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4837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ning。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玩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节选自朱自清春)(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嘹亮(_) 应和(_) 酝ning (_)(2)解释下列词语。呼朋引伴:_(3)文中划线处有一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顾晓蕊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到了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lu,用手握着条状物向一端滑动),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道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挨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热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竞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那一刻,安静极了。忽然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2 . 阅读全文,说说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 . 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l)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笑声。(2)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4 . 第段中写道:“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结合上下文说说弟弟为什么会落泪。5 . 本文结尾写道:“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对此,你一定有所感悟吧?请将你的感悟具体写出来。(不少于80字)三、句子默写6 . 按原文填空。(一)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从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A_,B_,C_。D_,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一一任末好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7下一1)(二)我看见了红柳的E_,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枝的F_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敬意。她把她惊人的美丽和G_、H_,留在天地之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I_,只是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内心不得安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心灵的安铮使人更为高贵和J_的了。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一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7下5寂寞的红柳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周勃,沛人。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候。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候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候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候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候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候。(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有删改)(注)国:这里指诸候的封地。冒絮:头巾。狱辞:案件的供词。7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丞相朕所重(_)(2)常被甲(_)(3)文帝朝(_)(4)将兵于北军(_)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为朕率列候之国求之地中,不更颠乎B太后以冒絮提文帝不以物喜C乃免相就国乃木知有汉D吏方验而出之夺而杀尉9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2)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10 . 从选文看,周勃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诗歌鉴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1 . 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2 . “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解析。六、名著阅读13 . 根据阅读的名著作答。 (1)格列佛游记讲述格列佛游历四个国家的见闻:小人国和不来夫斯古国的作战原因是_;在大人国,格列佛用_制作梳子;在飞岛国有个科学院,这里的科学家们有的研究建造房屋从_建起;在慧骃国看到了“耶胡”挖据争抢闪闪发光的石头。这些见闻体现了这部小说鲜明的特征是_。 (2)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走罢!这段话交代了作者离开家乡的原因是_。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_,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中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考入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_等人的思想。(3)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14 . (1)阅读文段,回答相关问题。他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起拜倒在地。这段话是明代_(作者)写的水浒传中的_(写人物名称和情节)(2)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_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七年级二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主题为“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你能够完成下面的任务吗?15 . 为了渲染气氛,需要在教室内围绕主题进行简单的布置,你打算如何布置呢?16 . 王爽同学写了一段话作为“感悟四季”环节的开篇词,请你帮她补充完整。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百花齐放,温柔美丽;爱她的_;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 _;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_。只要你心中充满了爱,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充满欢乐的好时光。17 . 在“家乡风光美”的环节,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请你说两个自己家乡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吉林省内就可以)18 . 活动结束后,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你打算设计哪些栏目?(至少两个,本题中出现的除外)。八、作文19 . 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三、句子默写1、四、课外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2、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