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2848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网络结构 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形态结构特点:没有根、叶、茎的分化1、藻类植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与人类的关系:鱼的饵料、食用、药用生活环境:阴湿的陆上2、苔藓植物 形态结构特点:有茎和叶,但没有根。茎叶中无输导组织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活环境:潮湿的陆上形态结构特点:有根、叶、茎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3、蕨类植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优质的绿肥和饲料、观赏 生活环境:干旱的陆上裸子植物 4、种子植物 特征:种子祼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 生活环境:陆生、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是最高等的植物 特征: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种皮:起保护作用 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被子植物 胚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两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的结构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玉米种子的结构 胚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一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两者结构的异同 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肥厚 ; 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不肥厚课标考点解读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们分布广泛,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本章主要介绍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经典例题剖析例1、卷柏和桃子的共同特征是( )A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B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C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解析:卷柏是蕨类植物,它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桃子是被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根茎叶发达,用种子繁殖后代。本题考查学生对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的理解。答案:C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缸里的水如果长期不换会变绿,是因为水中有大量苔藓植物生长B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C银杏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D苔藓植物密植的植株间隙能蓄积大量的水分,所以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解析: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银杏是裸子植物,种子祼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靠叶来吸水,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对保持水土有一定的作用。本题考察了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裸子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三个知识点。答案:D例3、下列关于苹果和松树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产生种子 B.根、茎、叶都很发达C受精过程都脱离了水 D.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解析:苹果和松树都能产生种子,根叶茎都发达,受精都脱离了水的限制,但苹果是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松树是祼子植物,种子祼露,外面无果皮包被着。本题考察学生对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征的理解。答案:D例4、人们食用的豆制品,主要是由大豆种子的哪一部分加工而成的?( )A胚 B胚乳 C胚轴 D子叶解析:大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人们食用的豆制品,是食用大豆种子里的营养物质,所以应是从子叶中加工成的。本题考察学生对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的理解。答案:D预测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在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可以看到,子叶是连接在什么结构上的(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乳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 )。A.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B.用孢子繁殖C.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3、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这是因为( )。A.苔藓植物是低等植物 B.叶只有一层细胞,对有害气体敏感C.一旦干燥,植物便会死亡 D.假根容易吸收有害物质。4、下列哪项不属于现存蕨类植物的重要意义( )A.食用 B.药用 C.绿化、观赏 D.形成煤炭5、下列各组生物中,两种生物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一组是( )A.葫芦藓、铁线蕨 B.马尾藻、马尾松 C.卷柏、侧柏 D.水绵、水稻6、一海员落难逃到了一个孤岛上,没有食物,他就从浅海中捞取下列哪些藻类植物充饥( )A.满江红和裙带菜 B.水绵和衣藻 C.贯众和石莼 D.海带和紫菜7、在一个以燃煤供暖的大城市附近,苔藓不能生长,因为大气被哪种物质污染?(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氮 D.二氧化硫8、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无根、茎、叶 B.用种子繁殖 C.用孢子繁殖 D.有根、茎、叶9、下列哪种植物的叶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 )A.葫芦藓 B.海带 C.天竺葵 D.水绵10、下列各项有关藻类植物说法错误的是(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叶的蒸腾作用比较旺盛B.藻类植物繁殖时产生大量的孢子C.海带等大型的藻类植物具有根状物结构,能固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D.大气中的氧气约90%是来自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11、下列关于果实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无关的是( )A.核桃的外层果皮肉质,内层果皮非常坚硬,要用锤子才能敲开B.槭、杨、柳等果实表面有翅或毛,能够随风飘扬C.苍耳、鬼针草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或黏液,能够黏附在动物的体表D.番茄、西瓜等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动物喜欢以之为食12、菜豆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原因是( )A.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B.胚受种皮的保护C.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D.胚内贮存着营养物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的共同之处是都有种皮和胚B.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组成C.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D.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乳,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种子植物都能结果实和种子 B.