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53575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根据水浒传的内容,下面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A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劫了生辰纲。B“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文段中这位打虎的英雄正是李逵。C“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 白胜原先挑的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晁盖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最后,白胜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D林冲在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 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2 .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灼热焦灸独踞苍穹B急湍倾泻瞬息万变C浮躁打嗝色彩变换D精致敞篷名幅其实3 . 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确实)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大声喧闹)C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非常痛苦)D神秘的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军人战死于战场)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词大会打开了人们通向诗歌世界的大门,架起了人们与中国文化情感,点燃了人们心中对诗词热情的火炬。B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C水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观念,加强区域间联手、联动、联治的理念是不容置疑的。D网络经营单位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并跟踪观察。5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塞畔(pn)尹(yn)B一束(sh)卞(bin)C寂寞(j)飞奔(bn)D装饰(sh)舵手(du)6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成语“教学相长”“豁然开朗”分别出自礼记、桃花源记。B律诗,也叫“古体诗”,一般由八句组成。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D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群称对方的父亲。7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流言蜚语面前不妨木讷些,以避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网络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点,很容易使虚假信息或谣言产生滚雪球效应,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网络信息尤其是“爆料”前更不可少了钝感。人们不仅要有敏感还要有“钝感”。信息满天飞的时代也应多些理智和克制,不要“满腔热情”地为谣传推波助澜。钝感并非迟钝,而是以理智与克制排除外界纷扰,以良好的心态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默读父亲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8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几件事。9 . 第段中画横线句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10 . 得知父亲躲起来注视颁奖大会,“我木然”,怎样理解“我”当时的感受?11 . 父亲说“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怎样理解这句话?12 . “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指的是什么?13 . “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14 . 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爱莲说一文,完成下列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1)可爱者甚蕃(_)(2)宜乎众矣(_)(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4)水陆草木之花(_)16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17 . 本文开头写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18 .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莲进行了描写,从生长环境写出了一个_ _的莲;从体态角度写出了一个_的莲;从香气风度写出了一个_的莲。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图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教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释)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9 .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苦:痛苦)B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C仆闻之(闻:听说)D主恶之(恶:讨厌,厌恶)20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映亩之中/子知之乎C曾益其所不能/其一犬坐于前D然后知生于忧患/孙叔敖曰:不然21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恒过,然后能改。(2)可以免于患乎?22 .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五、句子默写23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草木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几时收?_。(朱敦儒相见欢)_,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后四句。 _,_。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注释)只解:只知道。不信:不理解。离亭:古人在长亭送别,因此称之为离亭。春衫:春天穿的衣服,此处指年少时穿的衣服。淡:惨淡清冷。胧(lng)明:模糊不清,此处指月光不明。频:屡次。高楼雁一声:化用自唐代李偓生查子的“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24 .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B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C上片中写词人借酒浇愁让自己得到了解脱。D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25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三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思君令人老”和“多情自古伤离别”双重含义。B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抒发了含蓄的感情。C此词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D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七、语言表达26 . 模仿例句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八、综合性学习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 hun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 A(健康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tin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xing。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 B(继续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愈见q迷。(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hun_发 tin_然安xing_ q_迷(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A :_ B:_九、作文28 . 按要求作文。请以“抬头就是晴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 X”代替,否则扣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三、文言文阅读1、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