息”这些内容是哪一皇帝在位时期的措施( )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汉高祖D . 光武帝19. (2分)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 . 编钟B . 铜钟C . 古筝D . 笛子20. (2分)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相似之处是( )A . 都生活在春秋时期B . 都主张对立的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 都编订了多种教材D . 创立的思想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2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材料二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帖。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四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面对材料二中“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创新之处?(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材料四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什么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5)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2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郭沫若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班固汉书(1)材料一评价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一中春秋末年以来的“自由思索”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在中国思想领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3)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4)通过本次探究,你得出了什么重要的结论?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