苔藓植物有茎叶和假根C.藻类植物没有根叶茎的分化 D.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15、从发育过程来看,被子植物的茎来自(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二、非选择题16、下图所示的是几类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植物,这类植物的_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等器官的分化,这类植物生活在_的环境中,是因为其生殖过程_。(3)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_,(填序号)在种子的结构中表层是_,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_,种子是生殖_。(4)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是_,(填序号)孢子是生殖_,只有散落在_的环境中才能萌发,而种子在比较_的地方也能萌发,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_。(5)具有根叶茎的植物有_。(填序号)(6)最高等的植物是_。(填序号)这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_包被着,果实常有适于_的特点,因此它是适应性_,分布_的一类植物。17、下图中的甲和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1)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_(填字母),F起着_作用。(2)图乙中C的作用是_和_,A、B、C中都有_组织,能运输_、_和_。(3)乙类植物中的_、_等可供药用,_是一种优质的绿肥和饲料。_的嫩叶可以食用,_可供观赏。18、下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的结构1是 ,相对应玉米种子结构图的 ; 2是 ,对应玉米种子的 ,4是 ,对应玉米种子的 , 5是 ,对应玉米种子的 (2)玉米种子的_和_愈合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常见的玉米种子应是_。二、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网络结构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条件1、种子的萌发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有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过程:吸水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幼根的生长 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芽轴:发育成茎2、植株的生长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花柄:连接茎和花 花托:着生花的各部分 花萼: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被 花的结构 花冠: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艳丽的花冠招引昆虫 花丝:支持花药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 花蕊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雌蕊 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 子房:内生胚珠 概念:花粉从花药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3、开花和结果传粉 昆虫传粉 方式 风力传粉 传粉和受精 人工辅助授粉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现象受精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极核和卵细胞融合的现象 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受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柱头、花柱:凋落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胚珠 受精卵 胚 种子 受精极核 胚乳课标考点解读被子植物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们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因此了解这类植物的生命周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章的具体要求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通过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训练学生设置对照实验的能力;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来训练学生抽样检测的能力;通过探究“根什么地方长得最快”来训练测量的方法。在培养探究能力的同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经典题例剖析例1、将颗粒完整的饱满的同样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组先发芽 B.乙组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解析: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能量来自种子本身贮存的养料分解释放的。颗粒完整的同样的种子,所含的养料同样多,因此当环境条件相同时,它们同时萌发。本题考察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的理解。答案:C例2、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其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A.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 B.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C.子房、胚珠、受精卵 D.子房、珠被、受精卵解析:一个花生是个果实,其中“麻屋子”是果皮,“红帐子”是种皮,“白胖子”是胚。它们分别由子房壁、珠被、受精卵发育来的。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麻屋子”、“红帐子”、 “白胖子”各是果实的哪一部分,考察学生对子房各部分发育情况的理解。答案:B例3、取两粒菜豆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其萌发,等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切去其中一株的根尖,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再生长,另一株的幼根却生长得很快,这是由于根尖中( )A.根冠和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和成熟区细胞分化的缘故C.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不断生长的缘故 D.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缘故解析:根尖的四部分中,与根的生长有关系的是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根冠起保护作用,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本题考察学生对根的生长的理解。答案:D例4、“椿树蓬头浸谷种”,这句谚语强调了下列哪一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A.适宜的温度 B.足够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阳光解析:春季气温回升以后,椿树开始发芽长叶,这时正是播种的时节,强调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本题考察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理解。答案:A例5、一朵桃花的某一结构被虫吃掉,这朵花结不出桃子,这一结构是( ) A.花萼 B.花冠 C.雌蕊 D.雄蕊解析:在形成果实和种子以前,必须完成的两个过程是传粉和受精。桃花是异花传粉植物,一朵花失去雄蕊,不影响传粉,但如果失去雌蕊,传粉与受精便不能完成。本题考察学生对对传粉和受精概念的理解。答案:C装置甲乙空气充足充足温度230水分潮湿潮湿发芽情况46粒0例6、右面是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某一环境条件的实验。各随机取50粒菜豆种子,放在如下要求的环境中,数日后萌发的情况如下表:(1)该实验可以证明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其中实验组是_,对照组是_。(2)甲组中有四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3)如果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对照实验?