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武术教材教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752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武术教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校本课程武术教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校本课程武术教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武术教案 编写人:XXX 2018年3月武术教学 周次:第一至四周课时:8节(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生课时任务:1.了解武术基本概念(三种手形,五种步形,敬礼) 2.学习并初步掌握自选套路第一节(并步拍地、高虚步上冲拳、击步双摆掌、盘腿架冲拳、并步勾手、弓步推掌)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 准备部分 一、 集合、整队、排队形、点名(7分)二、 准备活动头部运动、肩绕环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弓步压腿、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注意:第一堂课,准备活动时先做动作,让学生跟着做。让学生身体能舒展开 PS:口哨代替口令,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听口令,维持好正常课堂秩序。哨音干净利落,有节奏。基本部分一、 手形1. 拳拳的构造、拳的握法、冲拳练习2. 掌掌的做法、劈掌练习3. 钩手4. 手形变换练习二、 步法1. 马步马步的蹲法2. 弓步弓步的做法、左右弓步互换练习3. 虚步虚步的做法,动作要领的强调4. 仆步仆步的做法5. 歇步(右歇)一、 讲解与示范结合二、 原地冲拳练习时注意纠正动作送肩三、 原地推掌练习注意讲解掌的具体用力点掌根四、 手形变换练习 教学手段:集体练习+个别纠正 五、 步法练习 1. 弓步练习、马步练习、虚步仆步练习、歇步练习。 (弓步和仆步练习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对学生肌肉有害) 2.弓步和马步的变换练习 基本部分 三、 套路1. 敬礼左掌右拳交于胸前、左脚迈步、右脚跟上并步2. 礼毕 右脚先后撤,双手放下贴裤边线、收回右脚 (一)预备(起式) (二)并步拍地 手:左手伸展向后成勾手;右手从后往前向下拍地。 注意:1.掌心向下;2.拍地迅速有力 脚:左脚向左迈步,右脚紧跟并步下蹲。 (三)高虚步上冲拳 手:右手抡臂收回腰间,左手抡臂往右盖掌; 注意:眼睛看左手 右手变掌穿左掌向上冲拳,左手收回右肩前。 注意:1.冲拳时头迅速向右甩;2.抡臂是手要充分舒展 脚:右脚向右后方撤步,重心后移,身体右转站起,左脚脚尖点地; 左脚收至正前方点地,成高虚步。(四)击步双摆掌 手:右手变掌,双手同时交叉下打,继而向上摆掌 注意:1.摆掌时手臂要伸直 2.掌尖朝前 脚: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小步,脚尖点地;右脚向左击左脚,右脚、左脚先后落地,左脚脚尖点地。一、 将本课时要讲授的内容先行演示一遍;二、 适宜应用的教学手段: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别辅导、错误辨析三、 教学示范面: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后简趁称镜、背和侧) 项目:(一)背+侧 (二)镜+背+侧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整个动作手臂要伸展 (三)镜+背+侧 分解练习:脚的动作:手的动作: 手脚配合练习:手脚 手脚 口令:1、2 此处易与亮掌混淆,注意多练熟注意:强调甩头的动作 连贯练习(如果学生表现厌倦,则放到复习课上再连贯起来)(四)镜+背 击步的练习 手脚配合练习 连贯练习 注意:击步要迅速,落步要稳 难点:击步的做法基本部分复习动作结束部分 连贯练习 课间休息(10分) (五)行进间踢腿推掌 左手变拳收回腰间,右腿向前迈步,右掌自下而上前摆挑掌; 左腿前迈; 右手变拳收回腰间,右腿前踢,左手变掌前推。 (六)盘腿架冲拳 脚:右脚落步,弯曲,左腿盘至右膝上。 手:右拳向右冲拳,左掌上架护头。 注意:1.手要伸直、拳眼朝上 2.盘腿的同时要甩头向右 连贯练习(七)并步勾手 手:左手向下收回腰间抱拳,右手向上自头上往后抡臂,成勾手 注意:勾尖向上 脚:左腿放下跺地,并步双屈膝(八)弓步推掌 手:左手自腰间向左推掌,右手变拳收回腰间 腿:左腿向左跨一步,成左弓步,同时身体向左转 复习动作 1.吹口哨集合、整队、点名; 2.放松运动3.总结动作关键; 4.解散 并步拍地击步双摆掌 进行个别辅导,融洽师生关系(五)镜+背 手脚配合练习 口令:1、2、3 连贯练习 PS:连贯练习建立在熟悉动作的基础上,而且要求练习之前要先作示范动作,讲清楚口令和要求。 注意:1.手臂要伸直 2.手脚的配合较难,要多练习 (六)镜+背 脚的动作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1.头正身直,才能保持平衡; 2.注意纠正动作的造型 (三)、(四)、(五)、(六)连贯练习(七)镜+侧+背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抡臂的方向要注意强调 (八)背+镜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强调掌的发力点 集体复习2次,再分组练习比赛 可说下堂课会抽查,促使学生回家复习; 若剩余的时间多,可以提前演示下堂课的内容周次:第五至八周课时:8节(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生课时任务:1.复习武术基本手形、步法2.复习套路第一段(敬礼弓步推掌) 3.学习并初步掌握自选套路第二节(勾踢、小缠手原地换跳步马步冲拳、转身弓步劈掌、提膝上冲拳、并步砸拳、双劈掌踢腿、虚步勾手、收式)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 准备部分 一、 集合、整队、点名二、 徒手操头部运动、肩绕环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弓步压腿、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注意:准备活动先提示动作,让学生试图回忆,然后带着学生做,加深记忆 PS:可以用口哨代替口令 基本部分一、 手形冲拳练习推掌练习手形变换练习二、 步法1. 