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科学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3511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科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科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科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科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工业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牲畜粪便集中处理后再施用2 . 将 40 克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与 20 克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混合后,再加入下列物质:AgNO3 Ba(NO3)2 NaOH Na2SO4,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BCD3 . 给一无色溶液滴入数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A酸性溶液B酸的水溶液C碱性溶液D碱的水溶液4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 2+5 . 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uCl2(MgCl2)镁片过滤BCaO(CaCO3)盐酸蒸发CCu(Fe)稀硫酸过滤DFeCl3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滴加AABBCCDD6 . 小明同学将微风电风扇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当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电风扇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拨动风扇叶片的速度越快,小灯泡发光就越亮D电风扇发电的原理与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7 .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称取一定量的烧碱B测量液体温度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D盖上盖玻片8 . 2015年12月10曰,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9 . 把重为10N的物体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杯中,当物体静止后,测得溢出的水重为8N,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A漂浮F浮=8NB悬浮F浮=10NC沉底F浮=8ND沉底F浮=10N10 . 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盐酸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1 .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ABCD12 . 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甲乙HNO3和Mg(NO3)2混合溶液KOH溶液Cu-Zn合金稀H2SO4久置空气中的铝片稀盐酸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稀HNO3HCl和H2SO4的混合酸Ba(NO3)2溶液ABCD13 . 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种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4 . 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BCD15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忽略小灯泡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电路总功率变大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电路总功率变小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功率不变D小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变阻器功率变小二、填空题16 . 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性质名称颜色、气味熔点()沸点()25水中溶解度(g/L)标况下密度(g/L)NH3无色、刺激性-77.7-334560.6942H2无色、无味-259.2-2530.00150.0899(1)N2+3H2 NH3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2)请你根据上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从储存和运输方面来说,NH3比H2沸点高,更易在常温下从气态加压变为液态。从物态变化角度来说,这一过程称为_。 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_,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17 .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2)当检验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盐酸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18 . 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它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例如以下三个实验:(1)实验甲中的 NaOH 与 HCl 恰好完全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从研究原理得知,实验甲是通过检验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改变证明反应发生了,与之采用相同原理的还有实验_(填“乙”或“丙”)。(3)证明实验丙中 NaOH 与 CO2 发生了反应,除了可以滴加酸,还可滴加的另一种试剂是_。(4)若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到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的试剂是(用化学式来表示)_。19 . 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欧。2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1)将光屏向_移动(填上或下),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2)此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21 .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其中活性炭起到_和过滤的作用。(2)将少量的菜油;醋;冰块;白糖;肥皂;面粉;味精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形成溶液。(填编号)(3)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在温度越高时,在等量水中溶解得_(选填“多”“少”或“不变”)。22 . 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暖宝宝”取暖贴出售。取暖贴的持续放热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消除疼痛,治疗疾病。对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等病痛都有很好的效果的。右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1)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2)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23 . 现代中心公园建有大型音乐灯光喷泉,声、光、泉的完美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观众远离音箱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低,说明响度与人和声源的_有关。(2)喷泉的水以如图轨迹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水将_。三、探究题24 . 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他设计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酒精与水的温度()酒精水(红色)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总体积(毫升)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体积(毫升)质量(克)体积(毫升)质量(克)A 组1062.5505050110较长B 组4062.5505050110较短(1)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是因为_,A、B 两组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不同说明了_。(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计算当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密度(保留 2 位小数)。_25 . 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1)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_,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2)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师告诉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他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b)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他发现h甲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水。请你指出小明的实验过程是否正确,并写出正确的判断方法:_。26 . 小谢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1)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的量是。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阻器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更换为10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27 . 某科学课堂围绕“酸碱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过量?(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稀硫酸可能过量。(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_(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四、简答题28 .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火箭发射上升过程中,燃料的能变成火箭的机械能;(2)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可产生0.6 克葡萄糖,并释放相应质量的氧气。(3)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只需写一种)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ACO2BH2O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D无法判断(4)每千克小球藻(鲜重)一天中经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理论上能配制多少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1葡萄糖溶液(一天光照时间8小时)?29 . 小江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用水洗;用无水酒精洗;用汽油洗;用四氯化碳洗;用肥皂水洗;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_。(2)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_。(3)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几乎完全褪色;略带颜色;、略为变浅;几乎不变。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答出一点即可)30 . 歼20是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由网络查询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表示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2.8倍。(1)若空气中声速取340m/s,求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10min运动的路程;(2)如图所示,空载的歼20停在水平地面.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4m2,求地面受到的压强。(g取10N/kg)31 .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电路正常工作,缓慢移动滑片由 a 到 b,电流表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缓慢移动滑片由 b到 c,实验过程中突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为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产生此现象的故障原因可能是_。32 .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左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1)若土豆片为 4 片时,每隔 5 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上右曲线图。20 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2)若土豆片为 8 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3)取用 65ml 质量分数为 10%H2O2溶液制取氧气(2H2O22H2O + O2),得氧气 3.2g,请问这 65ml 质量分数为 10%H2O2溶液密度为多少g/mL?_(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三、探究题1、2、3、4、四、简答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