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182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心理学划分:(1) 时间: 哲学心理学(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灵魂、心灵为研究对象 科学心理学(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意识、潜意识、行为和心理(2) 地域 西方心理学:英国、法国、德国、古希腊、罗马等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 中国心理学:古代、近代 苏俄心理学史:苏联与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苏联时期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的科学(历史写作本身、历史编写体系的特征、历史编写中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些典型哲学问题。1、 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伟人说强调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伟人凭借其天才和人格力量而把他们的意志加诸历史。时代精神说(波林):时代精神的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的条件阻止或促进科学的发展。2、 现在主义和历史主义现在主义:根据现在的知识观、价值观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主义:将历史事件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根据当时的知识观、价值观来理 解历史事件3、 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内在历史观:心理科学内部发生的事情,注重理论和方法演变的细节描述,关注学科内部的 思想发展历史。外在历史观:强调考察影响心理学发展的外部动因,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其他学科等外部条件入手,分析心理学历史发展的进程。第2章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冯特心理学1、理论体系:以实验法为支撑,着重研究人类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及其组合规律。也叫构造心理学、内容心理学。包括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2、 内容: (1)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自然科学(间接经验) 经验分为经验的主体(感觉、情感、意志等主体直接经验到的)和经验的客体(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 (2)心身关系理论身心平行论人的心理与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二者具有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3)研究方法:A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反应,这样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欲控制性。(改造了传统的内省法,增强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B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适合于“精神科学”鸭江,适合于探讨历史过程中,特别是在语言、神话和风俗中所表现的出来的心理创造活动的内部过程。(弥补了实验内省法在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不足,有助于探讨人类心理发展的全面规律) (4)心理学的任务研究新型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律。A 心理元素有哪些意识经验的分析人类的各种意识状态都是以复合的形式出现的,人类复杂的意识内容可以被分解为最基本的单位,即心理元素。心理元素构成了意识过程,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与感情。感觉:呈现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感情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是感觉的主观补充,是感觉的伴随物。有强度、性质。感情三度说存在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每一个维度代表了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方向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每一种具体的感情体验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评价:将人类的感情视为既是心理上的主观体验,又是伴随有某种身体的反应,在当时具有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情绪的生理基础的研究。 B 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意识经验的复合 一方面,人类的意识经验可以被分解为心理元素,另一方面,心理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结合成各种心理复合体。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 联想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方式,通过联想的范式组合成心理复合体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不受意志影响。有四种基本形式: a 融合:不同的心理元素融为一体。 b 同化:人们常常用等同性的观点来对待新的经验,人们总是习惯于为一个新的经验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匹配物。 c 复合: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感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d 相继性联想:记忆的联想,再认、回忆 统觉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受意志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合的功能。强调统觉的主动性与统合性,认为心理元素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形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新的心理复合体。体现了整体性思想。 C 心理复合体形成的规律 创造性综合原则: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了心理复合体,心理复合体就具有了新的性质。新的性质并不是原有心理元素的简单相加。(约翰-穆勒)更强调统觉的作用。 心理关系原则:指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也就是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过与其他的心理内容所处的关系而获得意义。(重视整体的观点) 心理对比原则:指心理内容中一些相互对立的内容由于对立而加强。3 评价A 历史贡献: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B 历史局限:理论体系庞杂混乱,受到宗教的影响,还受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矛盾重重。具有唯心主义倾向:以经验取代了客观现实,混淆了经验与客观现实的区别没有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具有元素主义倾向第三章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1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一)构造心理学的哲学基础A 经验主义:世纪英国哲学,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占主导地位。