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0662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8题;共96分)1. (2分)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A . 农民阶级B . 工人阶级C . 地主阶级D . 民族资产阶级2. (2分)下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 . 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C .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 . 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3. (2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之处在于( )A . 建立了革命政权B . 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 . 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D .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4. (2分)如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造根植于( )A . 南京条约B . 瑷珲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5. (2分)在历史长河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由重要的历史人物来领导、推动。下列关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连线正确的是( )A . 左宗棠鸦片战争B . 梁启超洋务运动C . 孙中山辛亥革命D . 李鸿章戊戌变法6. (2分)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 . 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C .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 .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7. (2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 . 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 .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 .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8. (2分)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 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 ) A . 向西方学习B . 巩固清朝统治C . 救亡图存D . 发展资本主义9. (2分)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B .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10. (2分)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 . 虎门销烟B . 1840年的鸦片战争C . 鸦片的输入D .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1. (2分)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A . 马关条约B . 南京条约C . 辛丑条约D . 北京条约12. (2分)“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 侵略与屈辱B . 救亡与探索C . 反抗与斗争D .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13. (2分)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时指出:中日两国人民长达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其中提到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是指( )A . 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 甲午中日战争至抗日战争C .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D .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14. (2分)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调拨给军队,采用机器生产,实行雇用制;其民用企业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对上述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C . 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D .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5. (2分)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清朝的都城,下列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属于洋务派为“自强”创办的工业有( )A . 江南制造总局B . 开平矿务局C . 汉阳铁厂D . 湖北织布局17. (2分)如图为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 .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B . 战后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 .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 (2分)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中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递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 (2分)下列是李大钊发表的文章,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A . 青春B . 庶民的胜利C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0. (2分)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21. (2分)中国近代史是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过程,下列属于制度层面的探索活动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 B . C . D . 22. (2分)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 )A . 李大钊B . 陈独秀C . 胡适D . 鲁迅23. (2分)下边的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史事件主要是(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24. (2分)“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垮人的地步新青年慢慢发展出一条新路,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的政治不能只靠政治,要靠文艺、伦理、思想方面的变革”材料中新青年发展出“一条新路”指的是( )A . 自强、求富B . 民主共和C . 民主、科学D . 师夷长技以制夷25. (2分)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关于某运动的一张卡片(见下图)。该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A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 .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C .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D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6. (2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该文章中他( ) A . 主张维新变法B . 提倡白话文C . 提倡新道德D . 主张内政改革27. (2分)有人说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就是向外国学习是过程,就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而历史学家陈旭麓却指出了其中的一处错误。你认为是那一处( )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28. (2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分别是( ) A . 兴中会、同盟会B . 华兴会、强学会C . 光复会、兴中会D . 华兴会、同盟会29. (2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抽象的思想风暴,它需要具象的载体。民众深受运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观看一本杂志,而这本杂志的编者和这场运动的精英,又大多来自一所名校。这本主导了新文化运动的杂志和成为风暴中心的名校分别是( )A . 新民丛报和北京大学B .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C . 新民丛报和清华大学D . 新青年和清华大学30. (2分)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其突出的贡献是( ) A . 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 .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 . 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 . 领导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31. (2分)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自强求富梦李鸿章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A . 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B . 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C . 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D . 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32. (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 . 钦定宪法大纲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 中华民国约法D . 中华民国宪法33. (2分)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存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 .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 .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D . 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34. (2分)当今社会,电子媒介异军突起,各显威力。下列传媒属于电子媒介的是 ( ) A . 报纸B . 电视C . 杂志D . 书籍35. (2分)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李鸿章洋务运动B . 康有为戊戌变法C . 孙中山辛亥革命D . 梁启超新文化运动36. (2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味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 B . C . D . 37. (2分)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 . 鲁迅B . 李大钊C . 胡适D . 陈独秀38. (2分)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是( )A . 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B .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 . 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D . 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向地主收买土地39. (2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全面记述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情况,它记述的开端是( )A . 1921.7中共诞生B . 1927.8.1南昌起义C . 1928.9秋收起义D . 1935.1的遵义会议40. (2分)1927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A . B . C . D . 41. (2分)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 国共两党分裂了B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 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D . 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42. (2分)2010年5月23日,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其中有( )发起“公车上书” 提出三民主义 成立中华民国 创办黄埔军校A . B . C . D . 43. (2分)以下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的是( )发于上海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 B . C . D . 44. (2分)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 ) A .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B . 苏联红军的参战C .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D . 美国投放了两枚原子弹45. (2分)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最能说明( ) A . 中国是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B . 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全部兵力C . 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量兵力D . 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摧毁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6. (2分)在115师的战前动员大会上,指挥官讲道:“同志们!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要在敌人进攻平型关时,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从侧后猛击一拳,打一个大胜仗。给敌人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文中的“敌人”和“友军”分别是( ) A . 美军和国民党军队B . 美军和八路军C . 日军和国民党军队D . 日军和新四军47. (2分)小林宽澄曾是一名侵华日本兵,被俘后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加入中国抗日军队,他参加的军队是( ) A . 北伐军B . 八路军C . 红军D . 解放军48. (2分)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 A . 台儿庄战役B . 威海卫之战C . 百团大战D . 黄海大战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50分)49. (30分)综合探究:从1921年到2016年,9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从无到有】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百年中国【从弱到强】材料二: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幼稚到成熟】材料三: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从在野到执政】材料五: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利、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材料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1)为什么1921年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2)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请写出在不同时期人民军队曾经使用过的名称。(3)请写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自己内部问题的?(4)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5)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事件?指出在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两党在徐州地区展开的战役名称。(6)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50. (20分)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周年的峥嵘岁月值得纪念和庆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刘伟强执导,刘烨、 朱亚文、欧豪、刘昊然、马天宇、马伊琍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材料二: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1)看了电影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创建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名称。 (2)请说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材料三中的“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时期? (4)从1947年开始,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哪些主要军事行动?(至少回答出2次)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8题;共9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50分)49-1、49-2、49-3、49-4、49-5、49-6、50-1、50-2、50-3、5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