马步2. 弓步 左右弓步变换练习3. 虚步4. 仆步5. 歇步三、 复习套路第一节 1.带领连贯复习;2.口令+巡视四、 套路(第二节)一、 讲解与示范结合二、 原地冲拳练习时注意纠正动作送肩三、 原地推掌练习注意讲解掌的具体用力点掌根四、 手形变换练习 教学手段:集体练习+个别纠正 五、 步法练习1. 五种步法的做法2. 左右弓步练习 注意:进行示范和个别纠正 基本部分 (九)勾踢 手:左手掌心向下;右手从后往前,从上往下盖左手; 两手交叉后向后分开,变勾手至身后,勾尖朝上。 脚:身体左转,右脚向左前方勾踢 注意:勾踢时脚后跟用力击地,击完迅速上摆,脚尖朝上。 (十)小缠手原地换跳步马步冲拳 双手自下往前抡臂,至腰前交叉,收提右脚; 注意:右手在左手下方 右脚落左脚原位,左脚迅速换跳提起,左手抓右腕,往前方抓臂(敌人的手臂)收回右腰间; 注意:眼睛看右手 左腿落步成马步,左右手皆变拳,左拳自腰间向左冲出注意:1.头迅速向左甩2.拳眼朝上 (十一)转身弓步劈掌 手:左拳变掌,掌心向下,右手由下至上贴左掌,掌心也向下; 两掌上撑至头上方; 右掌立掌下劈,左掌变拳收回腰间 脚:身体左转成弓步; 提右膝,转身360度; 注意:转身的动力来自于右腿后蹬 右脚落地,成右弓步。 注意:右脚落地时可以稍稍转过,落于右侧前方一、 将本课时要讲授的内容先行演示一遍;二、 可供运用的教学手段三、 教学示范面: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后简趁称镜、背和侧) 项目:(九)侧面示范 脚的动作练习:双手叉腰,转身勾踢 手脚配合练习 (十)镜+侧(+背) 手脚分练 口令:1、2、3手脚配合练习连贯练习 注意:1.整个动作是连贯的,所以不能分开来教。 2.动作要求一次成型,不可以临时调整3.小缠手可以请一个同学配合示范,但要注意控制动作力度(三)镜+背+侧 分解练习:脚的动作: 从左弓步开始,口令:提、转、落 脚的连贯动作 口令:走 手脚配合练习:手脚 手脚 手脚 自我体会(2分) 个别辅导 注意:1.不宜分解太开,以多做示范动作为好,示范可稍稍满一些。 2.头正身直,用力上顶,可保持平衡 3.存在转身不到位或过头的情况,要着意纠正 基本部分 连贯练习 课间休息(10分)(十二)提膝上冲拳重心左移,右手收拳腰间迅速上冲,左手变掌伸出;提右膝,扣左膝 (十三)并步砸拳 手:左手翻掌,右拳砸进左掌掌心 注意:眼睛看手 脚:右脚跺步,并步下蹲 注意:跺脚要有力(十四)双劈掌 两腿伸直站起,两手变掌胸前交叉,由上往外立掌劈下。 (十五)虚步勾手 脚:左脚向前迈一小步,右腿正踢; 右腿落在身后,脚尖点地,左腿伸直(重心在前方左腿上); 重心后移,左脚脚尖点地成高虚步; 左腿以膝为圆心后抬; 左腿落于前方,脚尖点地,右腿弯曲成虚步。 手:左手变拳收回腰间,右掌收回腰间向前穿出; 注意:掌心向上 左掌向前穿出,右手变拳收回腰间; 右手变掌自下而上后抡,左手掌心翻上向后勾手; 注意:右掌掌心向外 (九)(十一) 解答疑难,个别辅导 (十二)镜+背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整个动作手臂要伸展(十三)镜+背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身体要挺直(十四)镜+背 注意:劈掌的同时面向前方 (十五)镜+背+侧(侧面演示重心和穿掌) 手脚分练:手的动作 口令:1、2、3、4 手脚配合练习:脚 手脚 手脚 手脚 手脚 连贯练习(动作可以稍慢,但一定要连起来) 注意:1.眼神跟着离身体最远的手走; 2.手臂要伸直; 3.动作要求迅速有力,可在复习课中加以练习巩固。基本部分复习部分结束部分 右掌向下盖,护住左手肘弯;左手自下而前伸直勾手身前 (十六)收式 手:两手在身前击掌; 双手打开180度,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注意:眼睛向后看 右臂向前弯曲,握拳顶肘,左手变掌向后搭护右肘。 注意:同时甩头向前 脚:左脚向后一步; 右脚向后一步; 左脚向后跟步,与右脚成“丁”字形。 注意:左脚脚尖向前,右脚与之垂直。 连贯动作 复习全套自选拳 1.吹口哨集合、整队、点名; 2.放松运动(甩手、甩腿、护背放松)3.总结动作关键; 4.解散(十六)镜+背+侧 脚的动作练习:口令:1、2、3 注意:先慢后快,练到熟悉为好 手脚配合练习 注意:1.连贯性大,不宜分开练习。应该在熟悉脚部动作的情况下加上手的动作,再加以练习; 2.此为亮相动作,因此要注意动作的协调和力度。 (九)到(十六)的连贯练习 领练一次,学生自练一次1.老师带领练习两次;2.学生分组练习;3学生分组比赛。 可说下堂课会抽查,促使学生回家复习; 若剩余的时间多,可以提前演示下堂课的内容注:这套组合拳难度稍大,视教学效果而定,在第三周的复习整套动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理解记忆整套或部分动作的时间。不便急于求成。五步拳教学计划周次:第九至十六周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体育健康标准要求,以及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充分展示武术的时尚性和健身性,从各方面让学生感到武术的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参加武术活动的能力,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学生勇于表现、善于表现、具有现代感的意识。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基本的脚上步伐、手势,;学习五步拳组合动作。教材分析武术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项目,它起源于生活、起源于人类对人体健与美的追求,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组合,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规定拳动作套路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较高的文化氛围。学生分析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发育未成熟,但思想日渐成熟,情感不稳定,尤其 是中学女学生,就生理分析,她们偏爱一中不剧烈而又不失激情的运动,对充满韵律感的运动显得情有独钟。她们有较好的协调性和乐感,学生能力较强,组织纪律好。教学目标1、 低位目标:学生能了解五步拳的动作名称,动作的方向路线2、 中位目标: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基本完成本套路。