经验主义主张摆脱宗教神学的玄思,将经验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知识置于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人的经验和观念有其他来源,强调人类所有的只是观念都来源于感觉印象。铁钦纳把心理学研究对象:意识,分析为元素,指出人的意识和心理现象有元素构成。B 联想主义:心理事件是由联想规律(相似律、对比律、接近律)控制的,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决定的。C 实证主义: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主张关于世界的正确知识必须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基础,那些超越客观事实的宗教和哲学思辨性的概念是无效的。马赫要素(感觉)第一性,物质、自我都是要素的复合阿芬那留斯纯粹概念(既可以是物理的东西,也可以是心理的东西)把感觉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起点;用阿芬那留斯的独立、从属经验代替冯特的直接、间接经验(2) 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心理学不属于应用科学,而是一门纯科学。A研究对象:人的经验(独立经验和依存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B 任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把意识经验分为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意象、感情。 感觉有物理对象引起的,是组成知觉的元素; 意象是一种近似于感觉的心理过程,观念的特有元素; 感情是情绪的元素,不同感情的结合形成不同的情绪。 对意识元素的性质作了界定:意识的元素有5种性质:将感觉和意象等其他心理元素区别开来的特征;强度:心理元素的强弱程度;持久性:感觉和意象等心理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清晰性:意识过程中对象和背景的区别程度,也指注意在意识经验中的地位。广延性 怎么样即寻求元素如何结合的规律静态的元素:堆积木一样的叠加;动态的元素:要了解元素结合的定律。认为类似律、因果律、接近律等都可以归到接近律。(联想) 为什么身心关系问题(把元素与它们的生理或身体条件联系)身心平行论:心理和生理事件同时发生,但彼此并不互为因果。可以脱离生理过程来研究心理过程,但是完整的心理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关。C 方法 :系统内省法(与冯特实验内省法的区别) a 观察者经过良好的训练,保证内省的精确性 b 内省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意识状态的描述要客观公正 c 把内省分为两个部分: 注意(集中)、记录(精确性)D 具体研究:(一)注意注意归于感觉,注意是感觉清晰性的一种表现,新异刺激引起 分类:被动注意&主动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注意的第一阶段 初级注意:强烈的、新异的刺激引起,由刺激的特性所决定,不由 自主的、不受控制的。注意的第二阶段 次级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维持注意过程。第三阶段如果注意的主体对注意对象产生了兴趣,这是注意就不需要意志的控制,恢复 到初级注意上。 (二)联想:a 将所有的联想律都归结于接近律;b 排除情感在联想中的作用,情感过程在联想中发挥作用,需感觉和意象的参与;c 以联想解释意义的形成 (三)情绪和情感:情感、情绪、思想情感情绪由情感组成,思想情感处于最高水平,其内容比情绪、情感更加丰富。E 评价(一)主要贡献 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 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 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 用严格控制的内省法讲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引入了心理学。 (二)缺陷 研究过于狭隘并带有哲学思辨的痕迹,过分限制心理学研究领域 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 反对应用心理学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和冯特心理的关系相同: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情绪和情感问题,提倡以内省法为主要研 究方法。不同:冯特的经验分为直接、间接经验;铁钦纳的经验分为独立、从属经验; 情感三维度 情感一维度,愉快不愉快 实验内省法 系统内省法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扬和改造。首先,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极端,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其次,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限制,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心理过程,还用来研 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再次,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最后,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2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过渡、 美国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技能 特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适应机能;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心理学研究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1) 历史背景:A 社会背景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两个特点:介绍德国新心 理学、改变模式 B 哲学背景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詹姆斯、杜威) C 科学背景达尔文的进化论(动物和人类心理的连续性、心理适应 机能适者生存、行为选择优胜劣汰、个别差异) 高尔顿的差异心理学思想(遗传决定论、开创个别差异 心理学、首创智力理论、创造数学统计的方法:相关系数)(2) 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詹姆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A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 研究对象: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现象指感情、认识和愿望等;心理生活的条件 指心理过程的身体和社会过程)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 意识流学说:意识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和关系性,意识的活动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 观察的心理事件,人的心理和意识是连续的整体。 