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5442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 .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C . 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D . 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2. (2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废除丞相B .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C . 统一度量衡D . 建立皇帝制度3.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杂交育种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大多整理记载在下列哪一部著作中( ) A . B . C . D . 4. (2分)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 .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 . 清朝设置军机处D .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5. (2分)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 . 戚继光抗倭B .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 .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D . 郑成功收复台湾6. (2分)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 . 重农抑商B . 君主专制C . 闭关锁国D . 对外开放7. (2分)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往来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 虎门销烟B . 鸦片战争C . 火烧圆明园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2分)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 .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 .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 . 增开通岸口岸9. (2分)近代来,中日关系呈现出“经济热,政治冷”的态势,与此相关的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历史阴云是(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A . B . C . D . 10. (2分)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 .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B .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C .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 . 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11. (2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推论A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 . CB . AC . DD . B12. (2分)“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B . 辛亥革命C . 五四运动D . 西安事变13. (2分)在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 A .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B .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C .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D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14. (2分)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 A .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B . 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C . 利于信息的传达D .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15. (2分)当阅读人民日报时,我们能够联想到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是( )A . 申报B . 邸报C . 民报D . 新青年16. (2分)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领导南昌起义 创建中华民国 创办黄埔军校领导北伐战争 建立中国同盟会A . B . C . D . 17. (2分)毛泽东曾经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 列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 . 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C . 都为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 . 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18. (2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图中的航线由麦哲伦舰队首先开辟的是( )A . B . C . D . 19. (2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是发生在1416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对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 . 揭露和批判了基督教会的黑暗C . 使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D . 复兴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20. (2分)“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达伽马 玻利瓦尔 麦哲伦 哥伦布A . B . C . D . 21. (2分)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林则徐 关天培 邓世昌 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A . B . C . D . 22. (2分)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 A .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 它的发表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 . 它是一部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著作D . 它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23. (2分)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 )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把非洲黑奴卖给美洲种植园主 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 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手段捕获黑人运往美洲A . B . C . D . 24. (2分)黑奴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它持续了三百多年。下列“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中的“归程”路线是指 ( ) A . 从欧洲非洲B . 从欧洲美洲C . 从非洲美洲D . 从美洲欧洲25. (2分)“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A . 奴隶制度B . 封建制度C . 资本主义制度D . 社会主义制度26. (2分)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 . 珍妮机的发明B . 火车机车的发明C . 电力的广泛应用D . 飞机的发明27. (2分)每当节假日来临,我们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跟随父母去观光旅游。当你坐上火车,穿越千山万水,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时,你不得不惊叹现代交通事业的发达。在火车研制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 . 史蒂芬孙B . 富尔顿C . 瓦特D . 哈格里夫斯28. (2分)读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蒸汽机的发明B . 发电机的问世C . 有轨电车的创制D .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29. (2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 . 能源动力B . 通讯技术C . 交通工具D . 机械设备30. (2分)“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准确地说,接受“这个挑战”的完整过程是指( )A . 波士顿倾茶事件B . 独立宣言的发表C . 萨拉托加大捷D . 美国独立战争31. (2分)华盛顿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主要是因为他( )A . 组织了北美人民的大陆会议B . 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C . 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D . 解放了黑人奴隶制度32. (2分)他“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是( ) A . 牛顿 B . 伏尔泰 C . 恩格斯 D . 列夫托尔斯泰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7分)3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请回答:(1)你知道图一、图二各是哪位名人吗?他们各是什么时期的代表人物? (2)结合插图想一想,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哪位名人的名言?材料一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观点?你怎样评价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对后世有何影响? (4)与他们同一时期的名人还有哪些?分别是哪国的? 34. (19分)阅读教科书及相关历史材料,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在探究过程中反思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根据提示,完成探究活动。材料一:大西洋沿岸部分国家(地区)在世界工业产量中的比重(出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到1995年,美国的生产总值占了全球的一半,而它的人口总数却只占全球的6%。美国史材料三:冷战进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消耗了经济实力。正是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特需”将日本从萧条中拯救出来。战争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1)1492年,航海家_到达美洲。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_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2)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由_时代进入_时代。美国、_走在前列。(3)材料一,二体现的世界经济重心所在地由_转移到了_。_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全面爆发的_ , 促成了这种变化。(4)据材料三,归纳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外部原因。(5)综上所述,从世界经济重心转入、离去的原因中,可以得到哪些正确的历史启示?35. (18分)世界经历了从相互隔绝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前期的对外友好交流,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拉开了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科技的发明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缩短了空间距离。下列这些发明分属于三次科技革命,请按要求归类。材料四: 美国苹果手机有450多个零部件,苹果公司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大部分产品在中国组装。请回答:(1)分别列出材料一中我国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明朝前期为对外友好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2)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3)将材料三中中的科技发明归属到相应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_、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三次科技革命_。(4)据材料四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2题;共6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7分)33-1、33-2、33-3、33-4、34-1、34-2、34-3、34-4、34-5、35-1、35-2、35-3、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