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集浙教版台州新桥中学信息技术组 编1.1 信息及其特征【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重要性、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信息的载体和形态以及信息的特征等内容。了解性的知识较多,判断性的内容应在教学中处理好,比如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载体和形态对于学生认识生活的现象,解释信息的现象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举出这样的例子,认识到,体验到生活中的信息。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强化学生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刚从初中上来的高一新生,他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不一、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不一,信息技术的基础情况也不是很明朗。另外本节课的特点是: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所以,必须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案例分析,从中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与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度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对定义进行比较。 了解信息的载体和形态,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能够能过生活的实例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流、探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做过猜词游戏呢?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刚才我们做的游戏中,两个同学的实质是在进行着什么?(信息交流)在古代,语言和文字没有诞生之前,人们就是用手语来进行信息交流的,可以说信息交流是无所不在的,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必须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上的交流,闭关锁国的清政府等来的是世界列强的入侵。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信息是通过什么来传播的呢?它又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第一章将要学习的内容。每组出两名同学做猜词游戏,一个人比划,另一个人根据描述来猜词,看谁猜对的多。通过游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可见信息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换和处理。【问】: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信息呢?(上课铃声:该进教师上课了;看新闻:可以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气象云图:分析可以预测天气信息;谈论昨天晚上的球赛等)由此可见,我们是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问】:大家能不能由此得到信息的定义?其实信息的定义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特定的公认的定义。信息是怎么传播的呢?古代,人们用烽火来表达敌人进犯的信息。问:烽火是信息吗?烽火是信息的载体,它表达敌人入侵这一信息内容。再如:红灯和绿灯不是信息,而是停和行两种信息的载体。电话传递声音信息等。信息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甚至不同年代信息传递的载体也不同。语言、文字、声音、视频和图像都可以承载信息,它们都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请把下列信息与载体连线A读报纸 a因特网B足球赛 b电话、手机C告诉千里外朋友一件事 c文字、纸张D电子邮件 d电视总之,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信息有哪些特征呢?(学生自学,讨论)【问】:请将下面有关信息特征的资料连接A信息的时效性 a课程表和时间表B细腻系必须依附于载体b大家一起看球赛C信息可以被储存和保留 c功夫影碟D信息的传递性、共享性 d找路时,使用旧地图脑筋急转弯:李先生看到报纸上一则信息“今明两天到金鹰家电市场购买空调1台可获得300元优惠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购买,却被告知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因为他过期了,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下面我们来播放一段视频,大家看完后告诉我,你们从这段视频里可以提取出哪些有用的信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阅读课本 积极思考 完成任务 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节,信息及信息的特征,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可以说信息对我们人类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的信息落后于别人,就将被别人所打败,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加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后要更好的学习好信息技术,为自己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认真听讲 回顾、巩固本节课知识。1.2信息编码教材分析: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就必须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即对信息进行编码。通过对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数的编码、字符编码和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本节课的内容是1.2.1 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和1.2.2 字符编码。学生分析:信息编码的原因、原理很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如何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是一个关键。对于二进制,虽然在初中学生可能有一点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已经忘记或者也是似懂非懂,所以总的来说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这些都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故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深入浅出,从学生熟悉的内容着手,采取问题讨论、合作解决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2、了解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 3、初步了解字符信息的编码方法。