意识的特征:意识是私人的; 意识是变动不拘的(实体状态思想流的静止和一般心理活动状态、过渡状态不被察觉的一种意识状态向另一种意识状态的过渡); 意识具有认知的特性(个体知道或熟悉某个或某些对象); 意识具有选择性(意识的选择性和兴趣的转换是意识的主要特征和机能) 自我理论: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我们所具有的不是一个自我,而是许多自我 自我A客体自我,自我觉察、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对象 客体自我包括物质自我:个体的所有物,衣服、财产 社会自我:由许多不同的自我组成,环境和扮演的角色影响 精神自我:个人的、主观性的、内在的,指道德和宗教观念 B 主体自我,客体自我的觉知者,具有终身持续性评价贡献:作为机能主义的先驱,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确定了基本方向; 扩大了心理学的范围; 提出了朴素现象学方法,对意识进行真实描述; 局限:主观唯心主义,外在目的论,生物主义倾向; 理论和方法缺乏一致性; 对实验不感兴趣;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詹姆斯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A 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将进化论的适应观引入心理学;B 强调心理活动,变“静态”的心理学为“动态”的心理学;C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发展应用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三)霍尔的心理学思想显著特征:强调心理学的应用和关注社会问题霍尔美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创建者;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 教育心理学的先驱;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A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青春期研究B 复演论:解释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出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复演C 老年心理学:衰老,填补了老年心理学研究的空白,开创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先河(4) 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机能主义:广义早期的机能主义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卡特尔、桑代克、伍德沃斯狭义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杜威、安吉尔、卡尔A 卡尔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安吉尔的学生和继承者,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晚期代表。主要观点把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情感、想象、判断和意志等过程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剖析了适应性行为。包括六个因素:动机、动机性刺激、感觉情景、反应、刺激和联想;适应性行为始于动机,动机产生动机性刺激。把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看作是一种心理物理过程;每一种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活动的适应性意义、系列活动对先前经验的依赖性、心理活动对有机体未来活动的潜在影响。关注个体差异,通过恰当的训练和生理方面的干预会得到提高和改善;主张心理学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1)内省法;(2)客观观察法;(3)实验法; (4)活动产品研究法(社会研究法 )。评价主张运用多种方法。并且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强调要互相补充。 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起初侧重于纯主观(心理、意识)的研究,后来才转到客观(外显行为)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没有采用内省法。B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以本能活动开始的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联结是行为的基本单位。(本能、习惯)理论建树首先,桑代克第一个用实验法取代自然观察来研究动物心理,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其次,桑代克创建了联结主义心理学。动物学习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而是在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是说,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学习理论,学习律练习律:练习可以使联结加强(使用率、失用率) 效果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产生了满意的效果,这种联结就会得到强化,下次在相似的情境中就易于出现;如果细节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带来了令人烦恼或痛苦的效果,这种联结就会减弱,以后在相似的情境中出现的可能就减少。 准备率:传导单位的准备状态对人和动物的影响。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并且传导得以顺利实现,那么就会引起满意之感,厚泽就会引起烦恼之感。如果一个传导单位尚未准备好就强行传导,也会引起烦恼之感。再次,桑代克创建教育心理学。最后,桑代克还设计了很多心理测验。评价桑代克首创动物学习实验 学习心理理论 心理量表的编制和使用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倾向和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化也难以否认 遗传决定论者 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一、重要贡献(一)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新心理观(二)开拓了一些新的心理学分支二、主要局限(一)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二)具有折中主义倾向(三)具有生物主义的倾向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比较在哲学基础上,机能主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构造主义马赫经验批判主义学科性质,机能主义心理学是应用学科,强调心理和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实用功能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任务是用内省的方法发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普遍规律。范围,机能主义重视个别差异,积极推动心理测量运动,扩大了心理学的问题域 构造主义对个别差异不感兴趣,重理论、轻理论;重分析、轻分析第四章行为主义1、 行为主义划分: A、早期行为主义(典型行为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 1913-1930 特征:客观主义 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 强调联结学习 外周论(不重视中枢神经) 环境决定论 B、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托尔曼、斯金纳、赫尔 1930-1960 特征: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 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 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C、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班杜拉、罗特 1969- 特征: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足够重视 把认知、思维看成积极主动的过程 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2、 