3、 高位目标: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喜欢上武术。教学重点:五步拳动作的连接教学难点:1、学生对武术2、对套路演练节奏劲力的把握部分各项时间 课 的 内 容练习负荷组 织 与 教 法时间次数强度一、准备部分二、游戏一、体育委员整队,检查班级同学出勤情况,并向教师汇报。二、教师宣布本次教学课内容及任务。1、整队地点:田径场。2、整队队形: *一、准备部分内容由体育委员负责,每次课安排一至二名同学完成课前的准备活动。二、准备部分内容的安排:1)、徒手操。8拍 41 8 预备姿势直立步伐 18拍 原地双膝弹动手臂 13拍双臂经体侧上举,第4拍时在头上击掌一次,58还原。 手型 并掌 面向 1点28拍 预备姿势直立步伐 13 拍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半蹲,同时弹东三次,4拍还原;58拍原地双膝弹动。手臂 14两臂体侧屈前后摆动;5、7拍两臂体侧并举,6、8拍还原。 手型 拳 面向 1点38拍 预备姿势直立步伐 18拍 左脚开始依次做前弓步,还原。两拍一动手臂 14拍两臂屈肘体前交叉后,左臂侧举,右臂上举;58两臂屈肘体前交叉后,右臂侧举,左臂上举。 手型 掌到开掌 面向 1点2)、游戏。贴膏药游戏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二组,一组手拉手围成一圈,另一组贴在前一组的后面,找两人,一人逃一人追 ,逃者可贴在任何一组合前,接着这个组合的后者再逃,依次进行。10分钟10分钟4次15次中中1、学生应认真听讲,明确本次教学课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如有疑问应举手示意。2、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认真学习,主动练习,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技能。 1、负责准备部分内容的同学应在课前认真安排好准备活动内容。操作时,口令响亮、指挥合理、师范清楚。2、准备活动队形由负责准备部分内容的同学根据准备活动内容进行合理安排。3、做操同学应积极配合带操同学完成好准备活动内容。同时,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使肌体进入运动状态,以防损伤。1 讲解2 示范3 在口令下带领学生做动作4 在音乐下带领学生做动作5 难点:下蹬要踏腰,手前举时直臂,掌心向下6纠正错误动作组织教法队形: 1、 讲解2、示范3 、在口令下带领学生做动作4 、在音乐下带领学生做动作5 、 难点:下蹬要踏腰,手前举时直臂,掌心向下6、纠正错误动作 基本部分认识了解阶段五步拳由9个基本动作组合而成,其中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相对较难,所以在教学时我先教这2组动作。五步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如图:双手放于腰间,双脚并拢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目视前方;如图:左大腿于地面平行,右腿绷直要有力度!弹腿冲拳 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如图: 马步架打 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如图:两大腿于地面平行,脚尖正对前方;歇步盖冲拳 、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如图:3分钟2分钟2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2次2次3次3次3次3次小小中中中中队形: 组织:体操队形原地练习教法与步骤1 讲解:一字步的技术要领以及易犯错误2 示范:(分解 完整)1) 慢动作示范(分解 完整)2) 正常速度示范(分解 完整)3 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 纠正在练组织:体操队形原地练习教法与步骤1讲解:2示范:(分解 示范)1)慢动作示范2)正常速度示范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范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组织:体操队形原地练习教法与步骤1讲解:怎样把单个基本动作进行组合,说明运用连接动作之间进行连接时本次课第一段的难点在动作过程中,左右膝关节弹动技术的掌握,并要求中学习步法的动作技术以及易犯错误2示范:(分解 示范)1)慢动作示范2)正常速度示范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范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组织:体操队形原地练习教法与步骤1讲解:侧交叉步的技术动作及要领2示范:(分解 示范)1)慢动作示范2)正常速度示范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范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组织:体操队形原地练习教法与步骤1讲解:侧并步的技术动作及要领以及易犯错误2示范:(分解 示范)1)慢动作示范2)正常速度示范3)改变方向的动作示范3指挥学生练习(口令)4纠错再练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如图:提膝仆步穿掌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如图: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掌、如图: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目视前方。如图: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同时左钩手和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视前方:如图: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0分钟3次3次3次3次6次中中中中大1)示范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1)示范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1)示范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1)示范2)讲解3)强调连接法的方法,进一步对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分析指出易犯错误4)及时纠错讲解:1分组:1)5个一组,共10组2)轮换方法:从右至左依次上前领操2领操流程5)教师巡视观察6)选出好的领操员带领全班练1放松整理运动 形体组合操2评价3小结4师生再见2分钟小1)学生练习时提示学生全身放松3教师启发学生评价4教师小结5同学们再见目 录第一章 综述 .2第一节 武术起源与发展.3第二章 武德修养与武术礼节.4 2.