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精编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5016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句中“十五、六英寸”应去掉顿号。)B“扬州”“黎明”“去年”“园林”(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D“红旗飘舞”“狼吞虎咽”“发表成绩”“翻检一番”(这四个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2 .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看见小侄子从地上抓起一把泥沙,嫂子喊道:“你赶紧扔掉,小心我剁你的手!”B售货员对小胖说:“就你这圆鼓鼓的身材,怎么可能穿得下我们店里的这些衣服?”C李教授讲座结束后,主持人说:“讲座终于结束了,现在是自由提问时间。”D回忆父亲的往事时,方城感慨地说:“家父常告诫我们,做人要顶天立地。”3 .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的是汉末自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本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B曹操,字孟德,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C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五猖会等十篇散文。D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4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海盗就是个经世奇才,体力惊人,他紧紧地握住了牛金刺向他的胳膊。B曹操引得胜之兵回来后,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表示欢迎。C这个抢劫犯,最近思贤若渴,蠢蠢欲动,想干一票大的。D教室里,大家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更有甚者说话声如雷贯耳。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养老“双轨制”,造成事业机关单位与企业养老经费差距很大,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行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问题的解决。B在入围2015年诺贝尔文学家的中国作家中,张一一和张悦然两位80后的代表作家能够获得提名实属不易。C随着“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正式开启,杭州旅游再一次走在国家战略的前沿,它将构建一条接连欧亚大陆、覆盖美国的非凡旅程,持续丝路精神,传播杭州文化。D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二、基础知识综合学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了赴曲阜举行“诵论语,游三孔”游学活动。6 .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1)你在“论语知多少”抽签答题活动中抽到了“介绍论语”的签。你向同学们怎样介绍论语呢?(2)任选其中两则完成论语篇章接龙。学而不思则罔,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博学而笃志,_。7 . 下面是一名同学写的游学日记。阅读这些文字,完成小题。诵论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培养热爱国学经典的情怀;游“三孔”,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孔子思想,修身立志。走进先贤,不仅让我们对儒家思想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 (甲) ,还增加了对祖国文化的崇敬与热爱之情。而今天的参观活动,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学校组织这次游学活动的意义。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区是孔庙。孔庙占地约三百余亩,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如今每年的孔子诞辰都会在此举行祭孔大典。孔庙主要的建筑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十七座碑亭。穿过棂星门、圣时门、大中门,参观了奎文阁以及十三碑亭后,再经过大成门,同学们来到杏坛,上刻“杏坛”二字,相传这就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在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孔子当年讲学的情景不禁浮现眼前,仿佛听到孔子众弟子的读书声,这个声音穿越千年,来到我们面前,变成了我们课堂的朗朗读书声。孔庙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孔庙的主殿大成殿,是后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府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内宅的宅门,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像,名叫“贪”。据说是一种上古的神兽,传说它生性贪婪,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已全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结果却被太阳所融化。把”贪”画在这里,是在警示后人莫贪得无厌,要做官清廉。一天的参观,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真实的孔子。他的一生走得艰难,走得孤独,但却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他永远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着自己理想而迈进的“不舍昼夜”的行者。本次游学,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感悟国学经典,拓宽了视野,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温情,加深了对国学经典的敬意。愿我们薪火相传,都能做好中国文化的 (乙) !(1)对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汲取j供奉gng “化”字的第三笔是丿B汲取x供奉gng “化”字的第四笔是丿C汲取x供奉gng “化”字的第三笔是丿D汲取j供奉gng “化”字的第四笔是丿(2)(甲)、(乙)两处选填词语比较恰当的一项是A感悟和认识传承者和传播者B认识和感悟传承者和传播者C认识和感悟传播者和传承者D感悟和认识传播者和传承者(3)文段中关于引号的使用判断无误的是A.“杏坛”,表特定称谓,孔子教学的地方。B“天下第一家”,表特殊含义,说明孔府形制规模大。C“贪”,表强调,强调贪婪的坏处非常大。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表引用,说明这些文字是孔子说过的话。8 . 小刚、小明和小强三名同学在论语碑苑参观时,面对一块碑刻起了争执。仔细阅读下面图片,你来裁判一下三个人谁是对的。附图片:A小刚:右边第一列标题“乙未年祭孔文”的字体是草书,写得无拘无束,灵动飘逸;正文用隶书,整体均匀整齐。B小明:第一列标题“乙未年祭孔文”的字体是草书,字体瘦长,均匀整齐;正文楷书,字形横长竖短,方正典雅,端庄大气。C小强:第一列标题“乙未年祭孔文”的字体是小篆,字形规整,整体均匀;正文隶书书体,字形横长竖短,典雅端庄。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白杨礼赞(节选)茅盾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9 . 第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本段的中心句是。10 . 说说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1 . 第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哪些词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2 . 第段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13 . 概括第段“”前后两层的内容。14 . 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阅读散文,回答问题。【甲】春风林斤澜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批注: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国春风来临时的迅猛与力度。】