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801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用心去钻研,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到幸福的花朵。A只有才广博采摘B即使也广博采摘C只有才广袤采撷D即使也广袤采撷2 . (题文)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五一期间,织金洞游人如织,摩肩接踵。B蜀锦的传统技艺让许多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锦缎黯然失色。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3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每更约1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B词往往有词牌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词牌名。C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文俱佳,涉猎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等。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人民解放军锐(_)不可当(2)歼(_)灭一切抵抗之敌(3)这使他获得巨(_)收入(4)观众们bn(_)息敛声(5)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o(_)乱中反应过来三、现代文阅读埋在土里的爱马万里我从小是吃着娘捂的豆瓣酱长大的,那种味道是娘独特的味道。小的时候,娘每年都会在秋天豆子成熟时节,去附近的农村捡拾豆子。然后放起来留待第二年的五黄六月天给我们捂豆酱吃。娘会在西红柿下来时,买许多便宜的西红柿下豆瓣酱,最奢侈的是买几个便宜的西瓜下西瓜豆瓣酱。那时,娘总爱在暮色四合时站在街口等卖西瓜的人最后降价。然后买一些小瓜蛋蛋,抑或被人退回来的生瓜。第二天她会派爹跑到附近的农村采摘一些桑叶或者梅豆的叶子。把叶子一片片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后在阴凉处晾着。在一张干净的牛皮纸上先撒上一层白面粉,然后将煮好的黄豆均匀地摊在上面,下手把面粉裹匀,放到她里间屋里的方桌上,在上面先盖一层桑叶,再盖一层小棉被。四五天就会长出绿毛毛来,这时屋子里就会弥漫出一种浓浓的霉味,娘就把小被子、桑叶撤掉,把豆瓣转移到大锅排上自然风干。最后再把绿毛毛用手掰开,一颗颗胖胖的黄豆就像身怀六甲的孕妇一样充满了喜气。娘就开始往备好的瓮里下,最后再放入西红柿或西瓜,里边放盐、花椒、大料,偶尔还会放一些花生粒。最后娘用干净的白布将瓮口密封严实,再盖上盖子。西瓜豆瓣酱和西红柿豆瓣酱是不能放在一起捂的,那样会串味。一般娘喜欢放在煤火边上温,天气好、日头毒的时候也会放在当院里让太阳照晒。但夏天雨水多,豆瓣酱最忌淋雨,一旦瓮里进了雨水,一瓮上好的豆瓣酱就彻底毁了。生过孩子后,我依然爱吃娘做的豆瓣酱。每每领儿子回娘家,娘就会在煤火边提前给我炕像锅巴一样的酱饼,又焦、又咸、又香。每次只需咬一点点,就满口酱香了。儿子一进屋就能闻见那种霉味,他说是脚臭味,他往往会皱眉苦脸,捏着鼻子拒绝吃。我便笑他不懂。我们小时候吃饭,用筷子夹一点点豆瓣酱,放在糊涂里可以喝下一大碗的糊涂。娘为了让我们能多吃饭,让我们长高、长胖,她会变着花样给我们烙烙馍吃,烙馍蘸酱、蒸馍蘸酱、糊涂蘸酱、甜面叶蘸酱都很好吃。那时生活清苦,豆瓣酱为我们的粗茶淡饭增加了许多美味。本以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天长地久,本以为能永远享受到娘的这种美味。然而,突然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刹那,冰冷的铁门在我身后戛然落下,娘温暖的目光没了,我们像断了翅膀的小鹰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娘生病了,而且是绝症。娘在医院经受化疗、放疗的痛苦,她曾大把大把地吞食黑色的藥粒。以致她的舌头到喉咙部都浸染成黑色。但依然没能挽救住她的生命。娘许是猜测到时日不多了,她在化疗第二个疗程后回家,就开始给我们做豆瓣酱,她依然精心地做,捂好后给我们姊妹五个每人分了一饭盒,让我们带回各自的小家吃。娘特意多给了我一份,让我留着慢慢吃。我的泪水像海潮似的溢出了眼眶,随便说了一句,娘啊,这以后该咋弄啊,没豆瓣酱我吃不下饭啊!在最冷的冬天到来的前一天,我骨瘦如柴的娘走了。娘走之后,我的日子就很惨淡了。我一直想念娘,想念她的豆瓣酱,那一年我的体重迅速下降,由120斤跌至96斤。爱人心疼我,曾去超市里买豆瓣酱,但超市里的豆瓣酱没有黄豆,即便有也是少得可怜,不耐嚼,不好吃,不像娘做的那样有风骨。爱人也曾去问会做豆瓣酱的同事索要过,但拿回家的味道还是不一样。有一天在我们家附近的月季农贸市场里,我突然发现有一家“杨大娘腌菜”,她做的豆瓣酱和我娘做的很像,重要的是她的摊位上写着“杨大娘腌菜”里边有个娘字,我总以为肯定是我娘在冥冥之中还关爱着我,特意派她给我送豆瓣酱来了,就开始买她的豆瓣酱吃,但依然不是娘的味道。5 . 第段的作用是什么?6 . 说说你对第段中“冰冷的铁门”的理解。7 . 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回答问题。 (1)以致她的舌头到喉咙部都浸染成黑色。(“浸染”含义是什么?) (2)我的泪水像海潮似的溢出了眼眶,随便说了一句,娘啊,这以后该咋弄啊,没豆瓣酱我吃不下饭啊!