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0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5206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0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0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0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0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法皆斩(按照法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B楚人怜之(爱戴)临表涕零(流)C凡三往(总共)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D国险而民附(地势)岂直五百里哉(通“值”,价值)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汉字(1)tng而走险(_)(2)jing乎不同(_)(3)xn金(_)(4)ch异(_)三、现代文阅读3 . 阅读文章后答题桐花如常许冬林(1)不喜欢桐花多年。(2)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落花时,样子邋遢。(3)在我们江北,谷雨之后,桐花最盛。(4)少年时居住的老宅西边,有一棵桐树,是白桐,也叫泡桐,粗壮,高大,枝叶覆满 头顶天空,指手画脚。(A)我放学回家,穿过开着无边无际紫云英的田野,老远看见我家屋西的桐花,白发苍苍地开上云天。桐花下,炊烟升起,猜想母亲一定正手忙脚乱地做饭。桐花粉紫色。浅浅的粉紫,隔着春暮的天光烟蔼看去,竟像是颜料在水里化掉了,化成一团不干不净的灰白色。这样的灰白色,是薄凉的,像日子,不过节也不做喜事的乡下日子。寻常的日子。(5)有一回,朋友跟我描述她在乡间看到的桐花有多美,我心里想笑。桐花能有多美?匆匆一见,如旅途上的艳遇,不负责洗臭袜子也不用油污满身地下厨房,没熬过漫长的相看生厌的时光,那情感自然是轻吐芬芳。(6)我想起从前我家的那棵桐树,春暮的雨愁愁长长地下,屋外的墙角处,腐烂的树根 边,都生了一簇簇的野蘑菇,肥厚的桐花花瓣铿然坠落,砸在滑腻的湿地上,混进潮腥的野蘑菇丛里,然后一起腐烂。空气里,桐花的味道又湿又重,缠绕不散,像玄奥难解的命运。夏天,算命先生坐在村口的桐树阴下,一卦一卦地算。他说人在命运里走,也逃不掉。命运如网,缠绕不散。(7)母亲喜欢请人算命,给家里每个人都算。一回是抽牌,母亲让我抽,我抽出一张,展开看,是一个女子,骑一匹白马,又矫健又威风。图边说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只记得,我是喜欢那匹马的。其实我也想骑上那匹马,逃。逃离乡村,逃离我妈妈我奶奶那样的生活和命运。我不想自己就像一朵桐花,开得那样粗陋,那样没有花的样子。花的样子应该是轻 盈的,鲜丽的,香气袅袅像细细的柳丝,或者像下下停停的春暮的细雨。(8)如果做花,我不想做一朵桐花。(9)像逃离一场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一样,我试图以自己的不甘和倔强来逃离古旧乡村,逃离古旧的生活方式。我追随理想,试图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出门读书,风花雪月地写席慕容体的情诗我以为我成功逃离。(10)暮春的一个黄昏,散步,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前,竟是久久流连不去。那是极普通的一户农家,两层半旧的小楼,门前用竹篱笆围出一小块菜园,里面种瓜种豆。房子东边,立一株高大桐树,紫色的桐花累累簇簇盛开,远看去,花开灼灼,如蒸如煮,花气熏天。房子无人,静悄悄锁了门,只有那一树桐花火辣辣地开,繁花照眼明,也庇护着小楼和院子。(11)一块园,一树花,一户人家。静谧,安稳,寻常。寻常中透着人间烟火的亲切,和盈盈的美意。(12)桐花到底还是美的!(13)回想少年时:偌大的桐花荫下,坐着三小间覆有青灰瓦片的房子,我踩着满地的潮湿桐花去上学。那画面,隔着二三十年的光阴,现在回头看去,才看出了一种人间的简静与清美。(14)寻常朴素的物事中所包含的美,要过完小半生,才能懂得。就像过完小半生,才懂得,平常心的可贵。(15)我在单位大院里开荒种菜,种没有农药没有生长激素的蔬菜。十指纤纤,不弄墨,弄泥土:希望儿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年月里,可以吃到最健康的菜;是想,一慰自己初进中年渐生的求田问舍之心。(16)一次跟文友说起,说起种菜,说起农事。他说他从前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每年割稻子,最后一镰,他会割在自己手上,提醒自己逃离。我听了,内心有急雨经过,一阵潮湿。是的,我们曾经都是逃离者。可是,如今我们说起油菜花,说起三四月的秧田,内心止不住地觉得亲切;看见庄稼,总觉是如遇故人。回头看人生,还是认同挖一口塘种几亩地生养两个孩子的日子,是庄严安稳的。(17)寻常是美,朴素是美,这样的美,又极庄严。(18)原来一直不曾逃离:对抗了小半生,最后,还是喜欢桐花。逃了小半生,最后还是 愿意俯身低眉,做一个母亲和妻子,做得不需要名字。(19)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在尘世之间,一花,一园,一人家。(20)桐花如常。一切如常。(1)请为全文划分三大段落。(写段落序号即可)第一大段:第二大段:第三大段:(2)下面是席慕容桐花中的语段,试与第四段画线句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谈谈两位作家此时对桐花的感受。(B)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3)第 10 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说说本文标题“桐花如常”的作用。(5)本文之前极写自己不喜欢桐花,之后却又深深爱上了桐花,这里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主旨?论述性文章人生三病张培锋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4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段引出论题,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5 . 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四、句子默写6 . 古诗文填空。(1)荡胸生层云, _。(2)_,自缘身在最高层。(3)几处早莺争暖树,_。(4)_,寒光照铁衣。(5)王勃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积极乐观的千古名句是_,_。(6)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五、课外阅读游 沙 湖(宋)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东坡志林)(注释 )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相:察看。庞安常:人名。民间名医。绝:超过。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王逸少:即王義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2)是日剧饮而归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予买田其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C而颖悟绝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与之同游清泉寺春冬之时9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10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11 . 无论是与同为“闲人”的张怀民赏月,还是与同是“异人”的庞安常赏水,都流露出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请分析记承天寺夜游和本文分别寄寓了苏轼怎样的情感。六、诗歌鉴赏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列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12 . 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的人生态度。13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七、名著阅读14 . (题文)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课文中有不少写动物的佳作。_(填朝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狼写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绿色蝈蝈选自_,写的是作者喂养、观察绿色蝈蝈的过程;而现代作家_(填作家名)的猫则写了三次养猫经历给他带来的不尽相同的感受。(2)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根据提示,写出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故事。不少于60字。A吃苦耐劳的祥子B粗中有细的鲁达C叛逆反抗的简爱_八、综合性学习15 . 综合性学习。学校正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交友之道)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别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一组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话说出从中你明白的交友道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冯梦龙(2)(故事赏析)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并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张咏和寇准是好朋友。当寇准要做宰相时,张咏却对同僚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并直言劝说寇准“霍光传不可不读”,劝寇准不要做霍光那样不学无术的人。寇准顿然大悟,勤奋学习,后成为一代名相。九、作文16 . 作文小练笔课文的文体是消息,其中第二则消息详细报道了解放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作战的具体情况。请你以校园广播站记者的身份,写一则校园新闻,报道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