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乙】婉转的春李丹旧历年过了,阳光明媚起来。二月的季节里,春还在某个角落里蛰伏着不动声色,冬日的余寒还在一波一波地侵蚀着,寒意在角角落落恋恋不舍地徘徊着,对于阳光的驱逐置之不理,偶尔有风吹过还有种凉寒彻骨的感觉,有时甚至还会有一场稀薄的雪。这样的时节人们便有了盼春的心情。角落里的春天脚步婉转,一波三折地扭着细弱的腰枝款款而来,最初没有什么气势却执着,一寸寸地拓展着自己的领地,先是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迎面的风抽了筋骨般不再那么硬朗,阳光一扫冬日里的倦怠,愈发变得明媚灿烂起来,那样的阳光很是有了几分力量,毫不吝啬地落在角角落落里。墙脚的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一场细雨过后,便大大方方地绿起来,没有了丝毫的羞涩感。堤岸的柳也耐不住寂寞了,细长柔软的枝条在风中飞舞,听到春天的消息悄悄鼓起了米粒般的芽苞,却忍着,掩饰着,和不经意的春风在温暖的阳光里调情。某一天,阳光更加温暖了些,那柔嫩的黄才一日日从芽苞中泄露出来,像一粒粒金黄的豆子挂满了枝头。还是那场雨吧,雨后,叶子便如一只只纷飞的蝶跃然在枝头翩然而舞,转眼就是一树的葱茏了,这个时候,春天才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在一夜之间唤醒了千花万朵。【批注:_。】果园里,最先登场的是杏花,枝枝杈杈还干枯着,毫无声色,却在你的回首间爆出了一树的雪白;还在惊叹着花的神奇,微风过处,却有花瓣纷然飘落,想必它在忙着花落结籽吧,这时,嫩黄的叶才姗姗露出了它的颜面。之后,是桃花那一张娇艳脸,有了前人们那么多诗句的沉淀、浸染,怎么看桃花都是那么笑意盈盈的,有娇俏也有几分筋骨,婉若二八女子的脸。桃花似乎是最为大写意的春天,桃花开了,苹果花,梨花也相继登上春天的舞台,浓墨重彩地在春天里歌唱,奉献自己的完美。春天在这样的繁华盛世里,在这样热热闹闹的花丛中正式来到人间,开始它极为短暂的旅程。风在春天里也是那样的耐不住寂寞,它在春天里修了那么多的时日,收了棱角与锋芒,侵染了花香与温暖。这样的风穿过树叶与花朵,在肌肤之间肆意的游走,不冷也不热,恰到了好处,温润得如邻家少女。春天悄悄地来着,忽有一日便这样大肆张扬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满眼都是绿色的时候,春也就深了。(选自2010年3月2日华文报摘)15 . 【甲】文江南的春风和北京的春风各有什么特点?【乙】文写出春天怎样的特点?16 . 【甲】文作者面对北国的春风,感情是怎么变化的?17 . 同样写小草,【乙】文用“探”,朱自清春中用“钻”,试体会二者的妙处。(1)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18 . 【甲】文结尾写道:“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试说说作者为什么怀念北国的春风?19 . 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好方法。试仿照【甲】文画线句的示例,给【乙】文画线句加上恰当的批注。【批注:。】20 . 同样是写春风,【甲】文与【乙】文的作者对春风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试说说两文的作者对春风的感受有何不同。四、对比阅读出师表隆中对比较阅读(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2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2)先帝不以臣卑鄙(_)(3)亮躬耕陇亩(_)(4)时先主屯兵新野(_)22 . 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23 . 回答下列问题。(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中的两表指的是_和_, “一对”指_。(2)甲文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两件事是_和_,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五、句子默写24 . 用课文原句填空。(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3)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其一) (4)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6)_,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_,_”写出了故人重逢时对个人身世的感叹及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 (8)夜雨寄北中,“_,_,”发挥想象,时光交错,将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昔日之苦。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5 .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展现的画面。26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七、名著阅读27 . 名著阅读。A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B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传说他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其红二方面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达到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记者。(2)语段A中的“他”是谁?在作者眼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语段B中的“他”是谁?请说出本书中与他相关的两个故事情节。八、综合性学习28 . 某中学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拟开展一次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为了能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学校要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假如你是这次动员会的主持人,请拟出会议议程。(2)在读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后,有同学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书写忧乐。现在请你对出下联。(3)下面片段出自一位同学的习作读点经典劝学读后感,请你读后回答问题。通过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书的价值。书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精神需要。你是否孤独过,丧失信心过,彷徨过,那么书也不失为你开的一剂良药。当你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看看书时,那时你就会懂得书的真正含义。你读万卷书,。画线句有语病,可修改为:。(不得改变原意)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读书对人生的影响。九、作文29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请以“只是因为(那本书、那个人、那条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题目二: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想象力丰富,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请结合下面连环画,发挥想象力,为同学讲述偷食人参果的故事。明月手捧丹盘对唐僧说:“这是树上的人参果吃一个无妨。”唐僧受惊不肯吃。八戒听得这事,无心烧饭,寻得悟空,怂恿他去偷人参果吃。悟空取来金击子,悄悄来后院摘果。悟空几经周折偷来三个果子与八戒、沙僧分吃。八戒一口吞了,没尝出滋味,要猴哥再偷,悟空不肯。清风、明月闻听大骂他们是偷吃的贼,还不承认数量。悟空一气之下分身而去。悟空怒将人参果树用金箍棒打烂、推到,人参果一个个入土而去。要求: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30 . 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请以“成长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题。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600字以上。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