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2878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功法介绍第一套功法第二套功法第三套功法内劲一指禅功法五大特性内劲一指禅的练功原则内劲一指禅的发放外气十四经循行及主治穴位常用气功点穴的部分穴位图解第一套功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中国气功名家阙阿水的长子阙巧生大师嫡传的正宗功法。我们所选编的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二),(三),习惯称之为第一、二、三套功法,其功法严谨合理,已经和正在为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由五个架构组成,即:罗汉推掌、掌心开合、罗汉出掌、罗汉戏球、手指扳动功法等。这五个桩架,可以从始至终一气呵成,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桩架在马步站桩30分钟后锻炼,一个月后再换桩架。否则,欲速则不达。无论第一套、第二套还是第三套功法,只要把“调息”、“三环聚气”和“马步站桩”一一练好,定会事半功倍。一、调息二、三环聚气三、马步站桩第一节、罗汉推掌第二节、掌心开合第三节、罗汉出掌第四节、罗汉戏球第五节、手指扳动功法第六节、收势一、调息 【功法】 人体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两掌放在体侧,掌心向下、十指向前(图1),用鼻徐徐吸气。同时两掌缓慢抬起,高与肩平,拇指相对(图2);此时徐徐吸气,并且两掌随呼气缓慢沿体侧用内劲下压;同时脚跟渐渐抬起,重心在脚掌上,脚趾用力抓地,收腹提肛(图3)。两掌压至两胯侧,两脚跟落地;全身放松,两掌放在体侧,直立3秒钟。 如此一呼一吸为1次,共做9次。 【要领】 吸气时,要深、细、匀、长,小腹外凸;呼气时,要全身用暗劲,收腹提肛。 【功理与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脏器。通过调息锻炼能加强肺脏的气体交换,促进肺的功能;吸纳天地的精气,吐出脏腑的浊气。坚持调息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对呼吸系统的疾病,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二、三环聚气 人体直立,全身放松。左脚向左跨出一大步,两掌缓慢提起,拇指与食指两两相对如桃状,掌心对准神阙穴,距10厘米。两腿缓慢下蹲,呈高位大马步桩(图4);成右弓步,重心在右腿上,左腿蹬直;上身右转90,掌心相对,掌距30厘米。左手在下,位于髀关穴,右手在上,位于膻中穴(图5)。向左转体180,左手从下向内向上划弧,右手从上向内向下划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对。掌距及其位置同前(图6)。 两掌随身体左右转动,上下交替,围绕丹田划弧1次,共做27次。 【要领】 头正直,目前视,腰似蛇行,脚如生根。全身放松。肩肘腕,胯膝踝要随身体前后左右转动。人体的躯干、上肢和下肢等三部各有三节,即,梢节、中节和根节。梢节要活,中节要柔,根节要稳。梢节是发放外气的关口,一定要灵活,中节柔软,使气血畅通,以达根节。根节是梢节和中节的基础,所以根节要稳。但是要闻而不僵。所以我们说,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总之,必须放松自然,协调一致,使气血畅行全身,九窍皆开,窍窍想通。 【功理及作用】 (一)活六关,即、肩肘腕、胯膝踝,促使气血流通,炼丹聚气。对关节炎、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疾病有良好的医疗作用。 (二)开九窍(注)、练内五行(即五脏)及丹田。丹田被历来的养生家和武术家所重视。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呼吸出入系乎此,阴阳开合存乎此,元火能使身体皆温,元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气一线不亡。”祖国医学阴阳五行论认为,丹田是中央戊己土,是九窍中的根窍。此窍通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丹田的重心正当冲脉与带脉的交叉点,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室的所在。“丹田是气海,能销吞百病。”通过腰肢各部关节有节奏的旋转,两手松紧交替的划环,不仅能使关节灵活协调,气血充盈流畅,而且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所以三环聚气能促进气血贯通,元气相汇聚,达到利关节、壮骨骼,培元、生气、养神以至全身无处不丹田,全身处处能发放外气的理想境界。注:人体各部有三节,每节有三窍。上肢手为梢节,劳宫穴为梢窍;肘为中节,曲池穴为中窍,肩为根节,肩井穴为根窍。下肢脚为梢节,涌泉穴为梢窍,膝为中节,阳陵泉为中窍,髋为根节,环跳穴为根窍。躯干头为梢节,印堂穴为梢窍,胸为中节,膻中穴为中窍;腹为根节,神阙穴为根窍。三、马步站桩 马步站桩是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筑基功。它通过特定的桩架,加速经气运行,使周身经络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所以马步站桩是关键功法。 【起势】 人体直立,全身放松,两眼向前平视,嘴微闭。 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使外侧平行,脚尖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呼吸自然,静立1分钟(图7)。 【功法】 1.掌心相对,以上臂带动前臂,由体侧缓慢抬起,高与肩平,略停(图8)。 2.掌心向内,只是相对,缓慢内收至天突穴,两掌指距5厘米,略停(图9)。 3.两臂略外展,以中指为准,掌指距10厘米,松腕下垂,缓慢下移,右掌心对应肝区,左掌心对应脾区,各距5厘米,停1分钟(图10)。 4.跷腕立掌,向前缓缓推出,同时屈膝下蹲。当两臂伸直,推掌到位时,停止下蹲,两膝不超过脚尖(图11),掌心向下,两臂内收,如抚琴。大拇指自然下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第二节略弯曲,依次排列成梯形,掌心如瓦状。于是完成马步站桩(图12)。 【要领】 1.上虚下实,十趾轻轻抓地,两小腿略垂直于地面。 2.屈膝下蹲时,大小腿夹角约为45,两膝不超过脚尖。年老体弱的人,可站高位桩,大小腿夹角一般在30左右。 3.含胸拔背,虚腋松腕,松腰松胯以及圆裆。 4.沉肩坠肘,前臂平行且与地面平行。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10120。 5.拇指与食指呈鸭嘴状,中指在前臂的中心线上。 6.身体的重心落在两脚的涌泉穴上。 【要求】 1.桩架要正确,不要把别家的功法以及意念带入本功法,否则出偏。 2.站桩时间一般为30分钟。 3.由于不能坚持而需要稍作休息时,上肢要保持原状。 【功理与作用】 形支撑面,所以人体容易稳定。当人屈膝时,髂腰肌和腹直肌处于收缩状态,于是臀大肌和大腿后群肌相应收缩,促进了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因此,增强了人体各部器官的功能。