4、了解ASCII编码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信息编码与二进制的学习讲解,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原理,鼓励学生不断探究新知,开拓科技新领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协作研究的精神,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重点难点:重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字符编码难点: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教学准备与教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与案例讲解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问题1:信息有些载体问题2:信息的特征问题3:请把下列信息与载体连线A读报纸 a因特网B足球赛 b电话、手机C告诉千里外朋友一件事 c文字、纸张D电子邮件 d电视问题3:请将下面有关信息特征的资料连接A信息的时效性 a课程表和时间表B细腻系必须依附于载体 b大家一起看球赛C信息可以被储存和保留 c功夫影碟D信息的传递性、共享性 d找路时,使用旧地图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巩固复习上节知识,衔接本节课内容教学问题引导设计观察数据,理解编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的基本特征,现在下列一组数字,它们不是一个简单的数,而是代表着不同的信息,猜一猜,它们可能代表什么?119:120;96315(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本地区的身份证编码):(本地区的电话号码):你知道生活中信息的编码形式还有哪些?条形码、交通图标、红绿灯信号、盲道)计算机能识别我们人类的语言吗?计算机的编码是什么?为什么?简介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关二进制部分内容。讲解二进制表示方法;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换算。学生回忆生活经历,体验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编码形式与方法学生自己练习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简单换算。例:9与1000那个更大?15=( )210001101B= H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编码入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创设情景,引导探索观察我们的键盘(101键或103键),将它们输入电脑时电脑内部是如何区分他们的?观察并思考二进制码(0-9数字可以用二进制码)。键盘是学生的常用工具,对熟悉的事物的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探索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国际普遍采用ASCII码。在键盘输入字符“A”,电脑内部即表示为怎样的一串二进制码?输入字符“a”呢?问题:计算机内存中有一个字节的内容是65,它究竟是数值65还是字符“A”?看书:ASCII字符编码表(7位二进制数,编码范围0-127,94个图形字符码、34个控制符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引导探索体验实践用一个字节对汉字进行编码,行吗?用两个字节能编码多少个?简介GB2312 -1980编码。介绍汉字的“大字符集”ISO/IEC 10646。“其他”中的GB 18030介绍(兼容GBK与GB2312)问题:拼音输入法与五笔输入法所生成的汉字内码一样吗?分组实践:观察字符的编码。根据学生活动手册要求,明确任务,分组协作,独立完成。计算:一、两个字节分别可以表示多少个编码。学生实践:打开IE浏览器的菜单“查2312编码。(如下图1)看”“编码”,会发现GB学生实践:查看“其他”编码,如日文、韩文等。学生实践体验:观察字符的内码。填写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实践一通过实践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编码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评价分组交流实践过程与结果。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自我评价并填写“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通过交流与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实践结果有一定的定性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归纳总结总结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信息的编码。对奔节课系统地了解与认识拓展应用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探究性主题1.汉字“中国2008”及自己姓名的GB 18030-2000编码 完成好的同学操作教学反思:1.2信息编码(二)教材分析: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就必须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即对信息进行编码。复习巩固前节课有关信息编码的信息,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原理及方法。学生分析:通过前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编码应该有一定的理解,在理解文字信息编码的基础上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应该要容易的多。但由于多媒体信息编码又有很大的不同,也不太容易理解,故如何深入浅出还是本节课设计中的重点考虑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巩固汉字编码方法与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2、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原理与方法 3、了解声音数字化、图象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中的“显示网格”,让学生明白图像的实质像素及图像大小与分辨率、颜色数的关系。通过“录音机”软件的录音、播放功能的使用,及“采样”动画的播放,便于学生理解声音数字化的简单原理。重点难点:重点: 图象数字化难点:判断声音采样频率的高低、图像分辨率的高低等因素对于声音、图像所占存储容量大小的影响。教学准备与教法:多媒体信息的准备(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问题1:14= B问题2:41H= B问题3:查ASCII码表1.A= 2.a=3.0=问题4:“新桥中学”内码为学生在纸上练习,也可以用计算器来回答使用UE软件查看内码巩固复习上节知识,衔接本节课内容图像数字化引导探索教师用数码相机现场拍摄照片,并保存到电脑中,设置共享。启动“画图”程序,打开拍摄的照片文件(或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复制在新建的文件中),并放大到400%,显示网格。(如下图2)通过菜单“图像”的“属性”查看分辨率。将原图像另存为单色位图后,计算存储大小。并与该文件的实际大小作比较。问题:计算所得的大小与文件实际大小不一,为什么?与师一起操作并体会图像的实质(像素)和特点(每个像素的颜色都被数字化成一定的数值)。将该图片分别以256.bmp(256色)、16.bmp(16色)、2.bmp(单色)为名保存在D盘中,观察文件的大小,并理解文件大小关系与颜色位数之间的关系。深入与拓展利用扫描仪,将一张照片进行各种不同分辨率、同颜色位数(真彩色)的扫描(如图3)。单击分辨率下拉按钮,分别选取100dpi(即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都为100象素/英寸)、200dpi,在左下角的“任务 1”处分别显示图像的大小为123KB、494KB。再次了解图像数字化原理,并理解图像存储大小与分辨率的关系。直观的实践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视频数字化播放GIF动画“跳动的小猪”观察,讨论得出视频的实质:一串相关的静止图象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过程评价1.说出图像的组成实质。2.