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797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一、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名称: 法 人: 电话:2、实验室名称: 负责人: 电话: EMAIL: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 电话: EMAIL:4、实验室性质: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 种 , 属 级病原微生物;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 级二、一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1、生物安全手册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均要纳入生物安全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2、一级防护屏障A安全设备:超静工作台、排风装置、离心机要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B个人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3、二级防护屏障在出口处设洗手池;门口处要有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有专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有保证工作照明的电力、避免强光、反射光;有适当的消毒设施。4、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禁止口吸滴定管;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按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要随时消毒;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防虫、防鼠措施。5、管理制度A实验室布置和准入: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D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度(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D)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E)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制度(F)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G)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H)实验室技术操作责任制度(I)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常规(J)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K)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L)实验室设施、设备的使用常规与维护制度(M)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6、致病微生物运输要求应为所有向实验室提交样本的人员,提供适当的指南和指示,样本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室;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由2人以上专人,并按运输危险材料的要求,做好包装、标记、提供资料等。7、实验室需存档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材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8、专家验收意见:9、结论:依据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经审核申报材料、现场验收,该实验室 (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生物安全级防护水平(BSL1)要求。建议市卫生局 (予以、不予)备案管理。 验收人签字: 验收日期: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一、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名称: 法 人: 电话:2、实验室名称: 负责人: 电话: EMAIL: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 电话: EMAIL:4、实验室性质: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 种 ,属 级病原微生物;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 级二、二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1、生物安全手册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均要纳入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2、一级防护屏障A安全设备: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超静工作台、空气消毒(紫外或臭氧发生器或甲醛)、换气装置、离心机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保存标本或菌种的冰箱配双锁。B个人防护:实验室内有专用工作服、护目镜、口罩、乳胶手套、消毒剂(表面消毒75乙醇、浸泡消毒0.5次氯酸)、个人呼吸防护等防护用品。3、二级防护屏障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与生活区、办公区分开,并在实验室工作区外有存放个人衣服的条件,门口处要有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在出口处设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头洗手池、干手器;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有专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有保证工作的电力、保证照明、避免强光、反射光,必要时重要设备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设备用电源;有高压消毒器、化学消毒装置对废弃物消毒的消毒设施;设置洗眼装置;实验室门带锁,可自动关闭、门上有可视窗;出口处有在黑暗中可辨认的发光指示标志;每小时通34次风。4、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禁止口吸滴定管;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按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要随时消毒;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防虫、防鼠措施;实验室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需要的免疫、入内特殊要求及离开时的程序,内部显著位置有生物危险信息,包括传染性材料的名称、负责人姓名、电话等;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免疫耐受或正使用免疫抑制剂人员获批准后可进入;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检测(乙肝、卡介苗等),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定期检测,留存检测报告;蒋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他生物安全手册,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要阅读规范并按规范要求操作;工作人员每年要接受一次有关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尽可能的用塑料材料替代利器、玻璃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材料,利器须放置防穿透的厚壁容器中存放、运送、消毒处理等;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禁用手处理破碎玻璃器,装污染针、利器、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前必须消毒;培养基、组织、体液及潜在危险性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实验室内设备在运出修理、维护前必须消毒;工作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接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禁止带无关动物进入实验室。5、管理制度A实验室布置和准入: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非实验物品不得带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对包括运输、清洁员等在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包括样本运送、废弃物处理、消防、电气、生物危险、传染预防、怀孕、免疫缺陷、身体残障、紧急撤离、紧急救助等内容。 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 D特殊管理: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设计保证安全的工作程序或预案;提供紧急救助设备、事前进行培训和模拟训练;事故处理:当操作发生意外如针刺、切伤、皮质污染、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耳内,污染衣服、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视不同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具体措施必须按文件形式的书面预案严格执行,同时向专家、领导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损伤部位、程度,由专家评估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 E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度(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D)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E)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制度(F)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G) 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H)实验室技术操作责任制度(I)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常规(J)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K)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L)实验室设施、设备的使用常规与维护制度(M)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F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记录(A)实验标本的接收记录(B)阳性标本保存和菌(毒)种保存、使用与销毁记录(C)实验操作原始记录(D)生物安全柜使用、运转状态与维护记录(E)高压灭菌器使用、运转状态与维护记录(F)实验标本和实验废物(液)的消毒处理记录(G) 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处理记录6、致病微生物运输要求应为所有向实验室提交样本的人员,提供适当的指南和指示,样本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室;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由2人以上专人运送,并按运输危险材料的要求,做好包装、标记、提供资料等。7、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A当生物安全柜被初次放置时、被移动后、检修后、更换高效过滤器后以及每年一次的常规检测时需要现场检测。B现场检测的必测项目:垂直气流速度断面测定;容器口进风风速测定;烟雾试验;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试验。8、实验室应存档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材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9、专家验收合议意见:10、结论:依据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经审核申报材料、现场验收,该实验室 (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生物安全级防护水平(BSL2)要求。建议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予以、不予)备案管理。 验收人签字: 验收日期: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