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1013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植树节这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C通过节能降耗,工厂的生产成本下降了一倍。D有人利用震灾哄抬物价,制造伪劣产品,对此不法行为我们应给予严厉打击。2 .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晓雾将歇(消散)鸢飞戾天者(叫)B夕日欲颓(坠落)不以疾也(快)皆生寒树(寒冷的树)C清荣峻茂(茂盛)乘奔御风(飞奔)哀转久绝(极点)D四时俱备(都)良多趣味(甚,很)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3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他凭借丰富的阅历,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地理老师。B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C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D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4 . 下列各选项说话得体的一句是( )A敬请您担任我社团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B明日乔迁之喜,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C数百里外寄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D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每一片土地都在酝ning(_)一个季节的故事。在这个色彩斑ln(_) 的季节里zh(_)足,你会忘记流年。这里有ng(_)然暖和的绿色,有圣洁静m(_)的白色,有热情活力的红色,有高贵富有的黄色,有辽阔博大的蓝色而我要讲述的故事,却为颜色涂抹上更深的y(_)意。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各题点燃一个冬天游 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6 . 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早上: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7 . 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的好女人。8 . 任选文 中(A)(B)一处划线句作赏析(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等赏析)9 . 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_深层含义:_(题文)高山流水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山,并没请谁来!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10 . (小题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分)11 . (小题2)根据到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无精打采。12 . (小题3)第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13 . (小题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14 . (小题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2分)15 . (小题6)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3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义犬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注释】潞安:县名。 郡关:州府。 及扫腰橐:扫,清理。橐,钱袋。冲衢:交通要道。16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犬始奔去(_) 金亡其半(_)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18 .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3)从陋室铭中“_,_”一句可以看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4)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如果用一句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诗,来表达对他的赞赏之情,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六、诗歌鉴赏霁夜孔平仲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书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释)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寂历:寂静,冷清。南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20 .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从窗栊透入室内的明亮夜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因戍墙铃响而梦醒。B颔联先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然后再写眼前“淡月笼云”的夏夜景色。C颈联先写雨前秋风扫落叶,再写雨霁萤火虫横飞。D尾联由夜推想到朝,想象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21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视觉方面的朦胧月色,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之铃的铃声与之映衬,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颔联实写眼前“淡月笼云”的清寂的霁夜之景,虚写之前的狂风暴雨,这就构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C颈联里秋声堕叶的听觉静态和月夜飞莹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欣悦的意趣。D全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七、名著阅读22 . 阅读下面选自名著中的语段,按要求作答。“你上哪儿?”老程问。“人和厂子,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这一句话说尽了祥子心中的委屈,羞愧,与无可奈何。他没别的办法,只好去投降!一切的路都封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虎妞。他顾体面,要强,忠实,义气;都没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因为哪两件事导致了祥子的“投降”?请分别用一句话简述。八、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株三叶草正在奋力生长它的旁边,是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三叶草仰望着它,心生羡慕:“啊,你真伟岸呀!我真希望能长得与你一样高大。”大树俯视着它:“伟岸本就是我的名字。”它的另一边,一株狗尾草也在奋力生长,并慢慢地超过了它,它对狗尾草很是愤然:“你凭什么比我长得更高呀?”狗尾草沉默不语,仍奋力生长。秋天到了,三叶草和狗尾草都日渐枯萎,大树依然伟岸。这时,三叶草对狗尾草叹道:“你虽然比我长得高,但我们的命运却一样。”狗尾草说:“不,我明年依然会比你长得更高!”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文言文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