_解析:在探究实验中,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控制单一变量是个难点问题。要探究什么问题,什么条件就是变量,其它条件应完全相同。对照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答案:(1)适宜的温度 ,乙,甲(2)胚已损坏或死亡(3)设置丙丁两组实验,丙组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丁组放在干燥的环境中,温度都是23,空气都是充足。预测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中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萌发的是( )2、下列蔬菜中需要含氮无机盐较多的是( )A.花生 B.番茄 C.马铃薯 D.白菜3、能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 )A.花药和花柱 B.花粉和子房 C.花粉管和胚珠 D.花粉和胚珠4、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的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5、在一个苹果中有七个发育成熟的种子,在它受精时最少需要的花粉和精子的数目是( )A. 7 7 B.7 14 C.14 7 D .14 146、用黄豆生豆芽,千克的黄豆可生千克黄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是( ).逐渐增多 .逐渐减少 .不变 .先减少后增多7、在5块马铃薯、5个小麦粒、5个辣椒、5粒大米、5个桃、5个葵花籽、5个花生米中共有几个完整的果实?( )A.10 B.20 C.30 D.358、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A.受精卵胚乳植株 B.受精卵胚植株C.胚胚乳植株 D.胚乳胚植株9、将萌发的玉米幼苗从土壤中拔出,可以发现种子变空瘪了,其原因是( )A.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被胚萌发吸收了 B.种子腐烂的结果C.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被细菌分解了 D.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到土壤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是由子房发育成的B.能榨出花生油的部分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成的C.去掉一朵桃花的花柱,这朵花仍能结出果实D.豆芽的可食用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11、柳树无花被,但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了( )A.柳树的花只有雌蕊 B.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C.柳树的花只有雄蕊 D.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12、玉米开花时,如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上就会有缺粒现象,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 ) A.雨水多,气温低,花粉不能正常形成 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粉C.因为连绵的阴雨,昆虫不能正常传粉 D.因为连绵的阴雨,影响了正常开花13、一玉米植株茎杆软弱,叶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有焦枯,此症状说明玉米缺少的无机盐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硼肥14、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 )A.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B.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 C.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D.根冠有保护作用15、枝芽生长点的作用( )A.长出侧芽 B.长出幼叶 C.使芽轴不断伸长 D.发育成茎二、非选择题1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花盆菜豆放置环境温度水1号100粒光照20适量2号100粒暗室20不适量(1)以上实验能否证明光照对菜豆种子发芽的影响?_(2)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_(3)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由_供给。(4)菜豆种子的胚是由_发育来的,胚中的胚芽发育成幼苗的_。17、下图是子房纵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4叫 ,是 进入 的地方。(2)传粉受精后,发育成种皮的是 , 发育成果皮的是 。(3)受精的过程是,花粉管里的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 融合,形成 ;另一个精子与 融合,形成 。这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中特有的 现象。(4)桃子是 发育而成的,而可食用的部分是由 发育成的。桃仁是由 发育而成的。18、分析下面实验装置并回答问题:(1)该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2)装置细玻璃管的目的是 。(3)实验装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19、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双受精以后,花的各部分会逐渐发生变化,据下图回答问题:(1)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 。花属于植物体的 器官。(2)花中3指的是 ,由它发育成的4是 。(3)3的里面有1胚珠,由它发育成的2是 。20、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叶、叶芽的纵切、种子结构、子房的纵剖面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甲图中的1是由乙图中的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发育来的;甲图中的2是由乙图中的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发育来的。丙图中的11 是由丁图中的 受精后发育而成的。(2)如果将甲图中的3结构取下进行纵切,观察,那么该结构的纵剖面图与 相似。(3)如果将甲图中的2进行横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在木质部中有 ,作用是运输 和 ,在韧皮部中有 ,作用是运输 。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网络结构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原因 水保持植物直立的姿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降水量大的地方,植被茂密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 吸水成熟区的特点:生有大量根毛,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积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途径:木质部的导管水分的运输 方向:自下而上 树皮:韧皮部中有筛管,输导有机物 茎的结构 形成层:细胞能分裂(木本植物有此结构) 木质部: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 表皮(上、下表皮)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重要结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蒸腾作用 主要部位:叶片 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意义 促进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促进对水的吸收 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保持水土 课标考点解读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因此保护森林和植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重点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水对植被的影响,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及特点,水运输的途径,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解读数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典型例题剖析例1、把发蔫的菠菜泡在清水中,菠菜又重新挺起来,这说明(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水是溶解和运输物质的溶剂C.水能保持植物体固有的姿态 D.