存储画面为640*480像素的黑白两色的图像至少需要多少字节的空间。3.能否理解图像存储大小与分辨率、颜色数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培养学生总结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声音数字化引导探索利用Windows附件中“录音机”程序录音并播放,引出声波。录音时模拟信号如何转化为数字信号?采样、量化(模数转换器)存储空间的介绍。模拟信号 (录音) 模数转换器 数字信号数模转换器(放音)学生自由录音。采样动态演示(看flash动画,如图5)试着利用“录音机”程序处理声音文件(将录制后声音进行“加速”、“添加回音”等操作),比较播放效果,体会声音的数字化原理。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归纳总结总结信息编码学生参与练习系统总结能力拓展应用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探究性主题2.文件固有格式占据空间情况。如新建空白画图文件、DOC文件等,观察、比较他们的文件大小。3.请学生到网上搜索有关“(图像)分辨率”、“声音采样”的资料,并整理成论文或做成演示文稿有能力的学生做分层次教学,满足基础好的同学教学反思:1.3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章第3课,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分析】学生对以前和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些了解,但是对信息技术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展望可能了解更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未来展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家庭、社区、生活、个人学习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通过观看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演示文稿,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通过“信息技术展望”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能够在小组合作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协作探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搜索过程和结果。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历史及信息技术展望难点:信息技术展望【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历程和展望信息技术,内容讲解的是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有名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抽象、枯燥的讲解方式可能太过空洞,无法真正理解。本节课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情境引入了解原理操作体验应用展望”为组织线索,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通过两个主题活动,体验信息获取过程,同时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和讨论,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制作一个自主性学习网站,网站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应用:概念、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2.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有文字、图片说明。3.信息技术展望:包括课本7中新技术,增加学生更感兴趣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技术)和蓝牙技术等,并增加课本7种技术的文字图片说明。学生可以自主的浏览该网站, 特别是在做两个主题活动的时候,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创设情境1.观看浙江省首届智能机器人足球比赛录像。2.提问:这段视频在播放什么内容?3.提问:制作这个机器人用到了哪些技术?(学生回答不全面,教师可以把问题留到后面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1.观看浙江省首届智能机器人足球比赛录像。2.回答:4台机器人在进行2对2的足球比赛。3.回答: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新授知识1.3.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1.概念:到目前为止信息还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技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2.组成:信息技术一般分为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研究如何利用固态内部的微观特性以及一些特殊工艺,在固体的一个微小体积中制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完整的电路或器件。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指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传感技术:指对信息的传感、采集技术引导探索主题活动1举例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1.简单回顾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2.要求:联系生活,以上面的四种信息技术为讨论方向。可以浏览教师准备的网站,也可以上网搜索资料。 成立小组,确定小组长分工查找资料小组成员发表观点讨论总结,推荐一位发言人。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活动评价根据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情况和小组讨论程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1.观点的正确性、全面性和新颖性2.参与讨论、合作的程度个人自查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组间互评新授知识1.3.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动播放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演示文稿(有背景轻音乐),同时教师按照画面的变化进行讲解。1.提问:在观看完此片之后回答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2.播放顺序古代信息技术手势、声音和各种形体动作语言、文字的出现(甲骨文,商代青铜器上铸字,竹片、木片和丝织品上写字)造纸术印刷术视觉通信和听觉通信(烽火、信鸽)。近代信息技术机械计算机手摇计算机电报、电话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技术和电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学生带着问题看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演示文稿,看完后回答问题。 引导探索主题活动21.3.3信息技术展望活动主题:展望新技术简单回顾下载文字、下载图片的操作步骤要求: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内容是新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1.每组选一个感兴趣的主题。2.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3.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一些新技术的概念、应用及发展前景。