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题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2864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护理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护理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D.相互对立斗争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D.肾精不足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B.失神 C.假神 D.少神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20.急性阑尾炎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时的饮食要求应是( ) A.半流质饮食 B.流质饮食 C.禁食 D.普食21.熟地、当归属( ) A.补阴药 B.补阳药 C.补气药 D.补血药22.参三七、云南白药属( ) A.凉血止血药 B.收敛止血药 C.化瘀止血药 D.温经止血药23.升浮的药物能( ) A.平喘 B.潜阳 C.发汗 D.利尿24.风热咳嗽的代表方是(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泻白散 D.二陈汤25.痰浊头痛的代表方是( ) A.川芎茶调散 B.桑菊饮 C.天麻钩藤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26.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 )食物。 A.辛辣类 B.生冷类 C.油脂类 D.海腥类27.有收涩作用的中药,一般为( )味。 A.甘 B.辛 C.酸 D.苦28.陈皮、木香属( ) A.补气药 B.理气药 C.和解药 D.清热药29.提捏进针法适用于( ) A.肌肉丰厚的部位 B.肌肉浅薄的部位 C.皮肤松弛的部位D.皮肤有皱纹的部位30.在方剂组成中,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七情致病的共同病机是( ) A.津液的运行失常 B.脏腑的功能紊乱 C.经络功能紊乱 D.气血不和 E.阴阳失调2.脾的生理功能是( ) A.主运化 B.主藏血 C.通调水道 D.主统血 E.调节气血运行3.面色萎黄主( )证。 A.气虚 B.血虚 C.脾胃虚弱 D.肝火上炎 E.瘀血4.患者出现镜面舌提示( ) A.气阴两伤 B.胃阴枯竭 C.气血不足 D.胃气将竭 E.阴阳两亏5.哮喘一般护理中,饮食护理的要点是( ) A.饮食宜清淡 B.忌生冷 C.忌海腥发物 D.晚餐不宜食之过多 E.忌辛辣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肝主疏泄表现为调节气血运行,协调消化和_这三方面的功能。2.根据五脏与五体的联系,肾主_。3.六淫和疫疬是_致病因素。4.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因_盛引起的。5.虚实两纲是辨别正气和邪气_的两个纲领。6.腻苔多由_,湿浊上升所致。7.昏迷患儿喂药可用鼻饲或_给药法。8.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_两个方面。9.根据机体情况,有目的地、针对性地选用食物的原则称为_。10.凡能刺激肠道或润滑肠壁而_或刺激肠道引起剧烈腹泻的药叫泻下药。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宗气的形成及功用。 2.风寒证感冒的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 3.给小儿喂服丸、片剂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4.简述石淋患者结石性质属于磷酸钙结石的患者饮食护理要求。 5.何谓肺痨?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风温病邪犯肺卫证的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 2.试述胃痛病人的饮食护理。 3.临床护理中,疼痛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试述胀痛、刺痛和隐痛的临床特点及其成因。 4.试述哮喘的病因病机中,痰气交阻的成因和引起发病的机理。 5.阐述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中医护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756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C 3.B 4.C 5.D 6.C 7.B 8.D 9.C 10.C 11.C 12.B 13.D 14.B 15.C 16.A 17.C 18.D 19.B 20.C 21.D 22.C 23.C 24.A 25.D 26.A 27.C 28.B 29.B 3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DE 2.AD 3.BC 4.BD 5.ABCD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调节情志 2.骨 3.外感 4.邪气 5.盛衰 6.痰湿内盛 7.直肠 8.既病防变 9.食气相投 10.促进排便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功用:助肺呼吸与语音的高低、呼吸的强弱有关,推动血液循环与心搏的强弱及节律、血液的运行有关。 2.答:室内宜偏温,但又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空气侵袭。 汤剂宜热服,服后盖被以助汗出达邪,汗后不可受风。轻感冒者,可服午时茶或用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有散寒、发汗驱邪作用高热无汗者,不可用冷敷,以防毛窍闭塞,邪无从外泄,可饮开水以助汗出,可配合针灸发汗,如风池、大椎、合谷、曲池等穴位。 3.答:必须研成极细粉末用乳汁或米汤调服 4.答:少吃肥肉蛋黄等含磷较多的食品。 5.答:肺痨是由于感染痨虫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主症。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辛凉解表剂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煮沸后再煎五分钟即可,稍凉后饮服。 药后以汗出脉静为佳,若汗出过多,需更换衣服,切勿受凉,以防复感。 若汗出热不降,且继续增高,有病邪传入气分的可能,应密切观察。 有高热而伴有恶寒者,不宜用冷敷降温,避免邪气内闭,由卫入气。 2.答:按时进食,勿过饥过饱或过冷过热。 痛剧或兼呕吐时,应暂禁食。 痛缓后逐渐进半流饮食,少食多餐。 忌烟酒、辛辣、油腻、生冷硬固食物。 3.答:临床疼痛常见胀痛、刺痛和隐痛三种。 胀痛的特点是胀重痛轻,部位不定,嗳气或矢气后减轻,多由气滞所致。 刺痛的特点是疼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多由瘀血所致。 隐痛的特点是疼痛不剧,但绵绵不休,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所致。 4.答:哮喘的病因病机中,痰气交阻的成因主要是由于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内蕴而致痰湿内蕴,使肺的气机不利,升多降少痰气交阻肺气上逆而形成哮喘。 5.答:饮食适量,过饥过饱均可导致疾病。 软硬、冷暖相宜。 饮食清洁。 定时进餐。 因证制宜,根据病人的体质、证候性质,有针对性地指导用食。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