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时间的需要(工业革命后提高工作量和工作效果) 行为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把动物和人都看做是机器) 实证主义(孔德“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实在、确定、证实是实证精神的要素) 实用主义(一直强调行为、实践、生活的哲学,其要点就是强调要立足现 实生活,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 神经生理学背景:谢切诺夫的研究(对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采用生理学的客观方法;反 射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反射不仅是动物活动的方式, 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方式;意识现象是神经反射的特例) 巴甫洛夫的研究(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的;首创并运用条件反射法 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了严格而客观的实验研究,提出了 以条件反射学说为核心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理论) 别赫切列夫的研究(运动条件作用的方法,认为在运动条件作用中, 条件反应指肌肉反应,而不是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中的腺体分 泌;客观心理学1910主张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应采用客观 的方法,反对用精神术语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是行为的科 学,即使是思维这种高水平的心理过程,也是由较低水平的 感觉-运动反射所组成的复合物) 心理学背景: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对意识的理解和如何研究意识的问题 动物心理学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达尔文进化论 机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3、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908 耶鲁大学演讲 第一次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1913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A、 心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行为是可以外部公开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 行为完全独立于意识,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 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实验,刺激反应、 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反应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内隐或外显的变化 行为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反应系统反应的分类:反应能否直接观察外显反应、内隐反应 反应的发生是否为习得的习惯反应、遗传反应 外显的习惯反应:后天习得、表现于外的反应活动(思维)内隐的习惯反应:后天习得、必须借助于仪器或实验的帮助才能观察到的反应活动 外显的遗传反应:不学而能表露于外的反应活动,本能、情绪反应 内隐的遗传反应:不学而能难以观察到的个体内部的反应活动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华生特别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主张放弃心理学研究中传统的主观内省法而采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行为。 (一)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不需要借助于仪器控制的观察)简单易行,不受仪器的限制;结果准确性有效性不高 & 受控观察(借助于仪器的观察) (二)条件反射法最能体现行为主义观点的研究方法 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适用情况:以聋哑人、婴儿以及某些病态者为被试;以动物为被试;检验口头报告法的效果 优点:提供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把行为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为在实 验室内研究人的复杂行为提供了方便。 (三)言语报告法(通过被试报告其体内的变化来实现的) (四)测验法并不是运用言语所进行的行为测验,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应,扩大了测验法的范围,将其运用到有语言缺陷的人身上 (五)社会实验法华生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既可以考察由于社会情境的改变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也可以考察引起这种变化的社会情境。C、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 (一)本能理论 在早期,并不否认本能,只是要用反射的概念来揭示本能,本能是一连串的反射,这串反射的个别元素是按照严格的遗传方式而连续进行的,本能不仅具有保存个体生命和繁衍种族的功能,而且具有引发学习的功能。 后来,华生完全否认本能,认为在心理学中不再需要本能的概念,遗传的只是身体结构,而不是身体的机能和心理特质。 提出了“活动流”,把行为的形成看作是永无休止的活动流,人都行为都是从受精卵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复杂。 在本能问题看法上的转变,表明华生由“相互作用论”转向“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特别重视学习,认为不仅动物的行为可以用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人类(人类儿童)也是如此。 (二)情绪理论I反对詹姆斯“情绪是身体变化的体验”,认为意识经验不是情绪行为的必要构成要素,情绪只不过是对特定刺激多作出的身体反应。II情绪刺激所引起的身体反应是局限于主体的身体内部的反应III婴儿的三种内在情绪恐惧:由突然的响声或身体失去支持而引起的 愤怒: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而引起的 亲爱:由抚摸皮肤或性感带人引起的IV重要结论:条件化是情绪发生和复杂化的机制。 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婴儿时期就具有的三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 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形成的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泛化或迁移的作用 已经形成的不良条件情绪反应可以通过再条件作用或解除条件作用而 消除,说明情绪的分化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三)思维的外周理论 I 华生认为思维是一种内隐的感官运动,既可以表现为类似言语的各种反应,也可以表现为非言语形式的身体反应活动,在外显的言语中习得肌肉习惯对内隐的或内部的言语(思维)负责。II 语言习惯以及喉舌运动在思维中起关键作用,思维与言语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可归结为语言习惯,只是表现形式不同。III 言语是一种外部的语言习惯,是大声的思维;思维则是一种内隐的语言习惯,是无声的谈话,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部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化而来的。IV 反对种属思维论,即思维发生在大脑内部。