4.小组发言人展示小组作品活动评价根据各小组展示作品和小组讨论程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1.从作品的观点的正确性、完整性、新颖性及是否有发展前景几方面进行评价。2.参与讨论、合作的程度个人自查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组间互评归纳总结讨论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拓展应用由于信息技术新技术非常多,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探究性主题。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设计完成任务的流程组内分工完成主题研究【教学反思】21信息获取的方法(一)教学目标技能:(1)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2)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3)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认知:(1)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2)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3)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4)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情感:(1)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2)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二)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三)教学难点分析信息需求。(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引入学校开展一个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假设我们也来参加这个宣传活动,该怎么做呢?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自由回答。学生观摩电子作品“爱鸟报”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看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名为爱鸟报的作品,分析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找资料,获取信息,那么怎样搜集资料,从而获取你想的信息呢?以你的以往经验,能说说需要怎样做吗?教师总结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讲授新课1、确定信息的需求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订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如何确定信息需求。通过填写附表1“信息需求清单”,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以两人为一小组,参照以上主题另选一主题(可参考练习部分的两个主题“学生饮用奶”和“番茄无土栽培” ),列出信息需求清单。2、确定信息来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再次突出本节重点: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教材表21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信息需求清单,讨论要获取其中所需的信息可以有哪些来源。3、采集信息(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教材表2-2给出信息采集的一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表2-2,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 在信息社会,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我们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采集,表2-3中给出了采集信息的一些工具,学生们可以从表中进行了解。1、学生阅读教材表2-2 ,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2、学生进行交流,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并讨论如何从刚才所选择的信息来源获取信息。4、教师邀请不同的学生谈谈对曾使用过的不同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4、存储信息(1)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杂乱,需要进行整理。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将信息整理和分类,填写信息采集卡。(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学会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保存的方法,理解信息釆集卡的意义。 2、小组根据之前的讨论根据选定的需求信息、信息类型及来源,在课堂及课后进行采集,填写附表2“信息釆集卡”并将它们保存在计算机中(两周时间),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及课外的条件设计采集信息的方案,本课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课后练习教师布置学生运用本节知识完成课后练习:各小组搜集与所选主题相关的信息,并整理、保存。学生利用两周时间,运用接下来两个课时学习的网上信息搜索的知识、及课后利用图书馆、实地考察等方法完成信息需求清单和信息采集卡、并将搜集到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中拓展(可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拓展”部分思考所搜集到的各种类型信息的保存格式课后反思:2.2 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教材分析】 Internet是巨大的资源库,本节课的中心是利用Internet获取需要的信息,因此掌握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要技能。 本节内容与其它各科的联系比较紧密,可以成为其它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与拓展学习内容的支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科间的整合,促进信息素养的养成,值得广大教师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与探索。【学生分析】很多的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上网的知识,对IE的使用和网页的浏览基本已经掌握了,只有极个别的同学没有学会,所以本节课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任务的设置要合理,兼顾所有的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网络浏览的方法;学会保存有用的网络资源;掌握使用收藏夹。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获取2008北京奥运会的信息,让学生体验祖国的强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并保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和科学探索的热情,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实践并总结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能以一定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获取信息。