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893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微博”“多彩”“唱响”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D“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二重是转折关系。2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峥凭借“我不是药神”夺得第55届金马奖影帝。B“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C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D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_别。(2)看吧,由澄_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3)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ln_地吞读下去。(4)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令人惊叹的细胞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第一个细胞一分为二,二又分为四,以此类推,仅仅到第47次加倍以后,你就有了1亿亿(_)个细胞,并作好了最终形成一个人的准备。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离开人世,为了维护你,这些细胞中的每一个都可谓是恪尽职守。对于你的细胞来说,你无任何秘密可言,它们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对自己的了解。因为每一个细胞都带有一整套基因密码你身体的指令手册,所以它不仅知道怎样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对于你体内的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都了如指掌。在你的一生中,你永远没有必要提醒任何一个细胞,要它随时注意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的情况,或是找到存放不期然间出现的多余叶酸的地方。它将会为你做这样的一些事,以及几百万件别的事。每个细胞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即便是最简单的细胞,其构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举个例子,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的一样多,而且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还得以某种方式驱使那个球体进行繁殖。 你的细胞是一个有着1亿亿个公民的国度,每一个公民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为你的整体利益服务。它们为了你什么都干,它们让你感觉快乐,产生思想。它们使得你能够站立、伸懒腰和蹦蹦跳跳。当你吃东西的时候,它们摄取养分,供给能量,排除废物干所有你在中学生物课中所了解到的事情,它们还在第一时间使你有一种饥饿感,并使你在就餐后产生舒适的感觉,以后就不会再忘记吃东西。它们使你的头发生长,耳朵产生耳垢,大脑保持清醒。它们管理你身上的每个角落;当你受到威胁时,它们会挺身而出保护你。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你献身每天有多达数10亿个细胞在这么做:可是终其一生你从未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表达过谢意。因此,现在就让我们肃立片刻,向它们表示我们的敬佩与赞赏之意。大多数细胞的存活时间很少超过1个月左右,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肝脏细胞可以存活几年,虽然它们的内部成分每隔几天就更新一次。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从你出生起,你拥有大约1000亿个细胞,这也就是你所能拥有的细胞数的最高值。据估计,你每小时大约丢失500个细胞。因此,要是你认真想一想的话,你真的是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令人欣慰的是,你脑细胞的组成部分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与肝脏细胞相类似,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事实上,据认为,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除了迷途分子以外都与9年前不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从细胞的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年轻人。(节选自万物简史 美比尔布莱森著接力出版社出版)4 . 概括选文第段细胞的“令人惊叹”之处。段:段:段:5 . 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6 . 在第段中,作者为什么对细胞表示“敬佩与赞赏”?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回答。7 . 第段中两个画线句子“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与“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是否矛盾?为什么?8 . 选文作者感叹“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我国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表现惜时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娘“都给几个人捎话了,不可能话还没捎到吧?”