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课件2 湘教选修4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0793562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课件2 湘教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地理:《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课件2 湘教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地理:《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课件2 湘教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选修 城乡规划第1课时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考点突破考点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基础梳理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 概念 类型 划分依据 和 类型 城市与乡村 聚落环境 规模 职能 城市的特征 城市的概念 显著特征 最基本的特征是 产业结构 城市以第 产业为主体 特点 具有 和高效益的特点还具有多功能和 的特点 城市的形成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古老的城市多诞生于 印度和 等文明古国 密集 二 三 高效率 动态性 埃及 中国 基本动力是中国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内容 人口向城市集中 扩大功能增强 提高 城市的提升 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功能显著加强 规模 地位 内 涵 基础设施 辐射带动 经济增长 深化探究世界城市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强化专练2 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阶段 公元前1000年 公元500年 中世纪阶段 公元500年 17世纪工业革命 工业化阶段 17世纪工业革命 20世纪50年代 后工业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 读 世界和我国古代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早期阶段 城市的功能主要有 军事防御 举行祭祀仪式 生产功能 消费中心A B C D 2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 早期城市的主要诞生地是 3 从雅典和罗马的形成看 属于城市发展的 阶段 4 北京故宫形成于城市发展的 阶段 反映出我国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 影响最大 受 影响次之 5 伦敦最早形成于中世纪 其规模迅速扩大是在工业化阶段 反映了此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6 对比上面三幅图可发现 中国古代城市的面积往往比欧洲的城市面积 而且形状多呈 形 解析第 1 题 早期阶段城市数量少 规模小 城市的功能主要有军事防御 举行祭祀仪式 消费中心 生产功能是在工业革命后才具有的功能 第 2 题 从形成时间可以判断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 早期城市的主要诞生地是尼罗河流域 第 3 题 从雅典和罗马的建筑景观图下的时间即可判断城市发展阶段 第 4 题 从北京建筑景观图下时间可以判断形成阶段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受政治环境影响最大 在形态结构方面表现尊卑有别 中规中矩的特点 其次受军事影响 第 5 题 工业革命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 6 题 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答案 1 C 2 尼罗河流域 3 早期 4 中世纪政治军事 5 工业化 6 大四方 表现出显著的内部性 城市化与 城市化并存 考点二城市化基础梳理 城市化 基本概念 含义 原因 是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表现 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不断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进入世纪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展迅速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社会经济 城市人口 二 三 用地规模 20 差异 过渡 滞后 我国的城市化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高 低 最高 较低 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 现已形成综合实力雄厚 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密集地带 方法指导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差异比较 强化专练2 读下列两表格 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 表格主要反映了世界和我国的什么过程 其标志表现在哪些方面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2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在1950 1980年和1980 2000年各有什么变化 3 1980年以来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比发达国家快 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 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与世界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什么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解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城市化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而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利于理解城市化差异的实质 答案 1 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1950 1980年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6 4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2 2 大体上相当 但1980 2000年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 1 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4 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 3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导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基数大 增长快 所以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4 起步晚 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城市数目和人口增长快 大中小城市都有发展 考点三城市环境问题基础梳理 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高度集中 问题表现 社会环境问题突出 过度密集拥堵环境恶化昂贵犯罪率较高 生态环境恶化 污染加剧 产业活动 人口 交通 地价 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注重城市 更强调城市的内在质量 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偏低居住环境较差 可持续发展对策 绿地率 数量和规模 深化探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强化专练3 图1为 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 图2为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 90年代的气温 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 表格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结合所学的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1 甲地的年陆面蒸发量数值范围为 简述东部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2 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图2时出现的一处错误 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3 分析乙地某城市蒸发量变化的原因 据此简述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第 1 题 依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确定甲地数值范围为400 500mm 通过读图1可对比分析北方与南方蒸发量的差异 第 2 题 地下水水位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但与气温呈负相关 第 3 题 结合乙城市对应的表格数据对比分析 答案 1 400 500mm南方年陆面蒸发量大 北方年陆面蒸发量小 或陆面蒸发量自南向北减少 南方年降水量大 雨季较长 植被覆盖率较高 土壤含水量大 纬度较低 气温较高 北方年降水量较小 雨季较短 植被覆盖率较低 土壤含水量小 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 2 20世纪80 90年代甲地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曲线 水位应该为下降 由于 自然原因 此时段该地气温升高 蒸发量增大 降水量减少 地下水补给水源不足 同时 人为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大 地下水开采量增大 所以地下水水位逐渐下降 3 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 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 地表径流量增大 或外流量增多 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 地下水补给量 减少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考向调研考向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例1 读图 完成有关城市起源的知识网络 1 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 