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953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方”是古代计量面积用语,一般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和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B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孙权劝学和唐雎不辱使命均选自战国策。D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目式,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2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京张高铁在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智能化将贯穿建设和运营的始终。B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在去年七月设计完成,十月部件陆续开始到货,今年三月进入总装阶段。2020年它将完成试验、投入使用,创造新的“中国深度”。C中国已成为全球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源于中国的绿色技术正在造福更多国家。D我们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发展现代农业,将科技融入粮食生产中,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粮食不仅要让中国人吃饱,更要让中国人吃好!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_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_“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_促织_,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_A,;。B。;“” 。C,?D。;“”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B10月1日,嗨花弄全新开放,从高处纵目四望,绿草茵茵,花波荡漾,美不胜收。C作家曹文轩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D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5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巢穴(xu)衣冠(gun)扣人心弦(xun)B粗犷(gung)脑髓(su)称心如意(chn)C坎坷(k)负载(zi)水涨船高(zhng)D翘首(qio)憎恶(w)谆谆教诲(hu)6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云宵小心翼翼人生鼎沸花团锦簇B诅咒众目睽睽不求甚解截然不同C微簿人际罕至获益匪浅混为一谈D绝别晃然大悟心旷神怡 废寝忘食二、现代文阅读秋天的怀念(节选)史铁生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一“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毒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睁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7 . 作者为什么多次写“看花”这一内容?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8 . 第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9 .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画线句。“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10 . 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中的“秋天”能否去掉?为什么?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_下船,双喜_前篙,阿发_后篙,年幼的都_我坐在舱中,较大的_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_开船,在桥石上一_,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 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 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起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 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 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1 . 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赵庄看戏B月夜抒怀C赵庄途中D月夜行船12 . 第段横线上依次应填的一组动词是( )。这组动词说明了。A跳拔拔陪聚点磕B跳划划和坐撑推C跳拔拔和聚推磕D走划划陪坐推撑13 . 第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写出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本体:_。喻体:_14 . 第段从多种感觉写景,试分别举例说明。嗅觉:_视觉:_听觉:_触觉:_15 . 这几段文字中三次提到豆麦,作用是什么?三、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杂然相许河曲智叟亡以应1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A面山而居笑而止之B汝心之固春冬之时C达于汉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以残年余力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8 .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子孙荷担者三夫”属于定语后置。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箕畚”属于名词作状语。C“甚矣,汝之不惠”和“美哉,我少年中国”句式相同。D“出入之迂也”和“苦其心志”两句中,“迂”和“苦”都是使动用法。19 . 翻译下面句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20 . 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四、情景默写21 . 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课文内容。(1)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2)_,却话巴山夜雨时。(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_,_。(4)刘禹锡由明丽的秋景引出豪迈诗情的句子是:_,_。(5)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把风雨之声编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的句子: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22 . 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B陶渊明爱菊,咏菊,菊寄托着他的高洁的情致。C前一句虚写,后一句实写,虚实结合,物我两契,陶然自乐。D“东篱” 一词具有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23 . 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是指诗人归隐田园后,远离官场感觉就清净了。B“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感觉与处境的辩证关系,达到了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C“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景象的赞美,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D“真意”指人生理想,这使他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24 . 下列句子的感情与本诗作者当时心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六、语言表达25 .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节日的美好情怀和人生关怀。我们欢度节日,不能在除夕只听到震耳的炮竹声,而找不到“剪红裁绿闹春意”的民俗;_,_;_,_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节日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家庭团圆社会和谐的永恒企盼的美好情怀是不能改变的。七、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戚继光堵机枪,不只是无知材料一:北京电视台在拍摄历史题材动画片戚继光之前,做了个“戚继光是谁”的调查。有些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堵枪眼的”“炸碉堡的”“收复台湾的”等等。历史题材动画片戚继光,感染力依托于一个个奇特有趣的故事。但是,动画片里却出现了“戚继光堵机枪”的画面,令人觉得不安。戚继光堵枪眼看似好笑,背后却是当今人们对历史文化了解的模糊。戚继光是抗倭英雄,堵枪眼的是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是董存瑞,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他们都是其所处时代的英雄人物。其实,记住这些历史人物、英雄人物并不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在我们的课本和课外读物中,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文章或故事。看来,戚继光堵机枪,不只是无知。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有了卫星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媒体,使我们获取知识有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百度一下”也使我们了解事物有了更快的速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知识获取得快、忘记得也快,大脑的“存储”功能在退化,用大脑对现有知识加工的机能也在退化。另一方面,舶来的文化产品虽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却难以与我们所生长的文化有效融合。历史文化也有被“娱乐化”的倾向,手撕鬼子一类的“抗日神剧”娱乐了大众却歪曲了历史,让历史的真正面目越来越模糊,让文化越来越“虚无”。一个民族和社会,不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就难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的软实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过程就是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而“戚继光堵机枪”这一架空历史现象的危害,不但会导致人们知识的欠缺,更会让人们只能孤立地认识当下现象,不易有立足实际的“理解之同情”,每每把不合水土的乌托邦,当做自己的桃花源。材料三:我们的改变,应该从别让戚继光堵枪眼开始。现实的、历史的题材,应该多现于荧屏。民族的、历史的乃至主旋律的艺术品,一定要走出难看、说教、没有感染力的泥淖。笔者并不主张排外主义,也不主张动画片变成历史讲座,天天“高台教化”。可是,光看拿平底锅揍老公的狼、把猫拍成糊塌子的老鼠,是不是少点什么?戚继光、文天祥乃至孔子、老子,拍好了,更能成为孩子们的好玩伴,还能成为孩子一生的好老师。但愿,我们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从“戚继光并不是堵机枪眼,而是抗倭英雄”开始,带着我们的下一代去亲近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不断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努力锻造内心强大的自我。在理解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感悟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26 . 仔细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画片中出现了“戚继光堵机枪”的场景,不只是无知,还折射出当今人们对历史文化了解的模糊。B历史被架空后的危害,不仅会导致人们知识的欠缺,还会导致人们不立足实际。C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抵制外来文化,让民族的、历史的乃至主旋律的艺术品走出难看、说教、没有感染力的泥淖。D从“戚继光并不是堵机枪眼,而是抗倭英雄”开始改变,带着我们的下一代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努力锻造内心强大的自我,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27 . 有人认为,动画片中让戚继光去堵机枪没有什么,这样的英雄好玩、时尚,孩子们会更喜欢看。你赞成这种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八、作文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点赞”一词风靡网络,并且进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日常用语,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值得你点赞的人或事。请以“我为点个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中心明确;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文中不得出现考生信息的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内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