圆裆能打开会阴穴,沟通任督二脉的气血。 松腰松胯的松腰是放松的关键,松腰的基础是松垮与屈膝,松腰、松垮与屈膝时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虚腋松腕的虚腋使上肢气血流通;松腕其实包括腕松、掌涵和指拢三部分:腕松能使腕间的腧穴贯通臂指,掌涵与指拢是要求自然伸屈,既不可僵直,也不可曲指,例如大部门与食指呈鸭嘴形,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呈梯形,掌心如瓦状,保证了气的聚拢不致散去。沉肩坠肘的沉肩可使肩、背、颈、项放松,坠肘似悬空,不会使肩肘沉重与死板。含胸拔背的含胸,既可使胸部开扩,又可使胸肌舒张,拔背会使脊骨直立中正。上虚下实,会引气血下注,改变人体内的”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不正常状态。 马步站桩培养与锻炼人的意志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如果以健身祛病为目的,站桩的桩位应当以感觉舒适为宜,如果以提高功力为目的,就应当以最难于忍受为尺度了。 从整体综合考虑是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结构的出发点。它把宇宙和人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人必须利用宇宙为我所用。 少林内劲一指禅运用静力性桩架锻炼机体,使人的精、气、神售髓按照其自然规律与天地之气结为一体,而炼就一种特殊的功能。百会穴与天气详解,涌泉穴与地气相通,形成天人地之气合一。于是周身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达到阴平阳秘。对腰腿疼痛、风湿症、类风湿症、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马步站桩对肝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研究表明,练功人站桩1小时后,每1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红血球比站桩前约增加1520,000,白血球约增加3,650,血红蛋白约增加3.2克。很显然,马步站桩给人体各组织器官带来较多的氧气和养料,改善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1988年初,上海流行“甲肝”。据有关方面实验,对患肝病的20余人练功两个月的观察,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而对未患有肝病的人却能起到预防作用。 由此可见,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功效。此外对肥胖症的人可以减轻体重。人们在进行一般性的体育锻炼时,所消耗的脂肪有限。但是那些所需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如万米长跑飞马拉松等,却消耗了大量的脂肪。据测试,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脂肪供应量只占10%左右,但是到达终点前却可增加到90%左右,在较长时间的马步站桩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刺激新陈代谢,增加脂肪的氧化消耗。站桩的桩位越低,收腹越强,越能使下肢和腹部肌肉发达有力,使体重有节制的增减。机体的浅部与深部组织都有血管和神经分布,调节气息与意念活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真气的贮存,经络的疏通,气血的调和,从而平衡自我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生理功能。人的心理活动导致自身生理功能失调就会疾病经身,相反,积极乐观、开朗大方的心理状态,可以改变机体的病态。实践证明,马步站桩可以使练功人的心理状态,可以改变机体的病态。实践证明,马步站桩可以使练功人发生一系列变化。气功态中的脑电波变化是从额叶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大脑皮层,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记忆力。 第一节、罗汉推掌 【功法】 1.马步站桩的同时,两掌放松,缓慢内收,放在腰侧,十指向前,不超过腹部,两掌与地面平行,大拇指伸直略扣贴食指侧,余指伸直,跷腕,停10秒钟(图13)。 2.两掌放松呈凹形,缓慢向前弧线推出,当腕与肩同高时,跷腕,拇指伸直略扣贴食指侧,余指伸直,立掌,如推山状。前臂与上臂夹角约为160,停10秒钟(图14)。 3.掌臂放松内收,两掌放在腰侧,掌心向下。余同本节“功法1”。 如此反复9次,恢复马步站桩。 【要领】 上身保持中正,目视前方。两掌放在腰侧时,腕、肘、肩收紧,夹臂靠向体侧,形成一种收紧的过程;向前扒、推掌时,全身放松、腕、肘、肩形成一种放松的过程。所以“罗汉推掌”是松紧结合的功法。 【功理】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上下运行气血的通路,人体是由经络构成的 一个有机整体。从子午流注理论上,我们认识到经络的开合影响着气血运行的盛衰。结合这一理论,我们来讨论“罗汉推掌”对手厥阴心包经气血运行的功能。 当夹臂跷腕两掌下压时,两腕收紧,使大陵穴与劳宫穴闭合,气血的运行衰退,当放松臂腕向前弧线推出时,使大陵穴与劳宫穴放开,气血的运行旺盛。手厥阴心包经的气血由胸会属于心包络,向下穿过横隔,络于三焦,沿胸内出胁部,到腋下天泉穴,沿上臂内侧走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穴,下前臂,走两筋即桡侧屈腕肌腱与掌长肌腱的大陵穴,进入掌中劳宫穴:至末端的中冲穴,循环往复。经络开合引起气血盛衰的变化,刺激本经以及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发生相应变化。运动生理学认为,刺激必须持续一走的时间、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组织的兴奋。“罗汉推掌”功法的臂腕屈伸 有一定的强度而且持续一定的时间,所以机体收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从解剖学的角度考察经穴与经络通过功法锻炼在机体中对其功能的强化较为切实。我们仍以手厥阴心包经为例。天池穴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中,有胸腹壁静脉,胸外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曲泽穴经肱二头肌腱尺侧达肱肌。有肱动、静脉,分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大陵穴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之间,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分布有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有正中神经本干。