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5135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 A . 管仲改革B . 商鞅变法C . 北魏孝文帝改革D . 汉武帝改革2. (2分)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短暂统一,二世而亡A . B . C . D . 3. (2分)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生活在黄河流域 种植水稻 住干栏式房子 挖井饮水A . B . C . D . 4. (2分)南北朝时有一本专著,在唐初被列入“算经十书”,成为官定算术教科书的是( ) A . 缀术B . 水经注C . 齐民要术D . 九章算术5. (2分)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武帝 汉景帝A . B . C . D . 6. (2分)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 . 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B .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生活C . 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D . 设置了管理西域的管理机构7. (2分)关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表述正确的是( )A . 秦国蜀郡郡守李斯主持修建的B . 鱼嘴将长江分为内外江两部分C . 沟通湘江漓江,便利南北水运D . 成都平原由此成为“天府之国”8. (2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 )A . 阻挡北方“戎族”的南下B . 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C . 获得对其他诸侯王的支配权D . 为了加快统一步伐9. (2分)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 )A . 水经注B . 伤寒杂病论C . 天工开物D . 本草纲目10. (2分)生产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早期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史记货殖列传所描写江南地区因为地广人稀,土地垦殖常常采用火耕水耨(一种原始料种方式)。但这种局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较大改变,主要原因是( )A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 .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C .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D .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12. (2分)下面的大战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 . 长平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官渡之战D . 赤壁之战13. (2分)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 大变革B . 大一统C . 民族政权并立D . 专制皇权加强14. (2分)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 . 商B . 秦C . 夏D . 周15. (2分)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 . 争霸战争频繁B . 铁器、牛耕使用C . 封建制度确立D . 诸子百家争鸣16. (2分)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 . 王昭君B . 卫青C . 霍去病D . 文成公主17. (2分)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古代丞相制的设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 . 秦朝和汉朝B . 西汉和唐朝C . 唐朝和明朝D . 秦朝和明朝18. (2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下面对于北京人的评价或意义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B .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C . 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D . 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 (2分)2017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书香传递、文化共享”图书捐赠活动。据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18日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呼吁市民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应该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居民D . 河姆渡居民20. (2分)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提花机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 . 春秋战国B . 西汉C . 西周D . 秦朝21. (2分)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 A . 吸取秦亡教训B . 恢复社会经济C . 限制土地兼并D . 巩固封建统治22. (2分)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半穴居房屋模型刻猪纹黑陶缸人面鱼纹陶盆粟的朽粒A . B . C . D . 23. (2分)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的是西晋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是因为( )A . 北方的自然条件恶劣B . 北方战乱频繁C . 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D . 南方经济发达24. (2分)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 .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B .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C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D . 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25. (2分)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与诸侯的出现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 . 禅让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世袭制26. (2分)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 . 统治者实行暴政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 . 陈胜吴广起义D . 诸侯割据一方27. (2分)下列事件中,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B . 商汤灭夏和周武王灭商C . 西周实行分封制D . 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28. (2分)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 .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 .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9. (2分)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 .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30. (2分)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火的使用B . 农业生产的发展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瓷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31. (10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控制着南方,北方人民携带着种子、工具,大批迁往南方。孙吴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推行牛耕。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在江南手工业中,会稽的越布是著名的特产,制瓷和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这时,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中织锦、制瓷和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B”;是以上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C”。南方在三国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都得到了开发。_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_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重要原因。_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粮食产量都有明显提高。_建康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政治中心。_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 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回答:(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3)今天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立场上对“魏主”作一简要评价。33. (15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张骞,他不畏艰难险阻曾两次出使西域,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呢?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31-1、32-1、32-2、32-3、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