(说说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8 . 既然杨大娘的豆瓣酱依然不是娘的味道,为什么“我”还要买?9 . 结合文章分析娘的形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郭娟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自从前年冬天在酷寒的夜里险些找不到家,父亲就很少下楼了。家里空荡荡的。上班上学的走了,从早6点半到晚6点半,父亲在他的疆域里巡视,无人说话。电视渐渐也想不起打开看。报纸,从看报,到叠报,叠得整整齐齐,码成一摞儿。渐渐地,父亲的脚步慢了,一点一点地挪动。沙发矮,他一次一次地试图起来,又一次次跌坐,像发动马达似的,最后,使很大劲,头和身子费力地向前探,屁股撅着,才能慢慢从沙发里站起来,直起腰。刚站起来还有一些摇晃,父亲伸着两只胳膊维持着平衡,停片刻,感觉稳当了,才小心地挪出一小步。一点一点挪,有可以扶的桌、柜、墙,他都依靠着;无所依靠时,就摆动着胳膊,迈着京剧里老员外的那种步子,慢慢地晃着、挪着。我知道以后打电话,要等着多响几声,等父亲从沙发里艰难起身,一步一步来接电话。父亲一步一步挪过长长的客厅,到他转进厨房,我可以看完两页书。我悄悄起身,跟过去,看见父亲在厨房里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又挪到阳台上,不知要干什么,也是摸摸,抚抚。然后转回来,站在卧室门口,停下,半天一动不动,茫然,后来伸手弄了弄门边角柜上摆着的零零碎碎,就退出来,还把卧室门关上了。父亲一生勤劳,白天从不肯上床睡一会儿,虽然现在他更多的时候是坐在沙发里打盹。睡着的父亲还像是原来的父亲。他脑中的那块橡皮擦是一刻不停地擦着,还是也有时停一下?最初,擦去一点记忆时,谁也没有察觉;等到又擦去一些,父亲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常常把一日当成几天;渐渐地,在亲人的错愕和轻忽中,父亲对于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信。当我在电话中问他,姑姑最近来了没有?宝宝还上课外班吗?他不再给出肯定回答,经常是说“好像吧”,“我没怎么注意”,还爽朗地抱歉似的笑两声,到被我问到第四问、第五问时,他干脆投降,诚恳地说:“我记不清了。”这样考问他,我常常觉得伤了他的自尊。那块橡皮擦一直擦,擦,当父亲失去了他的大部分能力或者说失去了他的部分自我,他还能保持自尊吗?目前,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还在,他经常费劲地收拾烟灰缸、垃圾桶,地板上有一粒黑点或水迹,他都要撕块卫生纸,弓着腰去擦干净;饭后,他总表示要自己去刷碗。目前,父亲还认得大部分亲人,我不敢想那一天,当他不再认识我们时,在他的意识里究竟是完全不想我们,还是焦灼地找却找不到我们,尽管我们就在他身边。我尽量不再回忆父亲以往的叱咤挥洒、谈笑风生,也不愿预判他的未来,预支悲伤。谁不是百年过客?生命本是向死而生的一次逆旅。当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我就快乐地、温柔地待他,尊敬地对他,耐心地和他聊一聊。那些还没有被擦去的往事,是我和他栖息的花园小岛,一片温馨尽管这个小岛终将被淹没。我有时会精心挑两块奶酪点心,做一两个可口的菜肴,看他吃完后心满意足的样子我离家那天的午后,父亲坐在窗前,背对着我,望着外面。阳光白花花的,父亲坐在阳光里,垂着头,轮廓是那么孤单。之前,他穿上了一只袜子,又奋力穿另一只,却怎么也穿不上,因为他要把两只袜子穿在同一只脚上。他受了一点挫折。外边有小贩的叫卖声,还有收废品一会儿一敲的闷闷的鼓声,远处的街道、楼宇、人们,江沿儿的太阳伞和江上的游船,都与父亲无关了。我走了,父亲不知,也许这朝夕相处的三天也已经忘了。我说:“爸,8月我还回来看你。”他郑重而干脆地说:“好!”我不知他能否记住对我的期盼。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8日)10 . 文章第段以“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开头,有何作用?11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上班上学的走了,从早6点半到晚6点半,父亲在他的疆域里巡视,无人说话。(赏析加粗词语)(2)目前,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还在,他经常费劲地收拾烟灰缸、垃圾桶,地板上有一粒黑点或水迹,他都要撕块卫生纸,弓着腰去擦干净;饭后,他总表示要自己去刷碗。(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2 . 本文以“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为题,有何妙处?13 . “孝”是做子女应具有的德行。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50字左右)四、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今诸生学于太学,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_,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3)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_,_。