劳宫穴经第二、三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第二蚯蚓肌、拇收肌横头的起端,达骨问肌。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我们从手厥阴心包经9个经穴中所列举的5个经穴的解剖,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第一,每个经穴都与动、静脉以及神经相连接,由此推及手厥阴心包经以及人体的经络系统都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相依相连。因此第二,所谓疏通经络就是使经络系统与循环及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协调,使机体适应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保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祖国医学认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这就是说,气血充足会使人体的肌肉发达,神经健壮,从而体健人寿。 少林内劲一指禅通过已经为主、动静结合的功法对机体的气血、肌肉和神经的锻炼,其实是对细胞的生理机能的激应性如肌肉细胞的收缩、神经细胞的兴奋等等的持续锻炼。在静力性锻炼中,全身的肌肉都被调动起来,所以肌肉的活动量很大,肌肉中的毛细管几乎全部放开,供给肌纤维更多的营养。肌肉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调节肌肉的营养,代谢和发育。经过长期的锻炼,肌纤维逐渐变粗,肌肉粗壮,收缩有力;经络畅通,潜能充实,便会出现无处不丹田的功力! 【附】 手厥阴心包经生理解剖 天池:为手厥阴,是少阳之会, 胸大肌,胸小肌中,有胸腹壁静脉,胸外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天泉:在肱二头肌与二头之间,有肱动、静脉、分布有正中神经木干。 郄门:本经郄穴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分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最深层有前臂账册骨间神经。 第二节、掌心开合 日期:2015/3/18 14:52:39 人气:459 【功法】 1.马步站桩的同事,两掌翻转,掌心相对,停1分钟,(图15)。 2.上臂不动,前臂缓缓合拢,同时两掌指缓慢伸直且略紧。当两劳宫穴相距20厘米时,停10秒钟(图16)。 3.指、腕、臂放松,上臂不动、前臂带动掌指缓慢外 4.上臂带动前臂内收,当两前膏平行时手指伸直且略紧,上臂不动,前臂继续内收,掌心相对,两掌相距20厘米时,停10秒钟(图18)。如此反复开合9次,恢复马步站桩。 【要领】 两掌心始终相对。开合的速度要保持一致,缓缓外展,内收,以慢为佳,两掌内收与外展到前臂平行时,上臂不动,由前臂带动掌指内收与外展。内收时手指微微伸直,外展时则要放松。 【功理】 “掌心开合”在两掌臂反复运动、劳宫穴不等距照应过程中实现经气的引发与强化,促进气血宏盛,以锻炼内劲。人体的一切运动都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骨骼肌的运动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实现的。掌心开合则是由肩部肌、臂肌带动手肌进行的。由于两臂的内收与外展,使肌肉收缩和舒张调节血流量。桡动脉和尺动脉随着前臂的运动迅速地把血液运动到相应部位,而静脉却把血液运送回心脏。同时,伴行血管和神经的经络也做相应的运动。掌心开合时,两掌犹如两块磁极相反的磁铁,难于开掌,难于合掌。可见两掌劳宫穴对经气的引发与强化作用,使两掌磁场不断增强,“马步站桩”练就的腿脚功底,“掌心开合”练出的臂章磁场,“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特色,可见一斑了。当然“掌心开合”在两掌产生的磁场,决不是由于掌心开合的短暂运动取得的,而是“马步站桩”等的锻炼成果在“掌心开合”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是“马步站桩”等的锻炼成果在“掌心开合”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绝不是说“掌心开合”是陪衬、无足轻重。恰恰相反,它对经气的引发与强化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功法是经过历时检验的,是合理的。它的桩架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体,是考究的。这表明,各桩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经络学认为,心脏的外膜是心包,所附络脉是包络,它的功能是心的外卫,代心行事。灵柩?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手厥阴经,“属心包络”,手少阳经“散络心包”。手厥阴心包经的重要性在“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功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节、罗汉出掌 【功法】 1.马步站桩的同事,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在体前交叉,掌距5厘米;右掌劳宫穴对准左掌劳宫穴,停10秒钟。 2.左掌略前伸,使腕部的阳池穴置于右掌劳宫穴下。 3.左掌外劳宫穴沿右前臂内侧中心线引发收阴经,缓慢移动至肘少海穴(图19)。 4.翻左掌向上,使外劳宫穴对准右肘曲池穴(图20)。 5.左掌外劳宫穴洽右前臂外侧中心线前移引发手阳经,直至两掌外劳宫穴相交(图21)。 6.两掌同时翻转,使两掌劳宫穴相对,距5厘米,停10秒钟(图22)。 7.左掌向体侧内收,放在腰侧,掌指向前,不超过腹部。掌心向下与地面平行,大拇指扣贴食指侧,跷腕关闭左侧气路。左臂内夹,贴于体侧。右掌心向内,拇指高于嘴平,在体前正中线照应左缺盆穴,距体30厘米,停30秒钟(图23)。 8.左掌臂放松,沿原路线出掌,右掌向左下方移动。两掌相交后,左掌继续上移;右掌沿左前臂下移,劳宫穴对准左肘,距拍血米。左掌五指向上微并,掌心向右,大拇指指向鼻尖与嘴同高,中指竖直,高不过眼睛,单手合十,停1分钟(图24)。 9.左掌沿原路线返回,同时右掌由左肘沿前臂手阴经移动,至两掌左上右下相对,距5厘米,停10秒钟。 10.换式:翻动右掌为俯掌,使两劳宫穴相对。如此左右出掌为1次,共做3次。 【要领】 开始时,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内外劳宫穴相对。左掌前身沿右前臂中心线移动,要缓慢,至肘,沿肘内侧向上弧线翻掌,使外劳宫穴对准右肘曲池穴,沿右前臂向掌侧移动。当两手背相对时,略停,同时翻掌使劳宫穴相对。 内收左掌到腰侧时,紧扣与关闭劳宫穴,掌指不超过腹部,拇指内扣,腕、肘、肩要紧贴体侧。出掌时,全身放松,单手合十,中指不超过研究。 【功理】 在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中的各桩架都是在加强锻炼手厥阴心包经。但是有所不同,功法由简单到复杂,由掌臂分别锻炼到交会、交叉。“罗汉推掌”对手厥阴心包经,只是掌臂在体侧分别锻炼而且功法比较简单,但有一定的强度。其效应不可低估。