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2933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开远七中 严红关键词:中学生,手机,利弊,合理使用内容概要: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要善于引导。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相关统计,我国经常上网的人数约在56亿人之间。当然有些人在不同的终端(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ipod,手机,等)上上网,有些人有多个账号(用户名),所以有重复计算的,但是我国网民绝对数肯定不少,约占世界网民的十分之一,仅中国移动就有长期用户约两亿!以前有这样的段子:连收破烂的都用上手机了。其实现在手机在成年人中的普及率几乎是100%了,有手机不奇怪,没手机倒奇怪了。那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如何呢?笔者曾经做过调查。我们这里是农村地区云南高寒山区,即使在全国,也算是落后地区了,我们这里学生用手机普遍吗?我的回答是,太普遍了!我在九年级(初三)做过调查,全年级学生110多人,说没手机的只有7人,把手机带到学校的学生超过一半!(也许还有隐瞒),初二的学生大概一半有手机,初一就很少了(四分之一或更少),也就是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很普遍的,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手机几乎是“标配”了!学生用手机,一是形势使然,信息社会嘛。网络时代嘛,没有一个能上网的手机,是太落后了。二是父母默许,父母有的是方便联系孩子,有的是溺爱孩子,随孩子的意,三是学生本人赶时髦,图好玩.那么学生用手机好不好呢?凡事有利有弊,我觉得学生用手机,弊多利少。弊端一:干扰课堂秩序 老师正在讲课,手机铃突然响起;甚至有人故意把手机铃调为下课铃声每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全班学生总会不约而同地转移注意力。 “有的学生虽然不捣乱,但思想处于游离状态,总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短信或发短信,心思都集中不到课堂上。每当遇到自习课或无聊科目时,不少学生还偷偷用手机打游戏。这些行为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弊端二:浪费学习时间 买部手机原本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听班主任谈起学生们频频使用手机接发短信聊天的情况后,李嘉洋的妈妈忧心忡忡。因为她好几次发现孩子在桌子上摊开了一大堆作业,却总在低头摆弄手机。家长王文天无意中发现女儿娇娇的手机上,前一天末条信息显示的时间为零点40分,信息内容寥寥几个字,无聊且庸俗,数量却多达30多条。“手机确实在不知不觉中掠夺了孩子们很多宝贵时光。”王先生权衡再三,他觉得做家长的不能仅仅为图联系孩子方便,而忽视了学生带手机的弊处。于是,他把女儿的手机没收了。 弊端三:借“机”作弊初露端倪 弊端四:加重家长经济负担 初二年级的张晶说,她很头疼每月在手机上的花销,因为家里每个月给她50元手机费。“这点钱刚够发信息,多出来的费用不敢和家里要,只好从自己的零花钱里省,有时为了交话费,好几天连早点都不舍得吃。”过早地让学生使用手机会助长他们奢侈浪费和盲目攀比之风。班内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各不相同,一些学生不比学习,而是比谁的手机更高档。攀比的结果是,手机档次越来越高,而一些买不起手机的学生会感到自卑,甚至一些学生为了得到一部手机而去偷盗、抢劫,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弊端五: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一些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非法小广告等总是频频出现在手机短信上,这对“接受信息能力强,处理信息能力弱”的中学生来说,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学生佩带手机,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盯梢和攻击,给自身安全造成隐患。反方观点:手机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沟通的方便性.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市场对手机的需求.手机并不只是给一些生意人和高官政要业务繁忙的人准备的专用工具,中学生也是人类,中学生也需要沟通.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人类服务的,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为什么要禁止呢? 有些观点认为,中学生用带手机,有些时候会在课堂上使用,这样必然导致上课溜号,精力不集中.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情况,手机的根本目的是方便通讯,有些个别情况利用手机进行了错误的行为,也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全部.如果用刀可能杀人,那么世界上为了避免杀人情况发生,就不再生产刀具了吗?学生手机现象最根本原因还是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的问题,不应该从手机的使用者方面找原因.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避免手机使用产生的不良后果,才是正道. 还有些观点认为,中学生带手机是一种炫耀,会影响中学生从小培养艰苦朴素作风.手机在我国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下十年了,最初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确实成为一些人炫耀的装饰,甚至成了一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但时至今日,手机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件必须品或者说是一个非常方便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就是为了通讯,诚然目前有些手机生产商为了增加手机利润集成了MP3,照相等功能,但这也功能也只是为了增加手机这一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手机已经从十年前的神坛走进了普通百姓家 手机通讯方式是科技发展的方向,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作为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的青年一代中学生,利用使用这样的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条件,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如何正确引导教育中学生使用手机才是政府各部门考虑的关键,而不是以规范的形式限制约束科技走近中学生.经过调查,综合起来的意见是: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中学生手机三大用途:收发简讯,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通过研究,我们对手机的利弊也有所了解。我们中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但要合理适度地使用它,大可不必手机不离身,每天捧着它,而是应该在需要它时使用它,充分利用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扬长避短,真正发挥一部手机应有的作用,造福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手机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来使用手机,在哪些地方,在哪些时候使用。作为中学生,无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对手机的使用,做到自我约束。只要我们合理地使用手机,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另类的帮助,一定会成为我们中学生良好的生活伴侣。以上就是我们对“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的思考。通过思考我们希望在电子科技产品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中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手机健康地进入我们的校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外国是怎么对待学生用手机的呢?同中国一样,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反对学生用手机。英国规定,16周岁以下的学生严禁用手机,芬兰规定;对向未成年人出售手机的行为人最高可以罚款10万欧元;意大利,美国: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对违反的学生可以没收手机,或者判定考试不予通过;日本,鼓励学生使用功能简单的手机,或者鼓励学生浏览专为学生开发的网站,但不鼓励学生在学校大范围使用智能手机-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