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9060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关于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属于新石器时代B . 过着群居生活C . 已经会人工取火D . 会建造房屋2. (2分)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3. (2分)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原始居民C . 半坡原始居民D . 大汶口原始居民4. (2分)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 )教民开垦耕种 种植五谷 制作乐器琴瑟 建造宫室 制造船只 创造文字A . B . C . D . 5. (2分)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图所反映的是西周推行的(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6. (2分)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B . 奖励耕织C . 奖励军功D . 推行县制7. (2分)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 A . 夏 商 西周 春秋B . 夏 西周 商 春秋C . 夏 商 西周 战国D . 夏 商 东周 春秋8. (2分)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 A . “九一八事变”B . 徐州会战C . 百团大战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9. (2分)秦统一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 . 天子B . 王C . 皇帝D . 朕10. (2分)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 A . 圆形方孔钱B . 五铢钱C . 交子D . 会子11. (2分)下列对秦朝、西汉、元朝、清朝时在管理地方的制度方面叙述有误的是( ) A . 秦朝政府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 . 西汉政府实行分封制,废除郡县制C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和设置宣政院辖地D . 清朝政府设置将军府管理边远地区12. (2分)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 .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 用泥制陶的事实D .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13. (2分)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 A . 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B . 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 . 儒家思想的影响D . 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14. (2分)秦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 )沉重的赋税 漫长的兵役无休的徭役严酷的刑罚A . B . C . D . 15. (2分)如图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 A . 酒器B . 食器C . 乐器D . 礼器16. (2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 . 夏朝B . 商朝C . 春秋D . 战国17. (2分)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 . 墨家孟子B . 儒家庄子C . 道家墨子D . 法家韩非子18. (2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张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的是( ) A . 孟子B . 韩非C . 墨家D . 庄子19. (2分)下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 )A . “仁”B .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转化C . 主张改革,实行法治D . “兼爱”“非攻”20. (2分)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分别是( )A . 殷、洛邑B . 镐京、洛邑C . 咸阳、长安D . 长安、洛阳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2分)21. (12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史实:在北京人的生活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种等。推论:北京人已经掌握生火技术,并知道长时间保存火种。(2)史实: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郭沫若卜辞通纂推论: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史实: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推论: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4)史实:“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推论: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导致最终失败。(5)史实:“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推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6)史实: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古有童谣唱到:“阿房,阿房,亡始皇。”推论:修建阿房宫征调了大量民力,直接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这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2. (2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世袭制”被“禅让制”取代。 23. (2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商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4. (2分)周武王建立的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诸侯争霸,战乱不止。25. (2分)春秋战国时期,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其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对立的思想家是庄子和韩非。( )26. (2分)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指出“仁政”治国的观点。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7. (1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_生活28. (2分)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_,造福于民;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进扰,派大将_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9. (4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诗中曾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汉武指:_他的主要改革措施(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介绍)。政治上:_;经济上:_;思想上:_。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5分)30. (25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见证。自古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材料三:某史学家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此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材料四: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1)材料一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材料中“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2)请你举出一项能体现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宋代科技成就。宋代科技成就主要是通过谁传到欧洲的?(3)材料三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欧洲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其运动的实质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出两位主要代表人物。(5)材料一、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影响?由此你有什么启示?31.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以上材料中的语录是我国古代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3)他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32.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摘自汉书诸侯王表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1)材料一中图一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武帝”指谁?“武帝施主父之策”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元璋是如何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的? (4)材料四所述史实开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2分)21-1、21-2、21-3、21-4、21-5、21-6、22-1、23-1、24-1、25-1、26-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7-1、28-1、29-1、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5分)30-1、30-2、30-3、30-4、30-5、31-1、31-2、31-3、32-1、32-2、32-3、32-4、3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