“掌心开合”的功法复杂化了,两张交会,互相照应,使机体的内气即磁场互为感应,互相加强,健身祛病。 “罗汉出掌”的功法更为复杂,当两掌分别在对侧的前臂尺侧移动时,两掌的内外劳宫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以及其他手阴经的经穴上,互相产生热感与气感;在桡侧的手少阳三焦经以及其他手阳经的经穴上,产生同样的效应。这种现象说明,经络已经疏通,气血已经畅流,一经全身(或他人)经穴的内气引发便会强化磁场,互相感应。从解剖学上看,前臂的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屈指深肌,负载着经脉,滋养着经穴。掌臂的肌肉在“出掌”的过程中收缩,促使气血流速加快,流量加大。尺桡侧的动、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与掌臂肌协调一致。通过“马步站桩”的静力性锻炼,全身气血充足,神经兴奋,调节肌肉的营养、代谢及发育。从内外劳宫穴引发手三阴经和三阳经,进一步考察经络的变化。(一)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手少阴心经: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二)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郄)、曲池(合),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手太阳小肠经:少则(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阴谷(经)、养老(郄)、支正(络)、小海(合)。上列经穴,在“罗汉出掌”功法中都先后接触内外劳宫穴,这些经穴多数是五俞穴。所谓“五俞穴”,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简称五俞。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五俞穴不仅能主治局部病变,而且能治疗远隔部位和有关脏腑的疾病。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五俞穴同具有生清善降,理顺劳役气滞,开七情郁结,尤其善清肠膈之热。导火腑下行的劳宫穴相互引发,其功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上列经络的开合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用正常体位的掌臂与气功态中的掌臂变化加以说明。在“罗汉出掌”功法中,把平举的掌臂做屈肘平举、把掌心向内做90下翻成俯掌,使前臂肱桡肌以及沿其走行的手阳明大肠经:前臂尺侧屈腕肌以及沿其走形的手少阴心经,二者受翻掌力产生的肌肉舒缩直接影响,所以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的气血旺盛。 第四节、罗汉戏球 一、功法 1、马步站桩的同时,两掌内收至体前:左掌在上,掌心向下,放在鸠尾穴处;右掌在下,掌心向上,放在神阙穴处。掌心相对,距20厘米,如抱球,停30秒钟(图25)。 2、两掌按顺时针方向交换旋转3圈;逆时针旋转3圈。 3、变横掌,指尖向前,掌心相对,距30厘米,停30秒钟;两掌如车轮交互向前顺时针方向旋转3圈,向后逆时针旋转3圈(图26)。上述戏球由右掌引领左掌旋转。 4、两掌放在体前:左掌在上,掌心向下,在鸠尾穴处;右掌在下,掌心向上,在神阙穴处,如抱球,停30秒钟。按照先顺后逆的方向,分别旋转3圈。 5、变横掌,掌心相对,距30厘米,停30秒钟。先顺后逆,分别旋转3圈。上述戏球由左掌引领右掌旋转。左右掌均戏球为1次,共做3次;恢复马步站桩 【要领】 戏球时,手如抱一圆球,不要揉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旋转。十指放松,掌距不变,沿掌外沿运行,不得超出掌侧,保持气的涵拢。 【功理】 “马步站桩”的静力性运动是以外静内动来练气、练意、练身,以产生相当的潜能。“罗汉戏球”与“马步站桩”互为作用:静中生动,动以促静。“马步站桩”的屈膝呈现一种紧而板的态势;“罗汉戏球”的两臂反复伸屈却呈现一种松而活的状态。所以,“罗汉戏球”从始至终贯穿着动静结合、松紧结合、虚实结合的功法。并且动静结合、松紧结合、虚实结合的功法寓于“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其他桩架之中。这是每个桩架自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罗汉戏球”是以两掌相对做戏球运动开始的。两掌上下相对,掌臂做前后、左右屈伸;两掌左右相对,掌臂做前后、上下屈伸。这一系列的运动,调动内气向两掌汇聚,向本经回归。松紧和谐,变化有致。“罗汉戏球”功法中的两臂运动的幅度较大,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刺激着血管、神经和经络,所以使劳宫穴同它的手厥阴心包经,穴活经络,气血充实。仅就解剖学方而说明“罗汉戏球”功法的作用。上臂肌的屈伸,牵引着肩关节与肘关节。胸侧壁和臂上部之间,是胸壁和肌肉所围成的锥形腔隙腋窝。腋窝里含有臂丛及其分支,腋动、静脉及其分支,腋淋巴结和大量的脂肪组织。肘关节前面的浅窝是肘窝。它里面从外侧向内侧有肱二头肌腱、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通过。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侧天池穴起,沿腋窝至肩部天泉穴,走行肘窝曲泽穴,过腕中大陵穴,至劳宫、中冲穴。“罗汉戏球”既锻炼了掌臂的肌肉,又锻炼了血液与淋巴循环,增强了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何愁体魄不健壮、疾病不除? 第五节、手指扳动功法 【功法】 马步站桩15或30分钟后,十指松直,掌心向下,取自然状态(图28)。 扳动某指时,要用轻意念缓慢扳动本节,使余指放松,不要牵动,意念离开手指,停30秒钟。 扳指步骤和时间以中指为例:(一)手指松直;(二)下扳中指10秒钟(图29);(三)停顿30秒钟;(四)抬起时10秒钟;(五)放松复原10秒钟;(六)恢复梯形指(图30)。 扳动手指的同时,相应按动足趾;手指抬起,足趾放松。 扳指结束后,恢复马步站桩5分钟;收功。 手指扳动的顺序和次数: 1.大拇指1次; 2.中指3次; 3.小指5次; 4.食指7次; 5.无名指9次。 【要领】 扳指前,放松梯形指,十指伸直;扳动某指时,余指放松,保持原状,不可跟随。动作宜慢不宜快;不可错扳漏扳。 【功理】 扳指是少林内劲一指禅独创的延年益寿法宝。它是众多养生家经验的总结,是经络理论与健康时间的结晶。扳指是有规律、按顺序,有节奏、按时间地扳动手指与按动足趾的健身功法。 扳指是运用手指(足趾)开启与闭合气路,调节全身经络的气血流量。随着手指与足趾的扳按,身体出现前后俯仰的微动甚至剧烈的震动,并且感到有热流从督脉上行,沿任脉直下,循环反复,二脉联通。从经络学上说,大拇指属手太阴肺经,食指属手阳明大肠经,中指属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属手少阳三焦经,小指属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大趾属足太阳脾经、足厥阴肝经,中趾属足阳明胃经,第四趾属足少阳胆经,小趾属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足的三阴三阳经是连着五脏六腑的经络系统,是运行气血、联络上下的关键。