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劳动生产率提高 农产品有剩余B 货物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场地 C 优越的自然条件 河流中下游平原D 集市E 社会劳动分工 手工业兴起 手工业产品丰富 2 由以上联系图可以归纳出 人类曾经在条件优越的地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但某些古代城市为什么不能延续到今天 解析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城市出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 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二是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集市 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交换地域进一步扩大 集市有可能演变为城市 答案 1 见下图 2 自然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中 毁坏了天然生态系统 同时也使古文明在那些地区消失 考向二城市化及城市环境问题 例2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1 1950年至2000年 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说来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 与F城市相比 E城市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 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 图2中的 两折线中 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 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存在 等社会经济问题 4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 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对生物 对气温 对降水 对地下水 5 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主要表现在 多选 A 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 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扩大城乡差别D 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由图分析可知 该地区无论从城市数量还是从人口 规模上 都在不断增大 交通的改善促进了城市发展 同时 G城也会出现一系列城市问题 结合相关知识 可得出合理答案 答案 1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 或出现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 公路 3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 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 或经济效益下降 4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 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 出现 热岛 现象烟尘排放量多 城市多雨雾天气 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5 ABD 反思归纳城市是产业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 长时期和高强度的产业活动使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现就其成因和措施分析如下 对点训练题组一 城乡差别 城市的发展1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城乡差别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城市景观要比乡村景观复杂得多B 城市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乡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C 城市是人类利用 改造自然环境最为强烈的地方D 城市人口的规模 密度都大于乡村 2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也是最早诞生城市的地区之一 我国早期的城市多分布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 地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带动下 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 如沿海的上海 天津等 而广大内地经济发展缓慢 城市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3 从地形上看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 从气候上看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 这些大城市大多是各级行政中心 这说明 对城市的影响较为深刻 解析第 1 题 城乡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景观差别 规模差别 功能差别和环境差别四个方面 城市和乡村相比较 城市景观要比乡村复杂得多 城市主要从事第二 三产业 而乡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城市人口的规模 密度都大于乡村 城市是人类利用 改造自然环境最为强烈的地方 第 2 题 我国早期的城市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 沿海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 第 3 题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优越 答案 1 B 2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沿海 3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便于农耕 农业发达 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东部季风区气候适宜 降水较丰富 气温适中政治 题组二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2 读 某城市略图 和 该城市各地区2006年人口变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造成该城市人口迁移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2 在A I的各城区中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判断依据是 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3 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 图3中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曲线 4 简述A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5 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多选 A D石油化工城B G钢铁工业城C B纺织工业城D F微电子工业城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城市中工业的布局 第 1 题 从图1 图2中不难看出市中心区A为人口净迁出区 郊区及卫星城为人口净迁入区 原因主要是城市中心区城市化问题突出 人口从市中心区迁往郊区及 卫星城 第 2 题 结合图1中各城区的自然增长率及人口迁移差额率不难看出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I 不断减少的为A B 第 3 题 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白天川流不息 但夜间人员很少 甚至空无一人 第 4 题 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多 会出现环境污染 居住困难 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 绿地面积小等一系列问题 第 5 题 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季风区 冬夏季节盛行西北 东南方向的风 因此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避开西北和东南方位 以免造成中心区的大气污染 而无污染的企业可布局在城区 微电子工业城应选择环境最好的区位 答案 1 城市化问题突出 卫星城镇的兴建 2 I自然增长率为10 左右 人口迁移差额率为15 左右 两者和最大A B 3 D 4 环境污染严重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绿化面积小 5 BCD 题组三 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 读 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 在平均时速小于35千米时成 相关 2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除了汽车尾气外 还有 和 3 城市大气污染物中除NOx外 还有 4 汽车尾气中的NOx等 在太阳辐射中的 作用下 发生光化学反应 产生光化学烟雾 其主要成分是 和过氧硝酸乙酞 5 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美国的 此城市易受光化学烟雾危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6 根据上图分析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是 双选 A 改善道路状况 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B 减少汽车数量 发展其他形式的运输工具C 改进汽车燃烧系统 减少尾气污染成分D 建立绿化隔离带 实行人车分道行驶解析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主要排出氮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铅等有害物质 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平均时速小于35千米时 车速与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成负相关 车速越慢 排放越多 答案 1 负 2 家庭炉灶燃烧工矿企业生产 3 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煤烟粉尘 4 紫外线臭氧醛类 5 洛杉矶三面群山环抱 不利于污染气体扩散汽车数量大 排出大量NOx 6 AC 返回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