武德修养.5 3.武术礼节.6第三章 基础训练.7第一节 基本手型.7 4.手型. 7 5.手法.8 6.压肩.11 7.臂绕环.128.抡拍.139.步型.1510.步法.1811.腿法.1912.平衡练习.33第四章 拳术套路.34 13.五步拳.35 14.少年拳一. 15.少年拳二. 16.一路长拳.第一章 综述第一节 武术起源与发展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武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着一种勇猛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有着圆润,和谐的深厚哲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发展。国家体委为继承、发展传统武术,于1979年组织了全国大范围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历时六年之久,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提出的工作方针是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间武术组织积极相应,民间传统的武术各拳种纷纷登台亮象,充分显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武术这项与多学科相关联的运动项目,是因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觅食和抵抗猛兽的生存之争中,把抗击的本能和自卫动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拳打脚踢和使用简陋武器的攻防方法,久而久之逐渐成为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武术的萌芽,而使用的武器就是武术器械的原型。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争夺食物和地盘的激烈冲突中,把对抗野兽的方法运用于人与人之间。争斗中的人们有时是空手相搏,有时一个人要对付几个人,有时器械掉地要空手与持武器者搏斗,频繁的争斗促进了武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为了取胜,把在战争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加以总结,传给后人,从而使武术技巧也逐渐得到丰富和提高。随着频繁的战争,武术在军队将士训练中普遍运用。这不仅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而且使武术的强身健体的功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使武术成为一种体育手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纳入了社会主义体育运动的发展轨道。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下,武术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城乡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逐渐深入,竞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武术的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武术理论研究也日趋活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为各国人民所接受。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武术运动,成立了武术团体、筹建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并举办武术比赛。1987年 10月,亚洲武术联合会在日本正式成立。1990年9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载入亚运会的史册,这标志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项目。武术已进入世界运动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洲际综合体育赛事,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武联于2001年12月10日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申请,并得到五大洲、各国武协的积极响应和声援,特别是得到了中国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以及北京奥组委的高度重视和鼎立支持,得到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帮助。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夫人,以及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威尔布鲁根于2007年8月9日在中国郑州观看了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安排的武术专场表演。罗格主席在观看表演时,不时为中华武术的魅力所感染,多次鼓掌致意。表演结束后罗格主席和夫人走下主席台来到运动员中间,学着用武术的抱拳礼庆贺表演成功,并与运动员们合影留念。 第二章 武德修养与武术礼节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讲究道德。