手三阴经从手走胸、从胸走手,交会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会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会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手三阴经。依次相接、经络畅通。 祖国医学认为十二经脉经气的散布,以四肢及肘膝为本,躯干为标。素问太阳阳明说:“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灵枢动输赞叹道:“夫四末阴阳会者,此气之大络也。”人体的经络都与手足密切关联,从手足的关键性考察,手足犹如经络的开关。它能使内气升降出入,导引如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妙术机密,来自手足。” 手指与足趾的扳按,可以调节人体各经络的内气的流速与流量,促进气血的运行,蓄积内劲,因此,扳指可以推动练功的进程,水到渠成。 规律性的手指与足趾运动,可以外濡腠理,内溉三节(根节、中节、梢节):气至根节;练精化气;气至中节,练精化神;气至梢节,练神化精。可以调动手足三阳三阴经筋,可以打通奇经八脉,使全身血液循环顺畅,阴阳平衡,可以使脏腑的气血更加充足,病变的组织得到濡养及修复。这是机体的细胞分裂完成生长发育、创伤修复以及生理再生即新陈代谢的生命运动过程。 平时人体的磁场无序化、而且较弱。通过对手指与足趾的扳按,反复切割磁力线,磁场有序化并且增强。据中华气功1987年第一期报道,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专家组李梦华测试:在一组学练过扳指功法的69人中有14人未曾接触过气功,手上的磁场平均为 0.38高斯(高斯是磁场强度单位),而练本功法12天后,手上磁场平均提高到1.13高斯。经验证明,凡是坚持习练本功法半年的人,手上的磁场都可以达到一般气功师的水平。 通过扳指与按趾,可以激发经气的运行,健身祛病;蓄积内劲,提高功力;调节、控制“发放外气”的流量。为他人导引治病时,可随时发功,甚至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与病因,随意调动相应经络之气,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一到无所不至”的、融合天地清气与人体精、气、神、力贯通的境界。 【注意事项】 一、不要急于扳指。只有打好功底,蓄积内劲,才能达到扳指的预期目的。过早扳指,或者没有功效,或者收效甚微。如果在健康状态还没有恢复、内气没有或略又蓄积的阶段就要扳指,勉强而大量地调动内气,犹如枯井打水;身体难以承受或产生不适感,以致影响情绪。坚持练功半年后,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可以经受内气的强烈冲击,这时就具备了扳指条件。 第一次扳指要有人指导,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在缓慢中扳指,以防意外。 要严格按规定的序数扳指,注意力要集中,但不要紧张。 二、不要过快、过紧。扳指过程中站立要平稳。偶尔站立不稳,其原因是扳指动作过快或桩架过紧。此外,内气不畅,出现自发功也会站立不稳,应注意调整。 速度和力量要适当。内气运行缓慢,身体就舒适;内气运行过急,身体就疲劳。所以,速度越慢越好。扳动一指的时间,大约1分钟。 扳指的力量,从内气中产生,不要用力扳动。因为用气推动,力量适当;用力扳动,快慢不匀。所以功效大不相同。 三、记错序数,不必慌张。可以停扳,弄准序数再扳。一旦扳错手指,可以无意识地练功10分钟;调整序数,继续扳动。四、如果感到不舒适,可以改换桩架。如果发生头晕、头昏等现象,马上收功,休息片刻或喝点热茶,就会恢复正常。 第六节、收势 马步站桩结束时,步型不变,两掌随弯腰动作至膝下,掌心向上。 十指相对如捧物,两掌沿正中线缓慢抬起(图31)。同时用鼻吸气,要深长细匀,掌心向内,至天突穴(图32)。人体直立,吸气毕。前臂与上臂夹角约45,高于肩平。翻掌向下如按物,沿正中线缓慢下按,以口呼气,要深长细匀。下按到位(图33),两掌分开,自然下垂,置于体侧,呼气毕。左脚向右脚靠拢,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第1次收势结束。第2次收势。人体直立,掌心相对,两掌从体侧向正中线内收,掌心向上,十指相对如捧物。两掌缓慢提起同时用鼻吸气,深长细匀;掌心向内至天突穴,人体直立,吸气毕;前臂与上臂夹角约45,高与肩平。翻掌向下如按物,沿正中线缓慢下移,同时以口呼气,深长细匀。下按到位,两掌分开,自然下垂,置于体测,两眼平视前方。如此进行第3次收势。 第二套功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的步型始终是马步站桩,只是掌臂从马步站桩的静态转入动态。然而,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二)的设计则是上下肢全处于动态之中,体现出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功法特色。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二)习惯上称之为第二套功法。它包括弓步桩、虚步桩、丁字托塔、一字桩、童子拜访以及手指扳动功法(二)。 这套功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与强度,在经络的开合上、在内劲的蓄积上、在功力的增长上,更见其特有的色彩。考究的桩架;合理的程序,使人在汗水里分享快乐。 在做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二)之前,必须认真练好; 1.调息(略); 2.三环聚气(略); 3.马步站桩(略)。第一节、弓步桩第二节、虚步桩第三节、丁字托塔第四节、一字桩第五节、童子拜佛第六节、手指扳动功法 第一节、弓步桩 第四跖背侧神经。地五会穴同是临泣穴。足窍阴穴有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有趾背神经。很显然,环跳穴、风市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光明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以及足窍阴穴由于臀大肌、梨状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腱、小腿的腓骨长肌与伸趾长肌,腓骨短肌、伸趾短肌的持续收缩使上述经穴、血管和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从而气血旺盛,周流全身。胆与肝直接相连,互为表里。胆中所藏为清净之汁,胆性刚直,豪装果断。所以素问说:“胆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气功态中,锻炼是少阳胆经,使之传化之腑均盛清净之汁,并且肝气条达。 弓步桩的左腿屈膝致使是少阳胆经放开,经络畅通,我们做了讨论。现在,就右腿蹬直使足少阴肾经气血运行的变化,做初步探讨。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之下,向足心方向斜行,经过涌泉、然谷穴至内踝后的太溪穴处,向下绕行足跟部,经大钟、水泉、照海穴,上行于小腿内侧,经复溜、交信、筑宾穴而至腘窝内侧的阴谷穴处,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入属肾脏,联络膀胱。