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解析:植物体内只有水分充足时,才能保持挺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本题没有数据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没有说明水是如何作为溶剂来溶解无机盐的。本题考察学生对植物需水原因的分析和理解。答案:C例2、下图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解析:根尖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表皮细胞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面积。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识图的能力。答案:A例3、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 )A.正值农闲时节 B.土壤松散 C.雨水较多 D.叶没长出,蒸腾作用很弱解析:移栽植物时,会损伤幼根和根毛,降低根吸水的能力,因此,要使移栽植物成活率高,必须降低其蒸腾作用。植树节选在3月12日,是因为这时叶还没有长出,蒸腾作用弱。本题考察学生对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的理解。答案:D例4、不属于蒸腾作用应用的是( )A.在阴天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后的植物去掉部分枝叶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 D.夏天早、晚给植物浇水解析: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成活率,要降低蒸腾作用。在光照较弱时移栽、移栽后遮阴、去掉部分叶,这些措施都可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所以都是对蒸腾作用的应用。但给植物浇水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分,这不是对蒸腾作用的应用。本题考察学生对蒸腾作用应用的理解。答案:D例5、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B.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C.绿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到地下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量解析: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循环,从而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也有利于水土保持。本题考察学生对绿色植物促进水循环的理解。答案:A预测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草本植物一般不能长得很粗,其原因是( )A.茎内无木质部 B.茎内导管、筛管不发达C.茎内无形成层 D.茎内韧皮部不发达2、深秋,落叶树的叶片大部分落下后,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向树干上部运输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C.植物细胞渗透压降低 D.大部分导管阻塞3、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 )A.迅速地切割 B.缓慢地切下 C.迅速地来回切割 D.缓慢地来回切割4、某同学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出现萎蔫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对新环境不适应 B.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C.损伤了根冠 D.折断了伸长区5、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6、有人统计过,一平方毫米蓖麻叶子的栅栏组织中,含有叶绿素430000个,而海绵组织中仅含有叶绿素93000个,这个材料能说明( )A.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深些B.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浅些C.叶子两面的绿色深浅一样 D.叶子的颜色是绿色7、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塑料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O2和C02可以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则该薄膜适用的情况是 ( ) A.连续降雨时 B.秋末落叶后 C.低温环境中 D.炎热夏季的强光下8、下列哪种物质不会从气孔进出?(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9、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 )A.细胞形状不一样 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 D.两者都无叶绿体10、下列哪一项不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A.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降低叶表面的温度C.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D.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1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会从断面上渗出无色的液滴,这是从什么地方渗出来的?( )A.木质部的筛管 B.韧皮部的导管 C.木质部的导管 D.韧皮部的筛管12、绿色植物在结果期吸收的水,主要用来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13、右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A.左侧向上移动 B.右侧向上移动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判断14、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15、在小树上拴铁丝,天长日久会形成节瘤,是由于( )被破坏。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表皮二、非选择题16、某同学设计了右面的试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的枝条保留全部叶片,丙装置的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只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后回答问题:(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 实验,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 ;另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 。(2)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_ 。17、一段带叶的枝条,放到滴有几滴红墨水的锥形瓶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看到叶脉微红时,把这段枝条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请问:(1)茎的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2)在染红的部分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_ _ 向 运输的。叶脉也被染红了,说明叶脉也有_的作用。18、下图从左到右是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均放入相同的培养液后各放入一支杨树枝条(它们的叶数、大小相同),并做如下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开始时调整它们的重量一致,每3小时记录装置的重量。(水的蒸发忽略不计)A.甲叶片不处理 B. 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C.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 D.丁叶片上、下表皮涂上凡士林4个装置的变化分别是: 重量基本不变的是 ,重量降低最快的是 ,5小时后4支试管的重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此试验证明该植物叶的气孔的分布是 。19、右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右表计算单位:米3/公顷)发育期天数需水总量返青期29635拔节期23876抽穗期20956灌浆期3111921、小麦的需水总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是_。2、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3、据每天需水量绘制直方图 。 