【重点难点】重点: 保存网页内容和收藏夹的使用难点: 整理收藏夹【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授、演示、探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设问:信息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呢?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可以从上面获取各种信息,怎样来访问和保存因特网上的信息呢?仔细听讲积极思考提问式导入,先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2008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的日子,因为奥运会将在我们国家举行,做为一个中国人,你应该了解2008年奥运会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就通过因特网来浏览与获取它的有关信息。 访问、浏览网站 我们要获得因特网上的信息,就必须先进入相应的网站,进入网站的方法: 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网站地址,按下回车键 常用的网站地址:新浪 www.sina.com 百度 www.baidu.com 雅虎 www.yahoo.com 狗 www.google.com 进入网站后,浏览网页内容,单击超链接就可以进入相关信息网页。 学生活动:浏览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 进入www.beijing-2008.org网站后,我们一般要将一些有用的东西保存到你的计算机里,网页上有文字、图片、声音等,保存这些资源的方法都不一样。保存各种资源的操作步骤: 保存网页操作: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Web页”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网页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文件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演示) 保存图形操作:将鼠标指针移动至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图片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演示) 保存文字操作:以拖动方式选择所需要的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在word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演示) 下载文件(进阶知识)操作: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选择“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单击“确定”(或者,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探究) 设问:怎样把北京奥运会的官方网站的网址保存起来呢? 添加到收藏夹。 设问:收藏夹里的网址太多,需要整理和清理,怎样来做呢? 演示收藏夹的整理。活动1:浏览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活动2:将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主页保存到D盘的以自己为姓名为文件名的文件夹里。 活动3:将福娃的图片保存到文件夹里。活动4:将页面上的一段文字用附件中的记事本保存到文件夹里。 *活动:下载绿色奥运屏保到文件夹里。活动5:将北京奥运会网址保存到收藏夹里。 活动6:将收藏夹里的没有用的网址删除,并建立一个以“北京奥运”为名的文件夹,把保存好的北京奥运会网址移动到该文件夹里。 实践体验巡回指导 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填写实践体验单。 自我评价和作品上交 指导学生评价进入评价平台进行自我评价,并将整个文件夹打包上传。 反馈打开学生评价平台,随意查看几个同学的评价和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增强自信心。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和获取,这节课对我们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网络上的资源是非常丰富,而网络上的资源只能通过网络来浏览,如果要永久的保存到你的计算机里面,就必须学会今天的保存资源的各种操作,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多多巩固,将对你有用的信息都保存到你的电脑里。认真听讲 回顾本节知识,加深印象。【参考资源】【教学反思】2.3 网上资源检索(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需要二课时,通过大量的学生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都已经接触过网上资料查找,对于主题目录不是很了解,考虑到这个知识点也非常简单,故安排学生自学本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从因特网上检索信息的多种方法。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实践并总结信息获取的策略,能以一定的策略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运用因特网检索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感受不同的信息检索方法的优势。养成通过多种信息检索方法进行信息检索与信息评价。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因特网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难点:利用多个关键词结合逻辑运算符进行检索。【设计思想】本课内容是学生如何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查询信息,并体验不同方法的优异性。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奥运会创始人是谁”,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以查找“奥运会创始人的生平”的任务为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同学们,2008年将会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运动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从它的诞生到现在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为人类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知道奥运会的创始人是谁呢?谁能来介绍一下他的有关情况?学生根据书本上(第36页)提示尝试着到因特网上去检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探索主题活动1通过主题目录进行检索1.进入“雅虎中国”网站2.在“雅虎中国”的首页中,拖动窗口右侧的滚动条出现“雅虎网站分类”栏目。3.单击“休闲与生活”子栏目中的“体育运动”超级链接,出现许多有关体育运动网站链接的列表。4.单击“运动会”超级链接,出现有关运动会的超级链接列表,单击其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超级链接,再单击“纪念顾拜旦论文报告会”超级链接。在IE地址栏中输入gb.chinese.yahoo.com学生根据书本提示进行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根据个别学生的演示进行操作。活动评价教师对检索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对检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对检索结果进行抽查。学生根据找到的信息口头回答前面的问题检查自学结果引导探索主题活动2提问:如果我们想了解顾拜旦的更多信息,有没有其它办法进行检索了呢?