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504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47分)1. (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甲文】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文】 冰雪文序张岱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注释】若:像。 特:只不过。恣:放纵,任凭。挹(y):舀。奚(x):什么。(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不见曦月每至晴初霜旦 作之者固难无不藉此冰雪之气 (2)请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4)【甲文】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 (12分)比较阅读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_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足兵 兵_民信之矣 信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注】:益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1)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至 舍 四 支 僵 劲 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拥 覆 久 而 乃 和。(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负箧曳屣_以中有足乐者_乃时吞纸以实腹_卒成学士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嗜学,家贫无资,(4)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5)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遂用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 . 解狐非子之仇邪/门人弟子填其室C . 国人称善焉/不以千里称也D . 孔子闻之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5.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盍:何不。迨:等到。炯:明显(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王生益愠/人不知而不愠B . 王生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 莫逾自厌/学而不厌D . 李生故寻王生/温故而知新(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3)从全文看,李生要告诉王生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 6.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或旦而不鸣 皆足取祸也 (2)用“ / ”给下面句子断三处。未 可 言 而 言 与 可 言 而 不 言 皆 足 取 祸 也 故 书 之 以 为 言 默 戒。(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用原文回答)(5)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7. (12分)阅读袁枚的黄生借书说(节选),完成各小题。书非借不能读也。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注】庋gu藏:收藏(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摩玩之不已_ 姑俟异日观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不得而见之矣A . 何陋之有B . 马之千里者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 . 唐人尚未盛为之(3)请根据要求,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4)翻译下列句子。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5)选文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公输(节选)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胡不见我于王_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表明公输盘虽然在道义上被墨子折服,但仍不肯放弃攻宋,而是借楚王来威压墨子。B . 说服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也是先让其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进而让对方说出自己想要的话,最后迫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放弃。C . 墨子止楚攻宋的成功,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仅要有口才和谋略,更要有实力。D . 墨子在与楚王的第一次谈话中,一连用了三个对比,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仅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还使他醒悟到攻宋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愚蠢的。9.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节选自宋史)【注】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箧(qi):书柜、书箱。薨(h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段2处)。既 薨 家 人 发 箧 视 之 则 论 语 二 十 篇 也。(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学而时习之 普少习吏事B . 可以为师矣 及为相C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读之竟日D . 可以为师矣 太祖常劝以读书(3)翻译下面的句子。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4)乙文中写赵普万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 10. (15分)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不见曦月_ 沿溯阻绝_虽乘奔御风_ 属引凄异_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三峡七百里中B . 相与/步于中庭C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 . 虽乘奔/御风(3)翻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4)作者写三峡的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氛围?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47分)1-1、1-2、1-3、1-4、2-1、2-2、3-1、3-2、3-3、3-4、3-5、4-1、4-2、4-3、5-1、5-2、5-3、6-1、6-2、6-3、6-4、6-5、7-1、7-2、7-3、7-4、7-5、8-1、8-2、8-3、9-1、9-2、9-3、9-4、10-1、10-2、10-3、10-4、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