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0789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七上赫章期中) 秦在哪一年实现了统一( )A . 公元前230年B . 公元前221年C . 公元230年D . 公元221年2. (2分) 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覆亡,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因此,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唐太宗的做法说明他 ( )A . 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 . 认为崇尚节俭便可巩固统治C .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重要性3. (2分) (2017七下重庆期中) 如下图所示的一部电视剧再现了唐朝某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之所以出现这一繁荣景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重视纳谏B . 吸取隋亡教训C . 轻徭薄赋D . 任用姚崇为相4. (2分) 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 )A . 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B . 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 . 百姓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D . 文成公主入藏5. (2分) (2017七下长垣期末) 分析图表与下列哪个事例无关( )A . 隋朝的繁荣B .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C .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D . 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6. (2分) (2017七下邵阳期中) 先后进谏200多次,深得唐太宗器重的大臣是( )A . 魏征B . 房玄龄C . 马固D . 杜如晦7. (2分)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 )A . 10多批B . 11多批C . 12多批D . 13多批8. (2分) 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代唐高宗执政,初显管理才能B .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C .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D . 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9. (2分) (2016广东)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 A . 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 . 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 . 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 . 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10. (2分) (2016七下深圳期中)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到赵州桥上散步 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阅读资治通鉴因安史之乱而举家南迁 参加科举考试而金榜题名A . B . C . D . 11. (2分) (2016七下盐城期中)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导致以上和好局面出现的因素主要有( )A . 唐蕃会盟B . 澶渊之盟C . 靖康之变D . 元朝建立12. (2分) 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 南宋定都临安B . 宋军收复建康C . 宋金达成和议D .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3. (2分) (2016泰安)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 市舶司B . 澎湖巡检司C . 行省D . 宣政院14. (2分) (2016七下歙县期末) 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朝代是( )A . 隋B . 唐C . 两宋D . 元15. (2分) (2017七下单县月考) 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反映了( )A . 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流B .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C . 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 . 元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16. (2分) (2017七下郴州期中) “大元”即“大的开始”,元朝的建立者是( )A . 成吉思汗B . 文天祥C . 忽必烈D . 铁木真17. (2分) (2018七下东台月考) 唐朝灭亡之后,形成五代十国,当时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 ) A . 后梁B . 后周C . 南宋D . 北宋18. (2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过程,这过程最后完成于( ) A . 唐朝B . 元朝C . 南宋D . 清朝19. (2分) (2016七下舒城期中) 下列图中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古钱币是( )A . B . C . D . 20. (2分) 梁山好汉鲁智深与兄弟一起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他们所经之地是( )A .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 . 食客盈门的酒楼C .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 . 好汉比武的擂台21. (2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如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 . 西周B . 秦朝C . 元朝D . 清朝22. (2分) (2016七下徐州期中) 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 )A . 宣政院、伊犁将军B . 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C . 宣政院、驻藏大臣D . 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23. (2分) 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 ( )A . 李清照B . 陆游C . 辛弃疾D . 苏轼24. (2分) 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 )A . 造纸术B . 印刷术C . 火药D . 指南针25. (2分) 你可以读史记了解的历史事件有( )商鞅变法 中国同欧洲直接来往 焚书坑儒昭君出塞A . B . C . D . 26. (2分) (2016七下高阳期末) 元世祖时期,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这一举措( )A . 消除了游牧民族特色B . 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C . 使大批农田变为牧场D . 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27. (2分) (2016七下徐州期中) 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 )A . 废除了丞相B . 废除了行中书省C . 废除了三司D . 废除了锦衣卫28. (2分)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 . 皇权战胜相权C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 . 皇权日益加强29. (2分) 1405年1433年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A . 东南亚一带B .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C . 印度半岛D .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0. (2分) 2014年3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 . 戚继光B . 郑成功C . 郑和D . 林则徐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5分)31. (15分) (2017济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材料二:时间地域比例北方南方742年3042万人2036万人3:21080年956万人2368万人2:5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 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2) 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3) 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32. (20分) (2017重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材料二: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材料三:(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2) 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1942年4月3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3) 材料三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4)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33. (20分) (2018七下天等期末)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1) 上图中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3)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在元朝有何具体表现? (4)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重大发明。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