评价缺乏足够的证据,又存在内在的模糊性,过分强调外周事件以至于忽视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在思维中起的作用。(四)人格理论 I 人格是个体整个行为模式的总体,是个体一切动作的总和,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II 某一个体在某一年龄阶段的人格,就是他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各种习惯系统或活动流的横切面部分。人格判断时需要参照个体的生活图表、受教育情况、成就以及爱好等因素。III 人格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习惯行为模式,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4 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I 强调活动、行动和行为在心理学中的作用。把心理学界定为与行为有关的实证科学,同时认为心理活动是有机体整个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既要研究经验,也要研究行为,而且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理学密切相关。 II 目标追求胡哦哦有目的的行为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中心特征,个体的行为是指向满足环境中客体行为需要的。并未忽视基于物质的机械性解释。 III 研究方法:实验室方法、纸笔测验法。内省法、自由联想法、统计以及场的方法。5对行为主义的评价(一)贡献 A 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改变使心理学具有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 B 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意识领域扩展到动物、儿童心理学领域。 C 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二)局限 A 生物学化倾向严重,把动物实验结果推广到人类身上,忽视人类的特殊性 B 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犯了客观主义错误没有心理,忽视中枢神经的作用没 有头脑的心理学)C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否认心理和遗传的作用。第5章 行为主义的发展:新行为主义1 新行为主义产生: 就其外部条件而言,受到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思潮的影响;内部原因而言,早期行为主义的固有缺陷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A 哲学背景: 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可观察证实的基本原则和经验证实原则,特别强调对经验进行逻辑分析(把命题分解为各个概念,然后将各个具体命题归结为更基本的概念,将各个具体命题归结为更基本的命题)。认为一切知识都源于经验,科学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 操作主义美国 物理学家 布里奇曼:其目的是要使科学的术语和言语更加客观和正确,并使科学摆脱那些不能进行观察或不能在物理学上加以证明的问题。 主张一个给定的科学发现货理论构想的确实性依赖于完成这一发现货构想时所使用的那些操作的确实性。概念相应的椅子操作的同义词。任何无法以操作表达的概念都是无意义的。一切不能被操作所表达的主观意识、心理状态都是没有科学价值的。相反,如果用操作定义来表达,即使是对有机体内部的因素进行研究,也是可以接受的。 B 心理学背景: 早期行为主义内部的危机:a 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说,早期行为主义完全否认了意识,认为意识是不能采用客观方法来研究和证实的。 B 从心理发生的机制上说,早期行为主义根本忽视了对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贬低中枢神经系统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心理学出现了“无头无脑”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活动还原为动物的心理活动。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为早期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气势,还为行为主义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武德沃斯:S-O-R代替S-R,后来修改为W-S-Ow-R-W。认为有机体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对环境进行调节而产生定向作用并作出反应以适应外部环境的。2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特别强调目的和认知在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922行为主义的新公式第一次阐述其心理学观点 1932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正式提出其目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行为 强烈反对构造主义以内省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坚持认为心理学必须以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 心理学所研究的应该是整体的行为,即整个有机体的整体反映活动,而根本没有实际早期行为主义所谓的“行为的基本单元”。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 区分了分子行为和整体行为。整体行为依存于生理运动。整体行为的特征a 目的性:总是秩序或离开一定的目标对象。 B 选择性: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象,整体行为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c 认知性: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整体行为多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 d 可教性:经过教育,整体行为是可以发生变化的。(2) 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介于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种介于环境刺激和课外部观察的行为反应之间且对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的心理过程成为中介变量。 强烈反对吧I型你给我看做刺激反应的简单做法,有机体的行为是随着环境刺激、生理内驱力、遗传等变化而变化的。 中介变量的划分:a 需求变量(本质上是动机)性欲、饥饿、安全 & 认知变量对客体的知觉、对探究过的地点的再认 b 需求系统=需求变量(指当有机体当时的生理需要和内驱力状况)&行为空间=认知变量(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多知觉到的,存在于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各种事物,被有积极价值的事物所吸引,排斥有消极价值的事物。&信念价值体系(指个体将环境中的客体按照学习的结果来加以分类和分化,派生出一个等级顺序。(3) 学习理论:符合格式塔:学习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说明行为的目的性、整体性、 预期性十分有效 坚持学习的符合格式塔模式,否认了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奖励或强化在学习中期的作用很小,有机体的习得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置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学习就是习得达到目的的符号以及所代表的意义。期待:有机体对未来事件的假设或信念。记忆性期待指的是由于过去经验而导致的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期待。