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5188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对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通过一个局部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乐的雄壮。D“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烘托了主人公思求“伊人”而不得的心情。2 . 下列属于文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B阅读与不阅读,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C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D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二、基础知识综合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反映了魏、蜀、吴三个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它成功刻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像“奸绝”、“智绝”、“义绝”等,更是妇孺皆知。三国演义中涉及到的历史内容、人物姓名、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套路。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了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照顾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3 .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气势磅礴(b)脍炙人口(hu)B气势磅礴(b)脍炙人口(kui)C气势磅礴(tu)脍炙人口(hu)D气势磅礴(tu)脍炙人口(kui)4 . 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字的笔顺是: “再”字的第四笔是:丨B“方”字的笔顺是: “再”字的第四笔是:C“方”字的笔顺是:“再”字的第四笔是:丨D“方”字的笔顺是:“再”字的第四笔是:5 . 根据语境,在文中第段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要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要么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B它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又反映了明朝社会许多内容。C它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又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D它要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明朝社会许多内容,要么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6 . 三国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书法家,钟繇就是其中之一。钟繇是楷书创始人,其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价极高。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断这四幅作品中由他创作的一幅是(_)7 . 张飞是个卖肉的屠户,请你为他的店铺选一副对联(_)8 . 上文中所提到的“奸绝”“智绝”“义绝” 依次指的是( )A关羽董卓诸葛亮B周瑜关羽曹操C诸葛亮曹操赵云D曹操诸葛亮关羽9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语境分析划线语句有无错误。如有,请改正过来。毛泽东是非常肯定诸葛亮的。他特别爱唱借东风和空城计。主要表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1950年,他对董其武说:“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关系和七擒孟获的故事,更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青花瓷之美李清舫中国青花瓷除了众所周知的流光溢彩的外观造型美之外,还有二美可以一说。其一是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青花瓷画继承沿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但又不拘泥于它的绘画程式,相反地善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笔法,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结、疏密相间的艺术效果,因而能在瓷器的器型上,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宣纸上的那种色调明快、蓝白相映的鲜明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魅力蕴藉的审美感受。从形式上来看,青花瓷画突破了宣纸等介质的束缚,在光滑有弧度的瓷胎上作画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赋予了青花瓷器独特的艺术mi( )力,表现出具有灵动率真的审美内涵。青花瓷器上的水墨画画法精细、墨色层次鲜明,立体感强,达到“墨分五色”的高超境界,给人以疏朗清新、幽静雅致的艺术美感,令人倾心迷恋。从内容上来看,青花瓷画丰富并提升了中国水墨画反映生活的广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传世民窑中最常见的青花“双喜纹罐”,图案简练活泼,风格清丽洒脱,那粗犷的“双喜”大字与茂密的缠枝花纹有机地融汇一体,不仅能给民间的婚嫁喜事增添喜庆吉祥的色彩,而且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质朴淳厚的审美情趣。青花瓷画还拓展了中国水墨画在揭示民族特性上的深度,表现出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审美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意境。“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是,“龙”的形象在中国水墨画中刻划得较为少见,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龙”的矫健身姿与丰满形象却在青花瓷画中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纹饰繁缛、工艺豪华精美,刻画出一种神秘威严狞厉美的官窑青花龙纹瓷器;也有线条简朴,手法夸张奔放,刻划出一种随和亲切平易美的民窑青花龙纹瓷器。青花瓷画注_,突出_,挖掘_,因此青花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其二为秀外慧中的人文精神美。和我国传统诗词、书画等许多艺术一样,青花瓷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能工巧匠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自觉地溶入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怀。因此青花瓷器除了实用、欣赏之功能外,还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淳厚的人文理想。当然,由于人的社会阶级地位、文化修养学识各不相同,对于精神、气质的理解也难免各异其趣。帝王将相因为崇尚高贵、华丽、豪气的秉性,所以促成官窑青花表现出雍容华贵、典雅大度的皇家气质;文人墨客因为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文理想,所以促成民窑青花表现出端庄素雅、卓而不群的高尚情怀;普通百姓因为向往安宁幸福、吉祥如意的生活环境,所以促成了民窑青花又表现出勤劳质朴、张扬生命的执着精神。(有删改)10 . 根据拼音写汉字。mi( )力11 . 中国青花瓷之美在于: _、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和_。12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13 . 阅读文章,在第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选项。_ _ _A技法上的独创性B意境上的表现力C形式上的继承性D内容上的多样化14 . 以下对第段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与标题相照应,表明青花瓷的特征。B与文章开头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C总结全文内容,体现青花瓷风格多样。D补充说明第段,使该段内容更充实。课外阅读理解。文章要多做制作人:程丽美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工夫,其益相去远矣。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又不可因不佳而懈其心,懒于做也。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注】选自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作者唐彪。学人:求学的人。求己:研究自己(从而发现不足)。藉:同“借”,凭。频:连续几次。【学习任务】15 . 请将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空白处。_16 . 下列成语中,与文中的“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A多多益善B老当益壮C开卷有益D相得益彰四、句子默写17 . 经典诗文默写。(1)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2)江山如此多娇,_。(沁园春雪)(3)在我爱这土地中,我们可以通过诗句_?_感受到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感。(4)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岳阳楼记)(5)长大后,_。(乡愁)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注)硿(k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莫(m)夜:晚上。莫,通“暮”。磔(zh)磔:鸟鸣声。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噌吰(chng h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窾(kun)坎镗(tng)鞳(t):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无射(y):周景王二十三年所铸之钟,名“无射”。歌钟:古乐器。18 .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徐而察之(3)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4)此世所以不传19 .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于 乱 石 间 择 其 一 二 扣 之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古之人不余欺也!21 . 请从写作对象及写作技巧的角度比较甲、乙两段文字的相同之处。(甲)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节选自石钟山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节选自小石潭记)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失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3 . 你认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七、语言表达24 .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句话删掉“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_八、作文25 . 快乐习作。题目:我期待中的初中生活要求:文通字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书写整洁,500字左右。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