李婆婆自言自语,眼巴巴地瞅着大路。她希望有人能拐下坡进她的院子。这个院子是山庄上的院子,队上有七八户人家在这山头上有地,农忙时节,塬上的人上山住在这院子,秋收过后就全部回到塬上去了。李婆婆盯着大路看到暮色沉下去,看到大路上没有了人影,还不愿起身,心里却臊气地很。其实她是知道的,每次等儿子大壮送面来都要叫人捎无数次话,一天拖一天,总送不上来。李婆婆起身踮着小脚,拉着一根棍子一瘸一拐地朝窑里走去。她的风湿腿已折磨她多年。走到窑门口,她丢下棍子俯下身抱了一抱草,给拴在院子的两头牛添到糟里。进了窑洞,她摸摸索索点亮了油灯。偌大的窑洞空荡荡地,幽深得没有尽头,李婆婆突然觉得如此孤寂。忙毕了,山上基本没什么活儿了,院子里的人大部分都下山去了,晚上围坐在院子说话的人都没了。几天前就没面了,她让人给儿子大壮捎了几次话了,可到今天面还没送上来,这几天借人家的面也吃完,她不好意思再张口向人借。她去面瓮刮,刮了一把面,做了碗糊汤,喝了糊汤便睡下了。第二天,李婆婆正跪在窑洞的崖背上给牛割草,却见大壮拉着架子车和媳妇翠莲来了。大壮还真壮,五大三粗,他从架子车上把一袋面往下抱,媳妇翠莲嘴里嘟嘟囔囔:“咋吃得这么费?一袋面也有50斤的嘛。”大壮抱着的面袋却软塌塌的,看似满着实际虚得很。“咋才把面送来呀?我捎了几次话了。”李婆婆对大壮说,她一瘸一拐地从崖背走下来。翠莲没好气地说:“不就多等了两天嘛,那几天槐米没熟嘛!这两天上来槐米刚好熟了,我们摘了槐米,顺便给你把面送上来。”大壮也说:“都给你送来了还要咋地?地里一大摊活不要人做呀?”说着,已三脚两脚爬上了院子里的土槐树。出了窑门,大壮已把树上的槐米折了满地,翠莲赶紧拿了口袋来装。李婆婆也帮着捡。一阵风一样收拾停当,大壮和翠莲拉了满满当当一架子车东西一溜烟下山去了。李婆婆站在院里发愣。此时太阳才冒出东山半尺高,红彤彤的圆盘像个感到羞愧的脸庞。李婆婆看着二人渐渐消失的背影,两行浊泪顺着满脸皱纹滑落下来,她已经整整五年没有下过山了,年过七十的她在山上力所能及地为儿子放牛、看管庄稼,大壮两口子还是对她这个累赘厌烦。多亏有这山庄,若没有这山庄,她不知道儿子儿媳会把她安置到哪儿去。李婆婆叹了口气。转眼到了深秋,山庄上的人一个个和李婆婆打过招呼,陆陆续续下山去了。等人都走光了,李婆婆坐在院子的土槐树下等儿子给她送过冬的吃食。然而,她没等来儿子,却等来了村上的干部。来的干部一男一女,李婆婆不认识。那女的很和蔼,拉着李婆婆的手说:“我们是村上的干部,有人说你儿子对你不孝,让你常年在山上帮他干活,还不给你粮食吃,是不是?”李婆婆听了这话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那男的接着说:“你放心,我们是来帮助你的,你儿子对你不孝顺我们要给他教育哩!他不听教育你可以去起诉他!”李婆婆听到这儿,慌了神,连连说:“你们听谁说的?没有的事,没有的事!我儿子对我好着哩,给我送吃送喝的。我是他娘他咋能对我不好呢?”说着,她还拉了村干部去看她的面袋:“你们看,这是他忙毕才给我送的面。”一男一女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男的说:“知果真对你好,都要过冬了还不接你下山?这山上都没人了。”李婆婆赶紧说:“他们来接我的,是我不愿意下山,我在山上住惯了,而且山上还有我的柴草,我得守着哩。”秋风又起,树叶哗哗地往下落,李婆婆看着那一男一女走出院子,从土槐树下走过,走上大路,渐渐成了两个小黑点,泪水又一次顺着她满脸皱纹滑落下来。(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9 . 把握小说情节的方法有很多种。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10 . 细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此时太阳才冒出东山平尺高,红彤彤的圆盘像个感到羞愧的脸庞。(此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她想起了小时候儿子的乖巧懂事。虽然儿子因为早产身体不好,但他却知道疼人,他用瘦瘦的小手握成拳头给她捶背,用纤纤的细指拿了好吃的喂她。她也记得为了给儿子看病,病猫一样的儿子乖乖地爬在她背上,任她背着上县城,进省城。(这段文字插在和哪一段落前面最为妥当?请说明理由。)11 . 小说题目是“娘”,而不是“李婆婆”,你认为好在哪里?12 . 读完小说,你有何感受?请你结合链接材料和生活实际,写一段文字对大壮进行劝导,不少80字。(链接)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的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重读张宗子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比阅读更好的事,是重读。他说“我一生中读的书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重读”。博尔赫斯喜欢反复读一些早年读过的书,温故知新,自得其乐。孔子说温故知新,后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最重要的一点,毫无疑问,是温习旧学,有新的领悟。朱熹解释说:“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读书一在精,一在博。精博的境界,在于贯通。重读,除了个人喜爱的原因,如博尔赫斯之于斯蒂文生,苏东坡之于汉书,是读透和悟彻一本书的必由之路。朱子论读书,言语亦甚多。他反复强调的几个方面中,就有“熟读”和“透彻”。熟读精思,对于书中所言,穷追猛打,一竿子捅到底:“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堪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朱子说,读书,先要杀进去,而后,还要杀出来。读通了,想透了,自然远近随心,进出如意。东坡读书,有“八面受敌”之法:“每读书,皆读数遍。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此反复,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也就是说,一部书,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学问,一次读,集中精力于其中一个方面,把这一方面彻底弄懂。郭沫若说他先读先秦诸子,读一遍,看他如何说政治,再读,看他如何说社会伦理,接下去,看他如何说历史观、人性论,等等。大意如此。