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9060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绮丽(q) 窥伺(c) 涟漪(y) 相形见绌(zhu)B . 荒谬(ni) 拮据(ji) 阴霾(mi) 义愤填膺(yn)C . 沉湎(min) 告罄(qn) 羸弱(li) 根深蒂固(d)D . 恣睢(su) 嗔视(zhn) 冗杂(rn) 叱咤风云(ch)2. (2分)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 ( )A . 狼籍 水波粼粼 锋芒必露 鳞次栉比B . 旁骛 充耳不闻 翻来覆去 莫衷一是C . 媲美 姗姗来迟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D . 蓦然 荒草凄凄 一视同仁 一反即往3. (2分)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B .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C . 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D .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国际旅游岛”改善了海南的知名度。B . 他踌躇了一会,决定终于还是自己送我去。C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D . 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作出了同意张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5.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安不忘危,_。(2)奇文共欣赏,_。(3)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4)学而不思则罔,_。(5)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6)浮光跃金,_。(7)饮酒中表现陶渊明高尚生活情致,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是_, 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6. (5分)为什么说陕西苏区吴起镇工人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 (3分)某同学制作的论语书签还未完成,请你将对应的语句摘录在书签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父母唯其疾之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_;义:_;智: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 . 衡阳雁去B . 四面边声C . 长烟落日D . 孤城紧闭(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 .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C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D .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B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C . 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9. (21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 , 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 ,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注】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o),字季常。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矍(ju) 然:惊奇注视的样子。(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遂至承天寺_相与步于中庭_适见焉_余告之故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4)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10.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红书包秦文君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一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注打烊(yng):关门停止营业。旖旎(y n):柔和美好。(1)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 捂着眼凑近着退远点B . 凑近着捂着眼退远点C . 凑近着退远点捂着眼D . 退远点捂着眼凑近着(3)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我找到卖后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4)文中画线句子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修改前:晚上,妈妈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修改后: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5)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那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11.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指路的男孩儿香港屯门有一条轻铁,沿途一边是街道,一边是山坡绿地。站台是敞开的,有车费刷卡机供乘客自己刷卡。站在月台上看闲花野草,看楼宇路人,一会儿有电车驶来,路轨的震荡声在高远的天空下传得很远,感觉很悠闲。与朋友搭轻铁去天水围,在月台上,我遇到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那是一个胖胖的男孩儿,穿一条肥大的短裤,颈上挂着八达通卡,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乐器盒,肩上的布袋里想必就是乐谱了,应是星期六去上琴课或下琴课回家。看他神情严肃、身负要务的样子很有趣,我们便指指他的盒子问:“双簧管?”又问:“单簧管?”他先是绷着,后来绷不住了,鼓鼓的脸颊上露出了笑容。我们第三遍问:“小提琴?”他用劲点了一下头,猜对了。他不说话,只是笑。于是我们就唱起一段小提琴基础课程开塞练习曲,与他套近乎。他还是笑笑,不说话。但与我们之间似乎有了些默契。车快到了,我看向站牌。情形比预想的复杂,同一站台上有多条不同路线,而我们要去的天水围似乎不在任何一条路线上。于是招呼新认识的小朋友请他指点。他默想了片刻,胖胖的手指头在路线图上指定一个点,说明我们应乘的那路车;手指头沿着路线图上的线爬行一段后停下了,表示我们抵达的地方;停了一会儿,他的手指头又跳到另一条路线上,意思是要换车;然后手指头迅速爬行直至天水围,停下,说明到了目的地。指点完毕,他便走开,与我们保持一段距离。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是同一路车。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看见我们后又立即回过头去看前边人的背脊。到了他指定的换车站,原来是个枢纽大站,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我们顺着他的指点走了几步,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转身奔来。他努力交替着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避免磕碰,十分吃力,肩上的布袋也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身子。我们不由得停下脚步。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再次强调地指点,让我们明白走错了。最后他引领着我们走到正确的站台,然后还是站在一段距离以外。车站月台熙来攘往,他与我们就像茫茫人海中的相遇或相知,聚散无常的样子。等到驶往天水围的轻铁靠站,小男孩看我们上了车,才放心离去。从他手提的小提琴看,小男孩儿不会超过十岁的年龄。从头至尾,他基本没有说话,可能是怕我们听不懂他的粤语吧,也可能是怕我们笑话他的普通话。那极少极关键的几个字,他都是用英语说的。唯有那开塞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为我们作了沟通,让我们在这人世间萍水结交。(1)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同时候车,月台偶遇_准确乘车,放心离开。(2)开头一段描写香港屯门的轻铁站有什么作用? (3)赏析画线的句子。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看见我们后又立即回过头去看前边人的背脊。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转身奔来。他努力交替着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避免磕碰,十分吃力,肩上的布袋也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身子。(4)结尾又提到开塞练习曲,有什么作用? (5)这个孩子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作文题目:我和_换身份要求: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补全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5-1、5-2、5-3、5-4、5-5、5-6、5-7、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6-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1、8-2、8-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9-1、9-2、9-3、9-4、9-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