我们不妨具体解剖足少阴肾经的部分经穴说明弓步桩在调整经络的气血的作用。(一)涌泉穴,在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跖腱膜中。有屈趾短肌腱,屈趾长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足底外侧动脉与胫前动脉吻合的足底弓。布有趾跖侧总神经。(二)然谷穴,在舟状骨结节前下方,外展拇肌中。有足底内侧跗内侧动、静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三)太溪穴、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四)复溜穴,在胫骨后方,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神经分支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前方为胫神经。(五)阴谷穴,屈腱在腘窝横纹内侧,当半肌腱与半膜肌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内侧皮神经。(六)大赫穴,在耻骨上部锥状肌外缘腹肌中。有腹壁下动脉。布有第十二肋下神经前皮支及髂腹下神经。 当弓步桩的左腿半蹲成为左弓步时,大腿肌的股薄肌、内收长肌以及小腿肌的胫骨长肌,伸拇长肌和伸趾长肌的收缩,挤压与刺激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复溜穴、阴谷穴的血管、神经以及足少阴肾经。由于骨骼肌的较持久的收缩,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几乎全部放开,供给肌肉纤维更多的营养。足少阴肾经与其相伴的血管和神经对这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就是经络中气血的旺盛,血液的畅流,神经的兴奋。这就是所说的经络畅通了。肾脏的功能加强,使肾精得到滋养,肾气充足,因此,固肾气,振肾阳。左弓步时,掌臂经气的交流,促使周身气血的通畅。(一)左臂屈肘前伸,使右手的手厥阴心包经中冲穴对准左手的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调整两经脉的经气,(二)左右弓步交替,使左右手的两经穴交互感应,交互引发,与足三阴三阳的经气上下沟通,(三)穿掌功法,增加了对经络与经穴的引发。 【附】 足少阳胆经生理解剖(部分经穴) 童子醪 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布有颚面神经和颚颞神经及面神经的颞额支。 听 会 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及面神经分支。 悬 颅 在颞骨郎颞肌中,有颞浅动脉额支。布有颜面神经颞支。 头临泣 在额骨部额肌中,有眶上动脉。布有眶上神经和颜面神经的颞分支。 凤 池 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分支。 肩 井 在三角肌后缘,有斜方肌,深层为提肩胛肌之间。有颈横动、静脉。布有锁骨上腋神经后支,深层为副神经。 环 跳 在臀大肌、梨状肌上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臂下皮神经=臂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风 市 在闾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膝阳关 在髂颈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皮下有投外侧皮神经末支。 阳陵泉 在腓骨长肌与伸趾长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 光 明 在伸趾长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起势】 1.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图34) 2.两臂从体侧缓缓抬起,翻掌向上。当两臂抬至与正中线构成45角时,在头前上方,前臂内收,十指相对。前臂带动两掌贯气于印堂穴(图35)从抬臂到向印堂穴贯气,用鼻徐徐吸气。 3.两掌沿正中线下压,同时用口呼气。 4.当两掌压至下腹部时,均放在体侧。如此反复3次。 【功法】 1.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呼吸自然。 2.右臂向右侧方举起成侧立掌。当肩臂与正中线构成45角时(图36),掌心向后。同时左手向上穿出,使两掌在胸前交叉,十指向上。右掌心沿左前臂中心线下移,当左掌穿至略高面部时,下移的右掌心在左肘尖下。右掌从肘下向上翻转变俯掌,中指对准左肘曲池穴,使左掌变俯掌,左臂放平,同时左脚向左侧方出步约90厘米,屈膝成左弓步。重心在两脚间但略偏左脚。 3.右手中指沿左前臂向掌侧移动,对准左手合谷穴,距10厘米,停1分钟(图37)。 4.换式:右掌从左手合谷穴移动到左手中指对准右手合谷穴时,使右掌背从左掌下沿前臂尺侧缓慢移动至左肘,翻右掌向上沿前臂移动,同时使右腿向右侧方出步,屈膝成右弓步。此时右掌移动、至左掌指前,翻掌向下,左手中指对准右手合谷穴,距10厘米,停5分钟(图38)。如此完成左右弓步的换式。 【要领】 弓步时,两手呈梯形。 左弓步,左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40,右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10。右掌臂与正前方夹角约45,右脚掌与正前方夹角亦约45。左脚尖内扣,左膝不超过脚尖,右腿蹬直。头部正直,眼视前方。转换弓步时,要保持桩位的高度,左右弓步 要领同。 【收势】 两掌翻转向上,同时后脚上一步,使两脚靠拢。两腿直起。两掌十指相对,缓慢抬起,用鼻吸气,至天突穴,翻掌向下,沿正中线下移,用口呼气,恢复直立体位。反复做3次。 【功理】 弓步桩是“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基本功法之一。它具有强腿固肾的功能。左腿屈膝半蹲成弓步,使大腿股外侧肌与小腿的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收缩,促使足少阳胆经放开,经络畅通。这条经脉始于头沿颈至肩,进入缺盆穴,向下进入胸腔,穿过横隔,联络肝脏,入属胆。沿胁肋下至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环绕阴毛,横行至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下行经凤市、中渎穴至膝关节外侧的膝阳关穴处,经过辨骨小头前下方的阳陵泉穴,直下经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穴后,过外踝至臣墟穴,沿足背经足临泣、地五会,至窍阴穴。我们从生理解剖上看足少阳胆经及其经穴的具体部位,血管、神经的分布,瞳子髎穴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及面神经的颞额支。听会穴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及面神经分支。