武术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和技击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既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能通过研练武术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武术特殊的价值功能,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运用武术的技击功能,既可以强身保护自己,又可以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但如果从小没有好的武德,长大后就有可能持强凌弱,危害四方,败坏社会风气。因此,武德修养与武术礼节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首先,通过武德教育能激发民族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霍元甲,都是武德高尚的民族英雄。其次,武德教育能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再次,通过武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一代新型武术人才。所以,武德与武术礼节教育是引导武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一、武德修养武德修养,就是按照武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是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武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而变化,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把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作为武德的基本原则。武德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1、武德高爱国爱民,品德高尚;2、武旨正强身健体,卫国防身;3、武纪严遵规守纪,不逞凶斗狠;4、武风良尊师爱生,共同研习;5、武礼谦以礼相待,谦虚诚恳;6、武志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7、武学勤拳不离手,勤学苦练;8、武技精钻研武技,精益求精;9、武仪端举止庄重,容端体正;10、武境美环境优美,井然有序。武德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学生“十不可”不可忘义,不可逞斗,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赌博,不可吸烟,不可戏色,不可炫耀,不可无礼;教师“五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不传。二、武术礼节武术中礼节主要有徒手礼和器械礼。徒手礼主要有抱拳礼、点首礼和注目礼三种;器械礼主要有抱刀礼、垂刀礼、持剑礼、垂剑礼、持棍礼、持枪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和接枪礼14种。(一)徒手礼1、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虎口)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2、点首礼并步直立,目视施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勿低头弯腰。此系受礼者表示对行礼者答诺的一种礼仪。3、注目礼并步站立,目视受礼者或向前平视。勿点头弯腰。表示对受礼者的恭敬、尊重的礼仪。第三章 基础训练习武者都知道这么几句老话:“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当前武术多是以套路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把一个套路比作一台机器的话,那么基本功、基本动作就如同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只有把每个零件按其规格制做精确,才能为确保这台机器的质量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由此可见,基本功、基本动作在武术训练中的重要性。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指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以及跳跃和平衡等动作的练习。少年儿童正处长身体时期,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身体姿态,并使其身体各关节、各器官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具体地讲,经常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可以增强少儿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其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进行腾空和组合旋转动作的练习,有助于发展前庭器官,从而提高少年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第一节 基本动作一、手型(一)拳 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图611)。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纠正方法:讲解拳的攻防作用。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二)掌 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图6l2)。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要点:掌心开展、竖指。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教法提示:同拳。(三)勾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图613)。