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3857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两汉时期,阿拉伯商人前来中国采购商品,他能购买到的是丝绸品纸张棉布铁制品ABCD2 .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关系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D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3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4 .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5 . 有位导演在拍摄有关林肯的电视剧时,一系列道具和台词中,错误的是( )A内务部长向他报告,南方的一些州仍在进行奴隶贸易B外交部长向他报告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情况C卫兵向他报告开往前线的汽车已经准备好D林肯的办公桌上庭前一本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文件6 . 思想行动结果是人类活动的一般规律。以下遵循这一规律的是( )A和魂洋才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民族民主意识拉美民族独立战争建立一系列的新兴国家D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英国完成工业革命7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两百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输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8 . 下列人物在法国历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9 . 2016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引发全民背诵诗词的热潮,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BCD10 . 明朝是管理地方的民政的机构是( )A承宣布政使司B提刑按察使司C都指挥使司D锦衣卫11 . 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的保留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是( )A赵州桥B秦始皇陵兵马俑C故宫D长城12 .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匈奴B开拓疆域C管理西域D开通商路13 . 如果清王朝是一座高山的话,乾隆帝就是站在山巅的那个人。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为他的文治武功又添了绚丽辉煌的一笔,这一事件是 ( )A台州大捷B收回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平定准噶尔部14 . 他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滑铁卢一战使他退出政治舞台。他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15 . “臣民将管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了国王,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王权的性质,这是英国从专制走向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转变。”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在英国进一步强化B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C启蒙运动在英国产生了深刻地影响D共和制在英国得以确立16 . 图说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知识结构图最适合于说明什么问题?(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C郑和下西洋的过程D三角贸易的形成17 . 学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作了如下的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代表人物:牛顿、哥白尼等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C重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应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的发展。D重要发明:汽车、飞机。18 . “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其中的“我”是指(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19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A明朝时期B清朝前期C清朝后期D南宋时期20 .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设置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二、非选择题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翦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帝(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了怎样的努力?(2)材料二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结合史实指出郑成功的历史贡献。(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翦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4)以上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台湾“久为贵国所踞,”中的“贵国”是指哪个殖民国家? “今余既来索”的“余”是指谁?材料二: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山看,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材料二中“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材料三诗人余光中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依据材料三回答,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什么?(4)材料三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使“我”和大陆分离的政治现状与材料二“割台湾”在性质有什么不同?23 .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识读材料,结合所学,梳理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2)郑和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看待这次远洋航行的?(3)从以上探究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