悬颅穴在颞骨部颞肌中,有颞浅动脉额支。布有颜面神经颞支。头临泣穴在额骨部额肌中。有眶上动脉。布有上神经和颜面神经的颞支分支。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分支。肩井穴在三角肌后缘,有斜方肌,深层为提肩胛肌与冈上肌之间。有颈横动、静脉。布有锁骨上腋神经后支,深层为副神经。环跳穴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风市穴在闾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选股外侧动脉、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膝阳关穴在髂颈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皮下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阳陵泉穴在腓骨长肌与伸趾长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光明穴在伸趾长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悬钟穴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巨墟穴在伸趾短肌起点中。有外踝前动脉分支。布有贮备外侧皮神经之支,腓浅神经之支。足临泣穴有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背侧静脉。布有 悬 钟 有胫前动脉。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丘 墟 在伸趾短肌起点中。有外踝前动脉前支。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之支,腓浅神经之支。足临泣 有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背侧静脉。布有第四趾背侧神经。 第二节、虚步桩 【起势】 同前。 【功法】 1.右掌举向右侧方,成为侧立掌;当右臂与正中线成45角时,掌心向后,沿正中线向下移动,同时左掌心向内成立掌,从腹部沿正中线上穿(图39)。 当两掌交叉时,右掌沿左前臂外侧中心线下移,停在肘尖下。左掌至面部高度时,两掌向下,右臂外展,使两前臂与地面平行,掌指向前成梯形,放松。同时两腿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前出半步,脚掌点地,膝盖略屈;右膝略超过脚尖,形成左虚步桩架(图40)。 2.换式:右腕移至左掌下方。沿左前臂内侧中心线上移,至左肘部翻掌向上绕过肘部,使右外劳宫穴对准左肘小海穴,同时左脚收回,使重心移至左腿,此时右掌继续沿前臂外侧重心线移过左掌,翻掌向下,两掌变梯形,使两前臂平行并与地面平行,同时右脚出半步,右脚掌点地,成右虚步(图41)。 【收势】同前 【要领】 上体保持正直,上实下虚。两前臂平行且与地面平行。左虚步时,左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45;右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00。前后掌错开10厘米。 转换虚部要领同,唯左右相反。 【功理】 虚步桩是“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法之一,它的难度与强度较大,同“马步站桩”、“弓步桩”共同构成“少林内劲一指禅”独具特色的桩架。由此可见,它是练好本门功法的关键之一。受“虚步桩”重心的支配,大小腿后侧肌群强力收缩,沿大小腿后侧走行的足太阳膀胱经伴随开合。现在不妨熟悉一下足太阳膀胱经的循环路线。从内眼角开始,上向额部,交会于头顶,一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其直线,从头顶深入络于脑,出来再顶部分开下行,沿肩胛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进入沿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腰部分支,从腰中向下,夹脊旁,贯通臀部,进入腘窝中。背部另一支、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髂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向下,会合于腘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的外侧(接足少阴肾经)。我们解剖部分经穴来考察肌肉、血管、神经与经络的关系。殷门穴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外侧有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承山穴在腓肠肌二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则为胫神经。飞扬穴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昆仑穴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至阴穴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背外侧皮神经。 当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腘筋膜,小腿后侧的腓肠肌、比目鱼肌、腓肠短肌受“虚步桩”重心作用而收缩时,上述的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飞扬穴、昆仑穴、京骨穴、至阴穴伴随开合。同时考察到,上述经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血管、神经发生生理性的反应,就是增强了膀胱的贮存津液、化水行气的功能。 两掌臂的伸屈,交相穿掌,掌心向下,调动周身经气并采地气;促进经气与自然之气融合。 【附】 足太阳膀胱经生理解剖 晴明 在眶内缘脸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球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的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的眼神神经分支,上方为鼻睫神经。 攒竹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大抒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风门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的内侧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肺腧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膈腧 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肾俞 在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在第二腰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一腰神经的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委中 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承山 在腓肠肌二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则为胫神经。 