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要点:屈腕。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教法提示:同拳。二、手法()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614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614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冲拳无力。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2)冲拳力点不准。纠正方法:击靶练习。(3)拳面不平、屈腕。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4)拳从肩前冲出。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教法提示:(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二)架拳 预备姿势:同冲拳(图6151)。 动作说明:右拳向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视左方(图6152) 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摆臂不顺,架拳不够稳健、舒展。纠正方法:摆臂要松肩,架拳时前臂内旋、突停。(2)经体侧架拳,动作路线不对。纠正方法:利用对方打来之拳,体会上架要求。教法提示:(1)先慢做,体会上架位置,然后再加快练习。(2)同冲拳(2)。(三)推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616)。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教法提示:同冲拳。(四)亮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图6171)。动作说明:抖腕亮掌,臂成弧形举于头上,目视左方(图6172)。 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以臂部动作为主,抖腕动作不明显。纠正方法:经常做抖腕练习,提高腕部的灵活性。(2)亮掌与转头不一致。纠正方法:做亮掌时,用信号或语言提示转头。教法提示:(1)先练习摆臂、抖腕、亮掌、转头动作,而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2)同冲拳(2)。三、压肩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图61813)。 要点: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由小到大。易犯错误:压肩幅度小、拉不开。纠正方法:先调整人与肋木的距离,压肩时应挺胸、塌腰、臂腿伸直、肩带肌放松,压点集中于肩部。教法提示:压肩时振幅应逐渐加大,增加助力时由小到大。四、臂绕环(一)单臂绕环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大腿上,右臂上举。动作说明:右臂由后向前绕环一周为后绕环(图61913)。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易犯错误:绕环时,臂没有划立圆,动作僵硬不圆活。纠正方法:做动作时,肩部放松,臂伸直,腰要协调配合。教法提示:先压肩。绕环时,速度由慢到快。(二)双臂绕环1前后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右臂上举(图61101)。 动作说明:左臂前绕环,右臂后绕环。(图611013)。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2左右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动作说明:两臂同时从右向左划立圆绕环(图611112)。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3交叉绕环 五、抡拍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动作说明: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里,插于右肘关节处(图6l131);上动不停,成右弓步,同时右臂抡至右上方,左掌下落至左下方(图61132);随即,上体右后转,同时右臂抡至后下方,左臂抡至前上方(图61133);即而,上体左转成右仆步,同时右臂拍至右腿内侧拍他,左臂停于左上方;目随右手(图61134)。 要点:上抡贴近耳,下抡贴近腿。易犯错误:两臂抡动不顺,上不能贴近耳,下不能贴近腿。纠正方法:强调松肩,抡臂成立圆。抡臂与重心转换要协调配合。教法提示:由慢到快做抡臂练习,然后逐步过渡到完整的抡拍练习。一、步型()弓步 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图621)。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后脚拔跟或外掀脚掌。纠正方法:强调脚跟蹬地。(2)后腿屈膝。纠正方法:强调挺膝后蹬。(3)上体前倾。纠正方法:强调沉髋。教法提示:结合手法做原地或行进间左右弓步,交替练习。(二)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三四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眼看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图622)。 要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脚尖外撇。 纠正方法:强调脚跟外蹬。(2)两脚距离过大或太小。 纠正方法:量出三脚距离后,再下蹲成马步。(3)弯腰跪膝。纠正方法:强调挺胸、立腰后再下蹲,膝盖不得超过脚尖。教法提示:原地做马步与弓步的转换练习,或结合手法进行练习。 (三)虚步 动作说明: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图623)。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虚实不清。纠正方法:等支撑腿下蹲后,前脚尖再着地。(2)支撑腿蹲不下去。纠正方法:脚尖外展,多做腿部练习。教法提示:先做高姿势练习,再结合手法做正确动作。(四)仆步 动作说明: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图624)。