(4)抗金复国,血洗国耻这是辛弃疾一生的梦想,更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借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只可惜徒有“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建功立业之雄心壮志,只能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紛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5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16 . 用“/”对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17 . 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文中哪些词语可以印证这一点?18 . 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六、诗歌鉴赏诗歌赏析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代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注: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流亡扬州之时。19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夕阳依旧垒”中的 “依”字作简要赏析。20 .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哪些“惆怅”之情?七、语言表达21 . 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在沸腾的操场里,_,在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中,_,在教室的课桌上,_。八、名著阅读22 .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_是被誉为“_”老舍的_篇小说,写于1936年,他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一个_(职业)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九、综合性学习23 . 你所在班级开展以“走近传统节日与民风民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活动中,王玲同学从报纸上抄了一段文字,由于粗心,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她修改。至于其他的响器,如锔锅、锔盆、钉碗、弹棉花、破烂儿的,也都各有千秋。总之在乡下,(A)人们在响器的日常生活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即使现在难觅其踪,(B)但那一声声抑扬顿挫的吆喝声,依然珍惜在人们的记忆里。(A)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2)活动中,张倩和赵强对传统风俗的态度产生了分歧,请你以张倩的口吻完成对话。张倩: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利于我们了解安徽各地的民风民俗。赵强:这些传统的民风民俗都过时了,没什么好关注的。张倩:_赵强:经你这么一说,我认识到我的看法是不对的对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确实要了解继承。(3)很多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习俗,请根据下面的节日,填写相应的习俗。元宵:_端午:_中秋:_清明:_24 .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经学校同意,学生会准备把学校那些冷冰冰的“禁止吸烟”标志,换成富有人情味和启发性的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条这样的宣传标语。(2)活动二:分析数据材料。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次活动,活动小组从网上查找了某市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统计数据,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得出结论。(3)活动三:现场劝阻活动。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十、作文25 . 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从此,我不再要求: 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从前,在一个铁匠铺里,一块木头放在那里很久了。它看见铁匠整天叮叮当当声把一块块毛铁打成了各种各样的用具,心里十分羡慕,同时也自卑自己的无用。于是,它请求铁匠把自己打成锄头,铁匠微笑着说:“你有你的用处!”木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的用途,再三请求铁匠,铁匠无奈地把它塞进火炉。木头快燃尽时,它透过一扇门,看见了屋里的床和柜子,突然明白了什么要求: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2、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