感知性期待指的是由当前目标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期待。推理性期待由以往经验和目标物的当前刺激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位置学习:动物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 说明了学习者并非像强化论者所预期的尝试错误那样来学习,而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的选择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认知地图。潜伏学习:学习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的(4) 学习的类型 A 专注:把某些特定的驱力状态与某些特定的对象联系起来的习得性倾向。后天、正负 B 等值观念:当一个次级目标具有了与目标本身同样的效果时,这个次级目标与目标本身具有了等值观念。 C 场的期待:有机体对环境能够形成一种认知组织,知道什么符号代表什么含义。集中体现了托尔曼的认知论思想 D 场认知模式:一种接近问题解决情境的策略或方式。 E 内驱力辨别:有机体可以辨别自己的内驱力状态的性质,据此采用相应的反应方式。 F 运动性模式:说明刺激反应的联结,以时间和空间的接近来解释运动性模式的获得。3 对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简评坚持以客观方法来研究整体行为,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但又不拘泥于早期行为主义的限制,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深入探讨了决定行为的有机体内部因素并赋予整体行为以目的性和认知性等特性,从而使其理论具有了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的特征。贡献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中介变量);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的研究方法,开创了认知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先河);促进了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理论位置学习、潜伏学习的实验论证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足没有提出一个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对很多概念没没有进行明确定义; 提出了有机体内部的认知问题,却又不把行为恰当地与有机体内隐机能联系起来,不能对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解释; 托尔曼使用的语言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和心灵主义色彩,削弱了理论的科学性; 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实验结论直接应用在人类身上。4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1) 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立场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行为本身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其任务就是要对行为进行直接的、描述性的研究。 斯金纳主张,心理学要直接对行为进行描述,要研究行为本身,并在对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和描述其规律 行为的特征:由一定情境引起,有机体不必作用于外部世界 可观察,观察不到的意识不在研究范围内 SR,无中介变量 B 心理学的性质:行为主义是一种特殊科学的哲学。心理学的基本立场:(1)、是独一无二的描述性的、严格的行为主义; (2)、反对把心理学看做理论性的,主张心理学是完全实证性的实验研究,是完全致力于行为研究的自然科学,把心理学看做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3)、强调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只观察能够观察的行为 (4)、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在先行的、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和有机体随后的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R=f(s) C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反射法、行为分析法、纯自然科学法 行为的实验分析体系(斯金纳箱)(2) 斯金纳的行为原理实质上就是操作强化理论 A 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对刺激物的回答。比较被动,受刺激物的控制。操作性行为有机体操作的行为,主动的,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操作性行为更具代表性,研究行为科学的有效途径研究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从反应到刺激的过程,在实验环境的操作活动中形成的条件发射。强调反应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反应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探究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 B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操作及强化强化增强的不是某一具体的条件反射本身,而是这种反射发生的频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运用渐进的方法,强化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某一特征以使动物 形成选择性反应的过程。C 强化的种类:积极强化物:与操作性行为相伴的刺激物,可以增加操作性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极强化物: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排除是,可以增强这种反应。条件强化物:与原始强化物相伴随的刺激物 概括化的强化物:当一个条件强化物与一个以上的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是,这个条件强化物就由于条件作用而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强化作用的模式:固定时距模式&变异时距模式&固定比率模式&变异比率模式(3) 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 行为控制(探索行为控制的规律,创造一套行为的矫正术) A 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也是习得的,可以预测和控制 B 行为原理在发展和教育领域的应用:空中摇篮、教学机器(应用操作强化原理设计制造的教学装置) C 社会控制计划:运用操作强化原理进行社会控制,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生活。(4) 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贡献a 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采用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建立了非常精确、客观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b 提出了条件作用的操作强化理论 c 发明了教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 d 斯金纳箱,行为矫正术不足忽视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范围太窄,忽视了行为的很多方面;坚持环境决定论5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一)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无尝试学习):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对已经具有的某些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A 观察学习的特点及类型:特点不一定有外显的行为表现; 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具有认知性; 不是简单模仿,有创造过程。