运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在IE地址栏中:www.google.com,进入“google”网站。在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然后单击“google搜索”按钮。阅读有关的网页内容。学生将查到的有关信息尽可能地复制到学习任务单中,但要注意不要重复让学生回忆起初中学过的检索的方法如:www.google.comwww.baidu.com等活动评价1.抽一至二位同学将自己检索到的内容向全班同学展示。2.教师评价个人自查使会用的同学加深景象,使不会的同学掌握检索的使用引导探索主题活动3提问:刚才我们看到运用两种办法到因特网上去检索信息,检索出内容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两种检索各有什么特点?主题目录是因特网上所使用的一种分层次排列的主题类索引,多数主题被划分为若干子类或子目录。它能让用户通过主题浏览web站点列表,检索相关信息。而搜索引擎是一种查询文档中关键字的程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并上传到教师机的作业上交文件夹中比较两种检索的方法的不同,体验同一问题不同的求解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教师对上传的作业进行简单的点评,并对整节课情况进行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巩固知识拓展应用除了以上介绍的网站外,你还知道哪些搜索引擎网站?将逻辑运算符“or”或者“not”应用于关键词检索会产生什么结果? 为下一课铺垫【教学反思】2.3 网上资源检索(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网上资源检索的第二课时,主要介绍检索的高级技巧,提高检索的效率,及网上资源的评价。【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只会使用一个关键词进行查询;由于学生刚刚在数学课中学习了集合论中的交集、并集、差集,再结合韦恩图进行逻辑联结词AND、OR、NOT的讲解,同时使用www.google.com搜索引擎进行演示,使学生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最后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实践并总结信息获取的策略,能以一定的策略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运用因特网检索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感受不同的信息检索方法的优势。养成通过多种信息检索方法进行信息检索与信息评价。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因特网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难点:利用多个关键词结合逻辑运算符进行检索【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巩固纠错1.复习提问,激励评价。采用主题目录进行检索时,主要操作步骤有那些?使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检索,主要操作步骤有那些?百度与谷哥搜索引擎,各有什么主要特点?2.学生演示,巩固操作。06年新款国产汽车图片的查找。吉利最新款汽车图片的查找。思考:他们的方法是属于那一类?是否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交流操作要点。学生演示基本操作过程。讨论比较二种检索方法的差异性与有效性。明确任务细化要求1.合理分组(采用差异分组,便于组内合作学习)。2.确定活动主题(实践三搜索因特网上的信息,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也可选择跟学科相关的主题,如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相关内容的参考资料)。3. 明确要求,小组合作确定主题,各人独立完成主题相关的子内容,认真填写学生活动手册实践三中相关栏目。 学生思考实践活动的要求,了解活动目的,确定活动主题。自主合作探索实践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也可巡视各组),了解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学生分组活动,自主探索实践。出现问题,组内协作完成。小组长合成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交流与评价1.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实践成果。2.引导学生讨论、评价网络中不同类型信息的信息检索操作过程的有效性。渗透信息资源的价值判断,在信息的检索过程中,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3.对学生的活动主题进行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主题探索,促进信息素养的养成。小组间进行实践成果展示。分享研究成果。借鉴和欣赏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拓展与思考1. 利用搜索引擎提高搜索效率的一般方法。2.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有那些?如何检索?学生讲述,教师补充。【教学反思】3.1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教材分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和工作原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分析:本节课基本上属于纯理论课,学生的兴趣不是太高。如何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3、进一步熟练网上检索信息的方法。4、通过合作,多分分工,共同完成一篇文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基本上了解计算机的构造、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初步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和它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重点难点:重点:为什么计算机是现代处理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及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难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准备与教法:1、 www.hongen.com2、电影“人工智能”片段或科幻片。提问探究式、任务驱动法、讲述法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复习上节课内容:网上信息检索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回忆前面的知识,并引入新课问题引入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学习使用的计算机之外,它还是个百变金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的产品中,找找看,它们都躲在哪里?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摆脱对计算机的狭隘理解,明白计算机的实质就是微处理器,许多物品都可以使用微处理器来实现计算机功能。学生讨论回答看似简单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什么是计算机小到手表、玩具、家用电器,手机,大到汽车,飞机、火车、轮船、自动取款机销售终点、自动售票机等等,它们都在使用计算机或者嵌有微处理器芯片的设备进行工作。所以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处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学生参与举证把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延伸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了解了什么是计算机以后,那同学们知道计算机能干什么吗?