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81329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谷物酿酒B . 纺纱织布C . 烧制瓷器D . 治炼青铜2. (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 食盐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C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3. (2分)通过分析下列实验或现象,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 .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 .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 . 图中煤炉里煤炭上方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4. (2分)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B . 加热液体C . 称量固体质量D . 测溶液的 pH5. (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做法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门捷列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B .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 防止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D . 发现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7. (2分)下面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氧气中点燃硫粉,产生蓝紫色火焰B . 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逐渐变蓝C . 将水加到生石灰中温度降低D . 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的白雾8. (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锌B . 硫酸铜C . C60D . 金刚石9. (2分)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蒸馏水、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剩余固体B . 高锰酸钾、双氧水C . 自来水、氧气和臭氧的混合体D . 矿泉水、冰水混合物10. (2分)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B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C鉴别纯羊毛和人造毛取样灼烧,闻气味D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A . AB . BC . CD . D11. (2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代表A分子,“ ”代表B分子,“ ”代表C分子)A .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单质B . 该反应中 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2C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1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B .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 D .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 和CuO对 分解的影响14.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B .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 . 用滴管取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15. (2分)在安庆市人民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过程中,一部分建筑修复用上了仿古砖。下列仿古砖制作工艺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和泥B . 印坯C . 晒坯D . 炉烧二、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16. (2分)下列描述中_是物理变化,_是化学变化,_是物理性质,_是化学性质,用途的是_(填序号) A.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B.酒精燃烧; C.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将纸片撕碎 E.氦气可用于飞艇17. (4分)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772年,英国科学家普利特里将铜与稀硝酸作用,得到一种微溶于水的无色气体,该气体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空气混合后,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黄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_;_。(写两点即可) (2)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18. (1分)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_焰加热;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_(选填“口”或“底部”)夹上、取下。 三、 实验题 (共4题;共9分)19. (1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氧气有很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_等。 (2)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填序号)。 产物无污染 不需加热 需加热 生成物只有氧气(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 (4)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_(填字母)装置;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_,其作用是_;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查装置的_性。 (5)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 (6)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最科学的判断依据是_(填序号)。 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依据老师的观点 依据实验事实(7)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_。 20. (3分)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一)加热氯酸钾 (二)加热高锰酸钾 (三)分解过氧化氢。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 (2)如图装置A正在制取氧气,则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上述三种方法中的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的目的是_; (3)实验室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顺序是_;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熄灭酒精灯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A . B . C . D . (4)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操作是_; (5)从环保、节能、操作简单的角度分析,制取氧气时最好选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_。 21. (4分)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很快熄灭了。 (1)【猜想与假设】对呼出气体的成分,某同学提出了下列观点: A认为是二氧化碳B认为是氮气C认为_(2)【查阅资料】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也没有可燃性,不会与石灰水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弄清它的真实成分,该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步骤与内容实验现象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立在装有足量_试剂的水槽中, 并在液面下拿开玻璃片出现浑浊,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改变把步骤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内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木条很快熄灭(3)能否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原因是_。 【结论】综上所述,你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22. (1分)我们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并到实验室体验了化学实验的奇妙与乐趣,请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上图中的_(填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要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若要验证制取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_中,观察到_则证明制得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16-1、17-1、17-2、18-1、三、 实验题 (共4题;共9分)19-1、19-2、19-3、19-4、19-5、19-6、19-7、20-1、20-2、20-3、20-4、20-5、21-1、21-2、21-3、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