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80912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太原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太原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 (2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比较酒精灯火焰各层温度B . 探究分子的运动C .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D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3. (2分)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 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B . 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 . 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D . 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4. (2分)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 . 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 . 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 . 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 . .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5. (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事实解释A木炭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一样C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D液氧和氧气的颜色不同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时,颜色不同A . AB . BC . CD . D6. (2分)(2016香坊区一模)如图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 称量5.0g粗盐B . 量取10mL水C . 过滤D . 蒸发滤液7. (2分)2010年12月,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化学教授托尔布林克和同事在氮的氧化物中发现一种可代替目前火箭燃烧的新物质三硝基胺N(NO2)3,有关N(NO2)3说法错误的是( ) A . 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B . N(NO2)3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2:3C . 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D .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8. (2分)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制成,其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 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C .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 . 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9. (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 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10. (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用滤纸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 . 电解水时,负极端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 (2分)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Na2SO4溶液、NH4Cl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 . Ba(OH)2溶液B . H2SO4溶液C . MgCl2溶液D . NaOH溶液12. (2分)小明参观刚装修完毕的新房,打开门便闻到一股气味,这是装饰材料中含有甲醛的缘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 分子在不断运动B . 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 . 分子的体积发生改变D .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13. (2分)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腊梅飘香一分子很小B . 吹胀气球一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 . 沼气和天然气都可以燃烧一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 . 离子一定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14. (2分)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H3+离子和H3分子,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H3+和H3都含有氢元素B . H3是化合物C . 一个H3+中含有2个电子D . 一个H3中含有3个质子15.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酞B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C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加水溶解后过滤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氢氧化钠溶液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16. (3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面的反应及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2)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_(3)加热高锰酸钾:_ 17. (7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如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_ ;_;_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 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 18. (7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及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B所表示粒子的符号为_,C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3分)19. (7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1)小强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同学。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反应。(2)小强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3)小强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 (4)请你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 20. (11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 . 只有CO2B . 只有O2C . 只有COD . CO和O2混合气体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_,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_21. (5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作用呢?进行了如下探究。(1)(猜想)、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填写下表:步骤现象步骤现象步骤结果结论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猜想、不成立;猜想成立(3)步骤的目的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16-1、16-2、16-3、17-1、17-2、17-3、18-1、18-2、18-3、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3分)19-1、19-2、19-3、19-4、20-1、20-2、20-3、21-1、21-2、21-3、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