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升学模拟大考试卷(二)(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0862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升学模拟大考试卷(二)(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升学模拟大考试卷(二)(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升学模拟大考试卷(二)(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升学模拟大考试卷(二)(I)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 A . 春天的靖江人民公园,花树俯仰生姿 , 蜂蝶轻飞曼舞,游客们无不感到繁华和欢悦。B . 我市为即将路上军旅之路的20名新兵接风洗尘 , 举行了欢送新兵入伍仪式。C .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不攻自破了。D . 强台风飞临海港时,扶摇直上、海浪涛天、船只相撞带来“嘭嘭”的巨响。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国家队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一位篮球教练来我校了。B .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C .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原因是他日积月累的结果。D .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生活中感动总是不期而至。我们感动于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着极端的热忱;感动于植树的牧羊人靠自己强大的y力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感动于莫顿亨特在那个zhu热的七月天,于畏惧中获得的成就感;感动于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zhn zhn教诲。收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1)划线字“忱”的正确读音是( ) A . chn B . zhn(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zhuzhn zhn_力_热_教诲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2)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出师一表真名世,_!(陆游书愤) (4)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 (7)雾凇沆砀,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8)在古诗文里行走,你会遇见最美的风景。你会在范仲淹岳阳楼记“_,_”中欣赏到洞庭湖早晚气象变化的壮美景象;你会从温庭筠商山早行“_,_”中体会到商山早上叶落花明的山野情趣;你还可以从白朴天净沙冬“_,_”中感受到隆冬篱舍孤村的静美。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5. (2分)阅读骆驼样子选段,完成小题。 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左右的以列整齐不整齐,他走他的,低着头象作着个梦,又象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会不会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1)老舍的优秀长篇小说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 (3)简述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6. (16分)某校对八年级学生最希望家长关注的一项调查见下图示,请按要求作答。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描述对男生、女生的调查结果。 (2)分析男女生在最希望家长关注方面的异同。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韦庄的早发,回答问题。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注】珪:一种玉器。(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四联分别是如何体现“早”字的。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简析尾联运用的手法和蕴含在尾联中的思想感情。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潭中鱼可百许头_斗折蛇行_心乐之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的画面来写。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但又无处不在写水。B . 本文写岸上景物,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跃然纸上。C .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人为顺序安排材料,移步换景,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 . 作者开始游小石潭的心情是快乐的,但只是短暂的快乐,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原本因贬官失意、忧伤和悲凉的心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了。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讲究假山池沼的_,讲究花草树木的_,讲究近景远景的_。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 (2)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 . 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B . 布局 映衬 配合 层次C . 层次 配合 映衬 布局D . 布局 层次 配合 映衬(3)用线为第一段划分层次。 (4)第一段第句中的“似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 (5)“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6)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 (7)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 (8)这两个文段采取_说明顺序,它们之间是_关系。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1)第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B . 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 . 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D . 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11. (20分)现代文阅读 父爱有多坚硬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他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他贴耳过去。“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阅读-段,填写下表。 记叙顺序情节第段运用了_的记叙顺序。“他” 不情愿地答应陪父亲去扩建排水口。_“他”在父爱的浸润下,慢慢成为坚硬的男子。(2)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 (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结合内容及主旨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第段画线句中的“液体”一词换为“汗水“好不好? 为什么?(5)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 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请以“成长的路上我感谢你”为题目,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写一篇500字的作文。(2)阅读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追求,就是用积极地行动来争取实现某种目标。努力学习是在追求,积极工作是在追求,帮助他人是在追求有的追求知识,有的追求高尚的品格,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会演绎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请以“追求”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3-1、3-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1、4-2、4-3、4-4、4-5、4-6、4-7、4-8、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5-1、5-2、5-3、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6-1、6-2、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1、7-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9-1、9-2、9-3、9-4、9-5、9-6、9-7、9-8、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1-5、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