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卷: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3619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卷: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卷: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卷: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卷: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若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到达小肠的路径是口咽食道胃小肠;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右图)的顺序是。ABCD2 .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肾单位B起重吸收作用,起过滤作用C、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D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中盐分会减少3 .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血液约占人体质量的 78%,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血管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静脉血B经过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减少C注射含免疫物质的血清来治疗毒蛇咬伤称为人工被动免疫D血清中有凝集素,红细胞上有凝集原4 . 如图为人体血液流经体内X结构前后甲、乙、丙三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示意图,则选项中组合错误的是( )AABBCCDD5 .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6 . 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尿液在丁处形成的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C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丙处被重吸收D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7 .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消化吸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B糖类是人类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主要物质C脂肪消化产生甘油和氨基酸在小肠中进行D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只能在小肠中进行8 . 图甲表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乙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最顶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乙消化道的 A开始消化B图甲中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乙中的 Z 曲线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多种消化酶,流入图乙所示的消化道 D 中D食物进入大肠前,Y 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9 . 输血能够拯救生命,但血液却时常供不应求,十分依赖捐献者群体和错综复杂的血液收集储存网络。即使在发达国家,医院也可能出现某些特定血型的紧缺。不过,很快我们就能够在实验室按需制造血液,不再需要任何捐献者,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据悉,像这样的实验室制造血液将在2019年首次进行人体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血液中一定含有碳元素B不能给A型血的患者输B型血,是因为受血者红细胞上的凝集素与供血者血清中的凝集原会发生凝集反应,使血液凝固C健康人体中,血液流过肾脏之后,不再含有尿素尿酸D人体中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不能进行呼吸作用10 . 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A和B和C和D和11 . 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12 . 某人喉部发炎,医生给他进行臀部注射来消炎,则药物的循环途径为( )右心房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肺部毛细血管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ABCD13 . 人体内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A尿液形成的途径: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B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C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D血液循环的规律: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14 .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 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15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视野中看到数量最多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二、填空题16 . 如图是某食物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a 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参与代谢,以及其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示意图。图中 af 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1)如果图中的食物是淀粉类物质,那么物质 a 是_。(2)物质 a 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_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3)如果物质 b、c 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那么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 b 和 c 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_实现的。(4)医生在检查某人的物质 f 时,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肾脏的_部分可能发生了病变。17 . 小明家的常热牌足浴盆额定功率为750W。某次正常工作20min,将10L、20的水加热至40,此过程中水吸收热量_J,消耗电能转化为水吸收热量的效率为_%。c水4.2103J/(kg)18 . 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MgSO4、泥沙等杂质。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1)为除去MgCl2、CaCl2、MgSO4可溶性杂质,操作I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_;ANaOH、BaCl2、Na2CO3BBa(NO3)2、Na2CO3、NaOHCNa2CO3、BaCl2、NaOHDBaCl2、NaOH、Na2CO3(2)操作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_;19 . 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若1是肾小囊壁,3是毛细血管,正常情况下A过程中从3不能过滤到2的是_。(2)若4是小肠壁细胞,血流经CD后,血液中成分显著增多的是_。20 .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_。21 . 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1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2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2中,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球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_作用(2)图1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过程(3)为什么医生常建议肾衰竭的病人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_。22 .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场所是_,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_,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_。三、探究题23 .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右表:组别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第一次第二次A90.2283.53B32.4020.25(1)B组实验的作用是_;(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_(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_。24 . 2013年6月20日,神州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提了一个思考题:在太空中,人们常用的杆秤、天平等测量质量的仪器都会失效。那么可否利用弹簧的振动快慢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某中学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其步骤如下:步骤1: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步骤2:把弹簧到拉伸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1所示);步骤3:测出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30;步骤4: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步骤5: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见图2中轻质弹簧a 曲线);步骤6:换用一条轻质弹簧b,重复以上实验,同理绘制出每振动1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见图2中轻质弹簧b 曲线)。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1)在该实验中,主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2)分析图2,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3)已知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中,其振动快慢相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太空中一个苹果的质量(写出测量步骤)_。四、简答题25 . 试分析如图曲线能否成立及原因。(1)随着反应体系中温度从15到45不断增大,人体的酶的催化活性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2)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3)在富营养变化的水域中,随含N、P元素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4)在盛有少量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CO2,一定时间内通入CO2的量与生在沉淀量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三、探究题1、2、四、简答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