飞扬 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昆仑 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当腓肠神经行经处。 申脉 有外踝动脉网。当腓肠神经分布处。 金门 第五跖骨基底后方,外展小趾肌上缘。有跖外侧动脉。布有跖外侧神经。 京骨 在外展小趾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至阴 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背外侧皮神经。 第三节、丁字托塔 【起势】 同前。 【功法】 右手掌举至与正中线成45角时,掌指向上,掌心向内向后,沿正中线下移。同时左掌心向内,变立掌,向上穿出(图42)。 两掌交叉后,右掌沿左前臂外侧中心线移至肘部外展,置于腰侧,手指成龙爪状,掌心向下与地面平行。左掌至头左侧方翻掌向上,成龙爪状。同时两腿半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尖点地,置于右脚内侧中心点,形成丁字托塔。 换式时,两掌同时向内,左掌沿正中线下移,右掌沿正中线由左掌心穿过(图43)。 此时左脚落地,右脚提起,脚尖点地,成右丁字步。同时左掌沿右前臂外侧移至肘部,右掌过头部翻掌向上,成龙爪状。左掌向下成龙爪状,置于腰侧。于是完成右丁字托塔(图44)。 【收势】 同前。 【要领】 右脚掌与前方夹角约为10。左脚尖距右脚掌约10厘米,右膝略超出脚尖。左前臂与地面垂直,左掌上托成龙爪状,略高于头。龙爪张开如轻抓物,掌指稍用力,掌心放松;右掌向下,手指松直,距腰侧约10厘米。 头部与身体正直。髂部尽量放松。 虚步桩一般为30分钟。 【功理】 “丁字托塔”的特点是:一、丁字,二、托塔。从“丁字托塔”的功法可以掌握:这个虚步桩的重心偏于右腿,左腿屈膝左脚尖点地置于右腿侧。重点集中于右腿前侧,即足阳明胃经走行的路线。从鼻旁开始,交会鼻根中,向旁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旁,环绕嘴唇,下边交会承浆部,退回沿下颌,出大迎,沿颊车,上耳前,经上关,沿发际,至额颅中部。一支从大迎前向下,经人迎,沿喉咙,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通过横膈,属于胃,络于脾。外行的从缺盆下行,经乳部,向下夹脐旁,进入腹股沟动脉(气冲)部。一支从胃口开始,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回合。向下经髂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下向膝膑中,沿胫骨外侧,下向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分支,从膝下3寸处分开,向下进入大趾缝,出其端(接足太阳髀经)。我们沿这条循行路线,考察下肢经穴在“丁字托塔”功法中的开合情况。(一)髀关穴在股直肌部。深层有旋股外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及神经肌支。(二)伏兔穴在股前外侧,腹直肌腹几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当股外侧皮神经处。(三)阴市穴在股骨前外侧,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神经肌支与前皮支。(四)梁丘穴在腹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腹前皮神经,当股外侧皮神经处。(五)足三里穴在肌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之皮支分布处,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处。(六)丰隆穴在伸趾长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七)解溪穴在伸拇长肌腱和伸趾长肌腱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正当腓浅神经,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八)内庭穴有足背静脉网。当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分为趾背神经分歧处。(九)历兑穴有趾背动脉。布有趾背神经。从生理解剖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丁字托塔”功法使大小腿前群肌收缩便促使上述经穴的血管、神经要发生生理性反应。就是经穴的开合使气血循环加快,以致功力深厚,潜能增加。因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司升清降浊,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这是关于“丁字”的讨论。 二是托塔。在“丁字托塔”功法中,两掌臂经交相引发后,一掌在头上,如龙爪抓物,一掌在体侧,掌心向下,如龙爪抓物。两掌指实心空。劳宫穴放开,一仰面向天,上接天阳,一俯面向地,下接地阴。如此周身聚气,贮存内力,炼气化神,强壮五脏。 【附】 足阳明胃经生理解剖 地 仓 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经末支。 颊 车 在下颌角前方,咬肌中。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下 关 当颧弓下缘,咬肌起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其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皮下有腮腺。 头 维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颧颞神经分支及面神经颞额支。 梁 门 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筋膜。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 关 门 在腹直肌第二腱鞘处,皮下为腹直肌鞘前叶,再下为腹直肌。有腹壁上动脉。布有肋间神经。 滑肉门 在腹直肌中。有腹壁上动脉。布有肋间神经。 天 枢 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 水 道 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十二肋间神经。 归 来 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伏 兔 在役骨前外侧,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