计算机实际上是很笨拙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知道计算机只是由一堆集成电路构成的高速开关,只会按照程序的规定执行命令,只认识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这些程序指令实际上都转化为只有算术(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存储、输入输出以及控制、转移等几种基本功能。所以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数据和信息的区别:数据是指计算机能够生成和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等,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回答、思考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及几个重要的指标既然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如此简单,人们为何还如此青睐挑呢?举例:如计算圆周率到12411亿位,计算机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人即使读完也要两年,更何况计算呢?又如:到银行取钱自动取款机和人工取款的时间差异从而得出:计算机的基本特征:速度快、准确性高、存储容量大。如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在电脑中只需几兆。当然不同的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也不同,那这又与什么有关呢?CPU的主频率、内存的大小以及其他硬件的优劣等顺带:CPU的发展史: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然而即使计算机的作用这么大,但它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虽然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计算机仍然不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它只是一个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能不能具有人脑的思考能力,就需要大家将来去研究了。学生参与举例分析由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应用分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计算机实际上是怎样工作的呢?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一般至少要经过三个步骤: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即:第一阶段要求确定问题类型和解题目标;第二阶段建立模型,寻找合适的算法和工具;第三阶段计算机处理;具体见书本53页图。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进阶练习讨论并查找资料,了解CPU的发展史基础好的学生操作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计算机的概念、基本功能、基本特征以及它处理信息的一般步骤,后半节课和下节课我们就要到利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能力设计制作一篇有关机器人的主题板报。聆听、领悟留下悬念,为下面课做准备。教学反思:3.2文字处理实践 教材处理:本次实践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文字处理工具WORD设计一篇电子主题板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学情分析:WORD是学生在初中时信息技术的一个主要操作部分,故WORD的运用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不是难事,所以不用具体讲解WORD的使用。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会忘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简单的提示即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文字处理工具。2、进一步了解文字处理工具:WORD。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常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WORD。2、掌握主题板报设计方法。 3、掌握“批注”和“修订”功能的使用。情感目标:通过电子主题板报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以及进一步对网上信息的筛选和鉴别,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文字处理工具软件WORD的使用。难点:如何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学准备与教法:保持网络畅通,搜索引擎网站。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问题引导设计1、 没有机器人板报设计素材怎么办?网上检索信息如何快速高效搜索信息2、 如何表现表达这些材料?板报设计方法版面设计3、 如何合并同学间的资源?小组分工批注和修订学生分组,确定板报主题和内容分工,设计板报版面布局以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思考并付于行动实践结果检验上交一篇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任务布置建议分工:四人一小组,分工协作;板报内容:介绍工业、家庭或娱乐机器人或者关于机器人的一些设想,可以参考1.3信息技术展望中的机器人技术;板报表现形式:要充分利用分栏、表格、文本框、插入图片等方法进行图文混排,达到版面美观,主题突出的效果结果呈现:板报规格为2张A4纸,完成后上交学生活动手册网; 任务资源提示:自己选择的机器人目前的发展情况,将来可能的发展情况,它的主要作用及用途,以及涉及到的图片;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机共享文件夹建立小组文件夹,再依次建立小组成员自己的图片和文字文件夹,分别放置各成员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最后共同协作完成主题板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提示讲解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难点进行简单提示和讲解学生设计主题板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交流评价通过网络由小组代表展示各自的板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评价,老师挑选较好的和比较差的进行点评。学生讨论评价,明白自己板报的优缺点。并完成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3.2 图表处理(一)Excel基本操作教材分析:这部分的内容既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又是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起重要作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与思维方式。对本节的教材处理:主要以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数据的计算为切入点,让学生先从对EXCEL计算方法的理解记忆并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再用传统方法进行计算和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两种不同方式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总结两种不同方法的特点;主要使学生形成一种操作此类软件的基本方法,而非仅对EXCEL这个单一软件的机械使用,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