要点: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平铺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上翘外展。纠正方法:平铺腿的脚外侧抵住固定物,使之正确。(2)全蹲腿未蹲到底,脚跟提起。纠正方法:增加踝关节柔韧性, 强调腿平铺时沉髋、拧腰。(3)上体前倾纠正方法:挺胸、立腰后再下蹲。教法提示:(1)先把姿势放高一些,再做正确动作。(2)结合手法练习。(五)歇步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图625)。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两腿贴不紧,后腿膝跪地。纠正方法:强调后腿膝关节穿过前膝胭窝。(2)动作不稳。纠正方法:前脚尖充分外展、立腰、两腿贴紧。教法提示:同虚步。(六)丁步 动作说明: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掌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支撑脚内侧相靠,脚尖点地(图626)。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虚步。二、步法()插步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手叉腰(图6271)。 动作说明:右脚向左脚后横插一步,两腿交叉(图6272)。易犯错误:插步幅度太小,撅臀。纠正方法:可在地上划出插步点;插步时不要转胯或转身,保持躯干朝向正前方;强调沉髋。教法提示:先练习下肢动作,然后再配合手法练习。(二)击步 预备姿势:同插步,唯两脚前后开立(图6281)。 动作说明:前脚蹬离地面,后脚向前以脚弓碰击前脚跟(图6282),后、前脚依次落地;目向前平视(图6283)。 要点:跳起腾空时,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易犯错误:两脚不碰击。纠正方法: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教法提示:先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并逐渐增加向前上跃起幅度;而后再进行行进间练习和结合手法练习。(三)垫步 预备姿势:同击步预备姿势(图6291)。 动作说明:后脚提起向前脚处落步,前脚以脚掌蹬地前跳落步,目向前平视(图6292)。要点、教法提示同击步。易犯错误:两脚相碰,与击步混淆。纠正方法:强调前脚前移迅速,后脚踩踏前脚位置。教法提示:先练习原地两脚移位动作,而后再进行行进间练习和结合手法、腿法练习。三、腿法()压腿1正压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做振压动作(图6210)。要点: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时,进行耗腿练习。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两腿不直。纠正方法:强调收胯、正髋,也可用手下压膝部。(2)上体不正。纠正方法;挺胸、立腰,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被压腿脚掌。教法提示:(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压至疼痛时可停住不动。(2)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可与控腿、搬腿、踢腿和摆腿练习交替进行。2侧压腿 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侧对。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右臂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上体向左侧压振(图6211)。要点:立腰、展髋,直体向侧下压振。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同正压腿(1)。(2)上体侧振时前屈。纠正方法:支撑腿脚尖外展,被压腿一侧髋尽量前送,向里掖左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教法提示:同正压腿。3后压腿 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背对。动作说明:左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图6212)。要点:挺胸,展髋,腰后屈。易犯错误:两腿不直。纠正方法:挺膝或同伴用手顶其被压腿膝部,另一手协助其上体后振。教法提示:同正压腿。4仆步压腿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动作说明:右腿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图6213)。要点:挺胸、立腰、沉髋,臀部尽量贴近地面。易犯错误:步幅太小,髋关节拉不开。纠正方法:逐步加大两脚距离。教法提示:仆步振压时,不要太猛,以免拉伤韧带。仆步与弓步交换练习。(二)搬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动作说明:右腿支撑,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外侧朝前;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或膝部做正搬、侧搬和后搬练习(图621416)。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侧、后压腿。(三)劈腿1竖叉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动作说明: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内侧或前侧着地(图6215)。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易犯错误:两腿不成直线。纠正方法:在地上划一直线。教法提示:练习竖叉时,先做压腿、摆腿和踢腿等练习,以免韧带拉伤。2横叉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动作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