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题课题研究手册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775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题课题研究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校本课题课题研究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校本课题课题研究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编号: 宁强县安乐河镇校本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名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研究 负 责 人: 郭 玉 琴 参与人员: 汪 玉 金 起止时间: 2013.92014.5 安乐河镇中心小学 编印课 题 基 本 情 况课题负责人郭玉琴年龄28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任教学科语文联系电话15809168269研究周期2013年 9 月 至 2014 年 5 月其他研究人员姓 名年龄任教学科学历职称汪玉金男语文大专二级教师研究动因1、在农村学校,有70%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文综合素养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二是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2、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教师研究思路主要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和具体的实验计划,然后通过交流、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不断深入实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从而探索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研究方法1、文献法:借鉴图书资料。2、观察分析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3、行动研究方法:针对自身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策略举措进行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实验研究。4、经验总结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教学信息。 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计划,设计实验方案。2、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4月)按实验方案积极实验,定期就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质疑、争论、碰撞中引发深入思考。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实验效果。定期进行实验研讨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努力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保证实验效果。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对照实验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汇编资料,撰写实验论文和实验报告,做好评估验收准备工作。预期成效1、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是语文教师提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3、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涵养和素质。立项审批通知书 (粘贴复印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 在农村学校,有70%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文综合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轻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重阅读中浅层次的朗读训练,轻阅读中深层次的语感培养。另一方面,重视课内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为此,我将进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研究”一课题,意在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对此作出主动的反应,使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原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或者通过改组得到改善和发展。 2、语言学习规律 人类的语言学习分为“习得”与“学得”两种方式。就一般而言,人类的母语素质主要靠“习得”,即在广阔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吸收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发展自己的语言。三、实验目标 1、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2、通过多种阅读方法,深层次的阅读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内研究内容:1、通过情感朗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2、通过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3、通过多角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4、通过背诵,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二)课外研究内容:1、通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良好语感。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良好语感。 五、研究的主要思路和主要方法1、主要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和具体的实验计划,然后通过交流、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不断深入实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从而探索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语感。 2、主要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总结法 六、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教学信息。 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计划,设计实验方案。2、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4月)按实验方案积极实验,定期就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质疑、争论、碰撞中引发深入思考。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实验效果。 定期进行实验研讨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努力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保证实验效果。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对照实验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汇编资料,撰写实验论文和实验报告,做好评估验收准备工作。七、预期实验效果1、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是语文教师提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3、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涵养和素质。课题阶段性实施计划(请详细填写)第一阶段实施计划(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4月)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第三阶段实施计划(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研究报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研究结题报告 安乐河镇中心小学 郭玉琴摘 要:爱国就要爱自己国家的语言,近几年由于英语教学的下移和力度的加大,大大冲淡了国语教学,使许多学生汉语学习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朗读文章不通顺流畅,没有停顿或停顿不当,读断句、读破句,唱读现象,不能感受文章遣词造句传神、优美之出,对文章丰富的意蕴和人文内涵领悟不丰富、不深刻。出现诸多问题都源于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缺失。加大力度培养良好语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大事,尤其要从娃娃抓起。对于此,我们课题组打算从我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中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同事推广应用。关键词:语文教学 良好语感 培养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1.是小语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小语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包含语感,语感与语文素养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语感所具有的综合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语文素养的特征高度吻合,从而使语感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2.是我校阅读教学现实的需要。 近几年,我校语文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标思想。但是,教师们对新课标指出的“语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对培养学生语感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之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阅读教学课仍然偏重理性的分析,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教学目标指向是“考试” ,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他们不懂得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怎样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因此,在学生身上具体表现为:(1)学生朗读一篇文章,不够通顺流畅,没有停顿或者停顿不恰当,读断句、读破句是常有的事;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唱读现象;谈不上抑扬顿挫、入情入境、生动感人。(2)不能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生动优美,或者感受停留在表面;对文章丰富的意蕴和人文内涵领悟不丰富、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内化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即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把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注重语感培养与训练, 推动学生语感呈良性不断循环发展。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的?。可见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把自己浸泡在文本之中,让语言的魅力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让文字的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自悟”能力,达到增强语感的目的。这就是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价值意义所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希图能够找到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和常用的操作方法,并促进全体语文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熟练地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以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重视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但这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学生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慢慢形成的比较直接的、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要让我们的教师积极主动的走进语文新课程,不断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并形成小学生生语感培养途径的有效操作方法。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各班语感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导致其语感能力低下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课堂中提高语感能力的对策。 3.研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语感能力能力的对策。 4.研究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逐渐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对策。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借鉴图书资料。2.观察分析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3.行动研究方法:针对自身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策略举措进行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实验研究。4.经验总结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教学信息。 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计划,设计实验方案。2、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4月)按实验方案积极实验,定期就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质疑、争论、碰撞中引发深入思考。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实验效果。定期进行实验研讨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努力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保证实验效果。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对照实验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汇编资料,撰写实验论文和结题报告,做好评估验收准备工作。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1.制定研究步骤 保障顺利实施为了使本课题规范有序的开展,我们制定了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步骤。有计划地实施。2.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科研水平课题研究以来, 我认真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教育学心理学著作,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学习了大量的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比如叶圣陶论创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吕叔湘的论语文教学、 毛光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等,通过研读、摘录、交流等方式与方法,充实了我的的理论功底,引发了我的理性思考,有力的推动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借助课题研究在全班开展学生阅读工程,掀起了全班学生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交流,观看语感教学的光盘。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 3.开展调查问卷 了解学情动态 我们在课题研究之初和后期分别开展了两次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初期的调查问卷, 我在班级进行实验前学情测试,采集原始材料。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对诵读、语感和语言积累的情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课题研究的计划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我根据自己采集到的学情调整和确定所选的实验项目,提出实验假设,并和同事交流和研讨,同时还开展课题研究后期的调查问卷,了解课题研究的成效,为课题结题提供数据支撑。 4.加强总结反思 提升研究成效 我总是边进行教学实践,边采集案例。和其他教师一起交流、研讨,说课评课、说想法、谈体会,交流信息心得;撰写教学案例、写教学随笔,积累素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实验方法与策略,提高科研水平。认真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研究课注重体现课题的研究,注重案例的评析与整理工作。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五、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撰写了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并组织相关语文教师学习了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相关资料。这项课题研究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团队中,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充实,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题研究即将接近尾声,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对科研从最初的模糊和好奇到现在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庆幸有这样一个接近科研,探索科研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系统研究,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松懈。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继续努力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七、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叶圣陶论创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3.吕叔湘的论语文教学、 4.毛光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 课题鉴定表教研组评估意见学校(盖章) 年 月 日校教研室鉴定意见鉴定意见:鉴定组长: 鉴定单位(盖章)年 月 日课题实施记录活动主题:参加人员:活动时间:内容及效果:课堂观摩记录授课人(1)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主题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教学观摩有感问卷调查样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