这也就是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朱熹很欣赏东坡这段话,教导学生以此为楷模。博尔赫斯大概没读到过东坡的话,也没读到朱子的话,如果读到了,必要引为知音的。我读到博尔赫斯的话,想起孔子、东坡、朱子,自然莫逆于心。几十年的阅读经验,证明了这些话说得多么好。中国和西方的典籍,很多都是可以终身阅读,受用无穷的。一个人,脑子里如果没有几十部读懂读通了的书,不离不弃,一辈子重温不已,仿佛家乡或根据地,又仿佛一个宝库,取用不尽,作安身立命的场所,那么,涉猎再多,只如满天花雨,往好了说,不过图个好看罢了。庄子读了一辈子,西游记我读了至少十几遍,仍然爱不释手。唐诗宋词,像茶或咖啡,几乎一日不能搁下。全部的唐人小说,恨不得永远也读不完。世说新语,随时想起来,翻到任何一页,读两条,往往心满意足。曾和朋友说,读一部水浒,胜过读杂书一百。这话一点也没夸张。相反,说得太保守了。1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个人喜爱的原因之外,重读是读透和悟彻一本书的必由之路。B一个人脑子里如果有几十部读懂读通了的书,将受用无穷。C朱熹教导学生要学习借鉴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D在所有中西方的典籍中,作者认为水浒是最值得重读的一部书。14 . 你认为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文中何处最合适?为什么? 常人读书,大多时候像游泳,在水面上扑打蹬踢。尽管读懂了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但依然像游泳沾湿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一样,还是浮着的。仅止于此,尚未能得其精髓。若能重读,才会深潜进去,方能有所领悟,有所获益。15 . 博尔赫斯说:“比阅读更好的事,是重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默写(1)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2)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视死如归、赤胆忠心的句子是:_,_。(4)古代文人多借诗词来表自己的雄心壮志,如苏轼在密州出猎中用的 “_,西北望,射天狼”表自己杀敌报国的雄心,范仲淹在破渔家傲中用“_,_”表自己虽思归故乡但更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五、课外阅读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节选自后汉书)(注释)衮冕:这里指做官。乖:不同。终于家:死在家里。太牢:这里指祭祀用的牛。六代之乐:黄帝、尧、舜、禹、汤、周六代的音乐。筮:占卜。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与崔篆友善(_)(2)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 (_)(3)卒官,遗令即葬(_)18 . 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组( )和( )。A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崔骃以家林筮之陈胜佐之,并杀两尉C焉有斯言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D此乃崇礼先师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9 . 给文中划线句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三处。学 不 为 人 仕 不 择 官 凶 吉 由 己 而 由 卜 乎?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21 . 请你任选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文本对他作出评价。六、诗歌鉴赏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一词,完成后面小题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注)此词是作者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时所作。时年他才四十二岁。稼轩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青帘:借指酒家。缟袂:白衣。外家:娘家。22 . 诗中描写农民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_,_。23 . 细读上阕并联系写作背景,赏析第一、二两句。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24 .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著的,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25 .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八、综合性学习2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ng rn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ling tng 一声鸟鸣,你会领略生命的qi y; _,_。与自然亲近,你会A(心旷神怡/心安理得);与生命相拥,你将充实丰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成语是_。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九、作文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成长的历程中,总有一本书、一首诗、一篇文章、一个人感动着你,告诉你亲情、友情的可贵,自然、社会的美好,像灯光一样引领你、鼓励你、温暖你请以“那一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