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者会表现出体现这些规则或原理的行为。 创造性观察学习: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B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示范活动观察者特性榜样特点人际关系结构特征符号编码认知组织演戏训练练习信息反馈矫正调整外部诱因替代诱因自我诱因示范事件 匹配行为(2) 三元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环境、行为及个人的内在因素三种成分相互影响、交互决定。 a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b 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c 个人与行为之间相互决定,个人与环境、行为与环境也是享受依赖、相互决定的。(3) 自我效能理论A 自我效能理论的含义及其对人的影响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信念的感受、和胜任感,它是个体对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的预期、感知和信念判断,而不是行为或能力本身。是主体自我系统中的核心动力因素。影响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有重大的影响:a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b 影响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机制选择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认知过程B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性经验 言语劝导 情绪唤起 情境条件C 评价贡献:发现观察学习,和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成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验一般以人为对象,保证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缺点:社会学习理论具有开放性,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各个部分没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发展变量的影响;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是研究重心仍然是行为分析,对认知因素重视不足; 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的一些方法让人难以苟同。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1912、德国)反对冯特心理学的另一场运动1、对元素主义的攻击2、与行为主义的联系(一)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A 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黑格尔、最大特点:强调心理对象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B 社会历史背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C 哲学理论背景:康德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的现象 胡塞尔现象学D 科学背景:物理学思想“力场”的概念、苛勒、普朗克E 心理学背景: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2)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思想A 研究对象:直接经验: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客观、主观世界) 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行为:明显行为(整体行为)和细微行为(分子行为), 环境对人的明显行为的影响,地理环境、行为环境,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境影响和制约考夫卡:行为真正的行为,客观世界的物理行为;外显行为,个体在他人行为环境中的行为;现象行为,个体在其自身行为环境中的行为(主要研究对象)B 研究方法:整体的观察法 实验现象学的方法(归纳为主要手段、建构现场并发现现象场的意义、文字描述、主试对经验只做朴素如实的描述、主试不严格操控实验对象)格式塔心理学提倡现象学的描述而反对心理元素的分析,提倡整体中形式的突现而反对联想的集合,提倡对对象意义的理解而反对对感觉内容的分析和内省。C 主要观点:突现论(解释似动现象的理论)韦特海默:该现象是一个依附在一定心理物理场中的崭新现象,是一个格式塔,一种突出的现象。突现现象依附于一定的情境,是一个整体现象,不可以分析为元素。在现象场中,整体不同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整体决定着部分的性质。 同型论(说明心物和心身关系)人的生理历程和心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是完全等同的。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大脑皮质区是按照类似于完形原理进行活动的。每个知觉过程中,人脑内会产生一种与物理刺激构造精确对立的皮质“图画”。 知觉的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接近或邻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闭合原则)、好图形原则、共同方向原则、简单性原则、连续性原则 学习理论苛勒、顿悟说、黑猩猩的实验(迂回实验、利用现成工具的实验、制造工具的实验、建筑实验)顿悟说: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的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歌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了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癔症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当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会突然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式,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最大特点用顿悟来反对桑代克的试误特点:a 严重依赖情境条件 b 跟随着一个阶段的尝试和错误之后产生的 c 一种质变,无需量的累积 d 可以迁移 创造性思维核心关注问题的整体,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D 评价贡献:反击冯特元素主义。 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促进作用。 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 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不足:其理论主张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其理论观点和术语含糊不清。 实验不够严谨,缺少客观性。(3) 拓扑心理学A 温勒的心理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