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919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充满了他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和理性的批判。B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是的结构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是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法国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D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东坡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散文家。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2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那一年他以同等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A判别学历全神贯注B判别学历吹毛求疵C评判学力吹毛求疵D评判学力全神贯注3 .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翻来复去人迹罕至B截然不同不求甚解C花团锦簇人声顶沸D花枝招展油然而升4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相濡以沫的老伴去世,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D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韩国“岁月号”客轮上的部分学生因其“不听话”而获救,我们切忌不可将这一事件片面理解。B美国军舰耀武扬威驶进南海,不仅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而且人为地制造了地区紧张局势。C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县实验初中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讪笑(shn)确凿(zu)蜷伏(jun)忧心忡忡(chn)B蓬蒿(o)干瘪(bi)荫蔽(yn)如坐针毡(zhn)C执拗(ni)挑衅(xn)黝黑(yu)相形见绌(zu)D阴霾(mi)睥睨(p)迸射(bn)怏怏不乐(yn)二、字词书写7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听,那大树下x_戏玩耍的落叶,是秋的脚步吗?看,那风中妖ro_挺立的红枫,是秋的姿态吗?闻,那田p_里满园瓜果的清香,是秋的味道吗?是的,这就是秋,她单纯、美丽、有内涵。她不绚丽,不喧哗,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 ru_智才是她的诗行。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人脸识别的漏洞冬雪小米8手机就是采用了人脸识别解锁技术。但是,有人经过试验后发现,骗过小米8手机的人脸识别易如反掌;只要有主人的红外照片,而且照片不反光,就可以解锁手机。而且,把手机主人的普通彩色照片用黑白打印机打印出来,用铅笔把相片上的眼睛涂黑,脸上的阴影涂重,就可以解锁手机。所以,尽管人脸识别有高效、快速和无侵害性等优点,但人脸识别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对于双胞胎、整容前后、人的突然变瘦变胖、年龄增长产生的相貌变化等,人脸识别技术也未必有效,要么无法识别,要么造成错误识别。更重要的是,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伪造,以欺骗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现在的情况是,这四个部分都可能有漏洞。只要一个人提供照片,甚至最简单的自拍照,或者不法分子偷盗目标者的照片,都可以通过3D建模,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态技术,把照片的静态改为动态,主要是眨眼、微笑、眉毛上扬、左右转头等动作,最终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人脸识别系统的漏洞早就为计算机领域所关注。国际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有四大会议,分别为Oakand,CCS,USENIX、NDSS。在2016年的USENIX安全年会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演示,只需把在社交媒体上收集的照片重新组合成一个人的立体虚拟头像,再利用VR显示,让它真正地活起来,就可以骗过人脸识别系统。不过,人脸识别系统的漏洞还不止这些。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张完全相似的人脸,即便同卵孪生子的脸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无论在物理还是生物的世界,事物总是有相似性,人脸也是如此。所有人脸的结构在大体上都是由上下颌、颧骨和多种肌肉,如面肌(表情肌)和额肌等组成,具有某些相似性,尤其是同一种族,每个个体脸庞的相似性比较大,这对个体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而且,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遮盖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都可影响到人脸识别的准确性。相似性和不稳定性都是动态变化,前者称为类间变化,后者称为类内变化。人脸的类内变化往往大于类间变化,两者结合,会使个体识别更为困难。现在,在人脸识别漏洞频频出现后,专业人员又提出了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更多个体生物识别技术的另一种最大的危险,即个体的生物特征被盗取。如同指纹和虹膜等生物特征一样,脸部也是一种独特的生物特征,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计算机都会被转换为0和1的数码储存在数据库中。这些被视为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网络后被盗取的概率大大增加,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这才是生物认证方式的最大不安全。(选自百知识2018年第17期,有删节)8 . 文章开头提到了“小米8”手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9 . 人脸识别有哪些漏洞?10 .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11 . 选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12 .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在社交媒体上收集的照片重新组合成一个人的立体虚拟头像,再利用VR显示,让它真正地活起来,就可以骗过人脸识别系统。B可以通过3D建模,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态技术,把照片的静态改为动态,最终骗过人脸识别系统。C相似性类内变化和不稳定性类间变化,都是动态变化,人脸的类内变化往往大于类间变化,两者结合,会使个体识别更为困难。D个体的生物特征被盗取,输入计算机都会被转换为0和1的数码储存在数据库中,进入网络后容易被盗取,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张彩峰如今,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的社会中,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当刷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渐渐地,有些人发觉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陷入了思维碎片化的困境。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或许,读书能够破解。读书使人专注。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沉醉其中,在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花轿快到家时,忽然发现新郎不见踪影,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早已忘却了今日是自己的大喜之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可见,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你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眼下的文字在这安定思绪的作用下与记忆中的事物结合碰撞,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此时、此刻、此地,只有你与书。读书促人思考。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谈道:“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视觉性强的图片、有趣的视频来说,书籍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个故事脉络变得清晰,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读者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耐心的思索、独立的思考、清晰的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不读书,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思维就会干涸;不读书,就像,就会;不读书,就像,就会。“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是更是这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良药,尤其对于长期居于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人而言,十分需要读书这一份情怀,这一剂良药。(选自人民日报 2018 年 9 月 4 日,有删改)13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4 . 从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为什么不能将第段删去?15 .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6 . 仔细阅读第段,具体说说本段的论证过程。17 . 仿照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画线句:不读书,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思维就会干涸;不读书,就像_;不读书,就像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茶道之精神佚名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配料来泡喝;另一类是“清饮”,。“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追求“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指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合。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虚怀若谷、心中常乐。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这种怡悦性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18 . 请根据“混饮”的定义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叫“清饮”。19 . 请将下列有关“清饮”的四个层次按适当的顺序填充到第段的方框内。A品茶B茶道C喝茶D茶艺20 . 下边的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请问还原到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句子: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21 . 作者认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那么,“和”在茶道精神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2 .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请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第段的方框内。A情B性C道23 .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浣溪沙中有关“酒困思茶”的两句诗。四、句子默写24 . (1)寡助之至,_;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2)居天下之广居,_,行天下之大道 。(3)_,甲光向日金鳞开。(4)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陶渊明饮酒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_,_。(6)晏殊在浣溪沙中用“_,_”表达了自己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五、课内阅读25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腰白玉之环(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六、语言表达26 . 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三句话。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内容符合语境。例句: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春天的五彩斑斓。七、综合性学习27 . 学校开展了“走近古代文豪”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缅怀圣贤)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30日,2016甲午年民祭史圣大典在陕西司马迁故里韩城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民祭代表、司马迁后裔、专家学者及游客齐聚韩城,共缅史圣司马迁。当日10时,祭祀大典在百人韩城行鼓的震撼表演中正式开始。身着汉服的乐团司仪敲响编钟,敬献巨型花馍、酒水、水果、五谷和点心等祭礼。随后,81名司马迁后裔列成方阵,对司马迁雕像行三叩九拜大礼。在明灯颂史环节,130名少年着汉服,捧莲花灯,齐声朗诵史记名篇。_(2)(知文论事)在安徽黟县西递村有一副古联:“陶公容膝乐天命,刘子作铭惟德馨。”请写出此联中涉及的两个人物及其代表作。_(3)(感受情怀)本单元的六篇名作,无不包含了作者异样的情怀。请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名句,简谈你对某一文学大家伟大情怀的感悟与理解。_八、作文28 .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奉献让请以“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语言表达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