根据直方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_ 。4、植物的吸水与根尖有关,根尖自下而上的结构依次是 、 、 、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四、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网络结构 时间:一昼夜 暗处理:目的: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片遮光:对照实验用酒精,隔水加热,避免酒精燃烧溶解叶绿素: 步骤脱去叶绿素后,叶片变为黄白色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酒精、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染色:向叶片滴加碘液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碘液现象: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结论: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实质 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光合作用的意义 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细胞的组成成分中,主要是有机物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种子、根、茎中也含有大量有机物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演示实验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表达式: 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 呼吸作用的意义 少部分作为热能释放 呼吸作用的应用:及时排涝,中耕松土,粮食晒干入仓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课标考点解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作用,对植物本身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本章知识是全书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重点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典例题剖析例1、某同学于6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的探究:从上午8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等摘取了4片叶子(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 )A.甲叶 B.乙叶 C.丙叶 D.丁叶解析: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但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在进行。甲叶在早晨8点取得,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多,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它的蓝色最浅,丙叶在傍晚18点取得,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它的蓝色最深。本题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理解。答案:C例2、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将叶的主叶脉切断,然后一切均按规范操作,发现叶片末端遇到碘液未变蓝色,原因是( )A.叶片未遮光 B.缺水,无法生成淀粉 C.气孔不能关闭 D.叶片细胞无法生存解析: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是靠叶脉运输的,如果把主叶脉切断,那么叶的末端得不到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淀粉生成。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水分,验证的是:水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考察的是学生对设计对照实验的理解。答案:B例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动力分别是( )A.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由低处向高处流,这是蒸腾作用产生的巨大拉力,而有机物的运输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些能量就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本题考察学生对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意义的理解。答案:C例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人才有呼吸作用 B.只有植物才有呼吸作用C.人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D.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人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能量,所以都有呼吸作用,且都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本题考察学生对呼吸作用实质的理解。答案:C例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和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A.和 B.和 C.和 D.和 解析:在探究实验中,研究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变量。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则变量应为光,选用的实验组合应为;若要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则变量就是绿色植物,选用的实验组合应为。本题考察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答案:B例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降低呼吸作用的是( )A.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粮食晒干后储存C.冰箱贮存蔬菜保鲜 D.温室栽培植物时夜间适当降温解析:蔬菜保鲜和储存粮食是想办法降低其呼吸作用,这样保存下来的有机物多;温室栽培植物夜间适当降温,可降低其呼吸作用,有利于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而中耕松土,及时排涝,是为了增加根的呼吸作用,保证植物能更好地生长。本题考察学生对呼吸作用应用的理解。答案:A预测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某学生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适时地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B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 C有利于根的生长 D有利于光合作用3、某同学在光下的一株植物上摘下一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漂洗后,用碘液染色,叶子呈蓝色,他可以得出结论是( )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 B.叶子进行了光合作用 C.叶子含有淀粉 D.缺乏对照组,什么结论也得不出4、A、B、C、D四位同学到张爷爷家作客,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C.萝卜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D.萝卜、冬瓜、藕原材料主要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5、我们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 )。A有机物的分解 B食物中的能量 C太阳光 D叶绿体6、下列哪种条件下,大棚栽培的番茄有利于增产?( ) A日温26,夜温15 B. 昼夜恒温在26 C. 日温15, 夜温26 D. 昼夜恒温在157、若将绿藻放在下列四种环境中培养,河流湖泊60米的海水中1000米的深海中,将全死亡的绿藻是( )A. B. C. D.8、水淹后的植物却表现出缺水症状,原因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太强B.根部缺氧,呼吸作用下降,吸水力下降C.水太多,把部分根泡烂了,吸水力下降D.水溶液浓度太小,影响了根对水的吸收9、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体和光C.水和光 D.水和叶绿体10、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将一棵柳树幼苗栽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