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206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这是康克清对她的丈夫朱德的评价。B红星照耀中国是报告文学。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南京,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C法布尔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人类社会生活。D昆虫记中,蜜蜂、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辨认方向,于是不会迷路。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开在记忆深处的花记忆,好比一口深遂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选自读者2012年第18期)2 .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意外( ) ( ) 疑惑( )3 . 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作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4 . 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5 . 从文章的内容上看,第段的作用是什么?从文章结构上看,第段的作用是什么?6 . 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封寿炎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这个耗资上亿元的大项目,被人公开批评质量堪忧。有业内人士还提出了更为严重的质疑在数字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极其珍贵的原声母带竟然毫无保留地交给外国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至今未见权威的结论认定。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曾经说过,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对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进行抢救整理,通过数字化方式使其得到永久性保存,毫无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问题在于,在获得永久性保存之后,这些音像历史资料,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里,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的悖论。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但与此同时,全球化时代又特别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时尚潮流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社会,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地方性经验。但是,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人,尤其是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了契机。为什么从前的人们喜欢看戏,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戏了?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活动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就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达至繁荣。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电影、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之后,很多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举例来说,。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完全可以为传统文化所用,促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受限于交通和传播技术,只能在有限的地域里生存发展,但信息化、技术化的技术力量,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全球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毫无障碍地聚集,形成独特的文化群落,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举例来说,在2013年启动的“京剧电影工程”先后确定了10部经典篇目。其中首部完成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首映,两年多来一直热度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再如,秦腔是典型的地方性剧种,流行歌手谭维维跟华阴老腔合作推出的音乐作品,却使秦腔在短时间内引爆微信朋友圈,引发现象级的关注。这些成功经验,完全有可能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契机。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有删改)7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8 . 请在第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文内容衔接。9 . 阅读第段,把作者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1)提出本段论点:_;(2)具体论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3)_;(4)再次强调_。三、文言文阅读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0 .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1)安居而天下熄(_)(2)父命之(_)(3)往之女家(_) (4)以顺为正者(_)1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2 .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13 .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14 . 中华民族流淌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无数的“大丈夫”形象,请你列举一位并说说他(她)的相关事迹。四、情景默写15 . 按要求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1)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2)无言独上西楼,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3)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孟子)(6)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五、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6 . 解释下面的加点字。(1)君子之行_(2)非学无以广才_(3)淫慢则不能励精_(4)意与日去_17 .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险躁则不能治性。19 . 文申说“非志无以成学”,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六、名著阅读20 . 鲁迅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其相关情节,加以印证。A.儒林外史 B .骆驼祥子 C .童年 D.呐喊 E .红楼梦七、综合性学习21 . 在我国,竹子倍受人们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竹文化,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探究的主题就是“中国竹文化”,请你根据同学们的探究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小题。任务一:了解“竹”的造字本义说文解字“竹,冬生草也。象形。”甲骨文”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古代造字,“草”和“竹”相似而相反:叶片朝上为“艸”(草),叶片朝下为“”(竹)。竹的造字本义:空心,有结,长笋。也指“竹简”。古代还指箫、笛一类的竹制乐器,为“八音”之一。 所以作为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和乐器、竹器以及记载文字的东西有关。草的造字本义:百卉也,地面上片状生长的禾本科植物。作为部首,从“草”的字大部分与草木有关。(1)根据任务一探究的结果,判断下列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_)A. 书藉万籁俱寂 B. 萧瑟功亏一篑C. 编纂名列前茅 D. 落第一筹莫展任务二:了解“竹”的生长过程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楠竹”,又称“毛竹”。毛竹在最初的四年里只长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毛竹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向上蹿升,仅6周的时间就发生了不可思y( )的变化,可以长到15米,多棵竹子很快就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之前的四年里,毛竹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它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深深地扎根,坚持着,等到时机成熟,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2)阅读任务二的内容,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A.第二行加点字“蹿”的正确读音为cun。B. 括号处应填写的汉字为“议”,“不可思议”这个词在这里形容毛竹六周内生长的速度快,让人感觉无法想象,难以理解。C.第三行画线词语“郁郁葱葱”中“郁郁”形容竹林茂盛的样子。D.第三行斜体字“延”的第四笔是竖折;最后一行斜体字“及”的第一笔是撇。(3)下列成语概括上文毛竹的成长历程不恰当的一项是(_)A.厚积薄发 B. 成竹在胸 C.蓄势待发 D. 养精蓄锐任务三:了解“竹”的文化内涵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这样的美誉古已有之。唐代王维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山村、清新的空气、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泉流、竹林中洗衣少女的欢笑声、莲丛中晚归的渔舟,组成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诗人把它们写进诗里,也寄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4)语段第句横线处缺少标点,语段后两句中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依次添加和修改。横线处添加的标点是:_句子修改:_(5)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借“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驻人间”,“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对联来勉励自己。下列是两组关于竹的对联,请你任选其一,将其补充完整A.上联:石头解性真吾友下联:_是我师B.上联: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下联:竹可折而不可_选项:_(填字母序号)下联:_(6)郑板桥一生酷爱竹,他的书画作品也往往与竹有关。请你欣赏下面的这幅作品,从笔画、章法、结构、内涵等方面说说这幅作品中书法的特点。书法特点:_(7)通过探究竹的文化内涵,同学们感受到竹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精神品格已然相融,这正是竹文化的核心所在。竹子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成为人们所推崇的虚心进取、高风亮节、刚直不阿、雅然脱俗等美德的生动写照。在你读过的名著_(填作品名称),_(人物及其情节),表现出竹一样的 _(精神品格)。22 . “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1)下边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我选幅,它告诉我们。(2)阅读右面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阅读内容认同率玄幻武侠35.1%时尚娱乐32.5%文学经典15.0%时事先锋17.4%2015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表。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八、作文23 . 写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要能献出一点爱,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爱。这个爱是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等。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无私和无畏!爱是温和,爱是不自夸,不张扬!爱是不嫉妒,不轻易发怒!请以“爱”为题目,或自拟一个包含“爱”这个词的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24 . 请以“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诗歌除外,文体不限。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