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5444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 学会使用火B . 开始过定居生活C . 有了私有财产D . 开始过农耕生活2. (1分)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B .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C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D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3. (1分)“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巾对夏朝的描述。这说明( ) A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此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B . 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了C . 经历了400多年的夏朝被商汤灭亡了D . 我国历史时间最长的朝代开始建立起来4. (1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秦朝5. (1分)考古时,在山西侯马、湖南长沙等地的遗址中发现的铁镈、铁锸等农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 西周B . 春秋C . 战国D . 秦朝6. (1分)我国古代的一个时期,诸侯争霸,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这一时期是( ) A . 西周B . 春秋C . 战国D . 秦朝7. (1分)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 . 早5000年B . 晚5000年C . 早500年D . 晚500年8. (1分)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 . 私学的兴盛B .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 . 社会大变革D . 人的解放9. (1分)下面有力地促进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主要是( ) A .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B . 修灵渠C . “焚书坑儒D . 修筑长城10. (1分)秦朝的时候咸阳城外住着一户人家,下列有关这户人家四个儿子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老大曾被派去开凿大运河B . 老二曾被派去修建皇上的陵墓C . 老三在纸上练习小篆D . 老四曾被派去征讨高丽11. (1分)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这套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B . 中央集权制C . 郡国并行制D . 科举制12. (1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见德治的重要性。追忆历史,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 . 汉高祖时期B . 文景时期C . 汉武帝时期D . 光武帝时期13. (1分)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 A . 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 . 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 . 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 .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4. (1分)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 A . 公元前2世纪初B . 公元前2世纪末C . 公元前1世纪初D . 公元前1世纪末15. (1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 A . 项羽B . 陈胜C . 王莽D . 刘秀16. (1分)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减轻赋税 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严刑苛法A . B . C . D . 17. (1分)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不包括( ) A . 外戚专权B .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C . 宦官专权D . 绿林起义18. (1分)“由是曹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长平之战D . 牧野之战19. (1分)汉书称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对史记这一评论可以窥见司马迁著史( ) A . 偏离客观事实B . 讲究秉笔直书C . 忽略实地考察D . 重视典籍查阅20. (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说明了( ) A .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B . 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C . 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D . 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21. (1分)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 . 蜀、西晋B . 东汉、南宋C . 东汉、西晋D . 蜀、西夏22. (1分)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或史实结论A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B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D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A . AB . BC . CD . D23. (1分)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 B . C . D . 24. (1分)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都进行了迁都B .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 .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 .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25. (1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 ) A . 古代罗马B . 古代阿拉伯C . 古代印度D . 古代波斯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26. (5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到明清经历了一个建立、发展到巩固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材料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1)写出材料一中较早的两个帝王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但愿海波平”和材料三中的“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与以往相比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明 清时期社会特征除此之外,又有了什么变化?27. (4分)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1)“魏主”是谁?发生于何时? (2)魏主的这个诏令改革还有哪些方面? (3)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8. (3分)和同合作中国智慧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孔子主张“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11素相互联系与结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和才能生养万物。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阶段1924-1927年1937-1945年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宣言公开发布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历史功绩材料三:联合国大事记(节选)1946年1月联大通过第一项决议,主要内容涉及全面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56年11月联合国讨论埃及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成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1964年6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上形成“七十七国集团”。1981年1月在圣西哥举行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南北对话会议)。1995年9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2004年6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规定美英在6月30日前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2008年5月残疾人权利公约生效。材料四: 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指出:各国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亚非国家求同和团结,中国在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反对霸权主义。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呼吁各国“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1)“春秋战国时期,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哪些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主张? (2)某同学总结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合作,请帮助他完善上表。 (3)二战之后,为解决世界人类面临的难题,联合国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联合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组织:_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_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对人权的尊重:_(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全球治理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结合材料四中的两个具体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29. (4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请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26-1、26-2、26-3、27-1、27-2、27-3、28-1、28-2、28-3、28-4、29-1、29-2、29-3、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