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2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81763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添加(tin)烧着(sho)B兴旺(wn)哎呀(y)C冒烟(mn)柴火(chi)D淋雨(ln)终于(zng)2 . 1.下面是比喻句的是( )A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队伍送行。B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3 . 法布尔实验过程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打开纸袋,在蜜蜂的身上做了白色记号后,放飞。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回不了家。一天,我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我带着装有蜜蜂的纸袋,走了四公里路。ABCD4 .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A拨地而起望而生畏不拘一格B千峰万仞随心所欲浩气长书C绵亘蜿蜓返璞归真心惊肉跳D自作自受流连忘返兴高采烈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D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诸葛亮。6 . 下面具体的情景用成语来表现,最恰当的一项是( )协调有序 理直气壮 顶天立地 悠然自得大家配合默契,先到先下,谁也不抢道,谁也不挤谁,人员很快撤离完毕。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天后,壮烈牺牲。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退休后,王大爷的生活很安逸。早晨,他锻炼完身体后,都会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味一番。吃过早饭,他就到公园里和其他退休人员一起下棋、闲谈。ABCD7 . 下列描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这些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B我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万户飞天”“鲲鹏展翅”等飞天神话。C子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D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二、填空题8 . 数笔画填空。“母”共_画,第4画是_,组词_。“衣”共_画,第5画是_,组词_。“今”共_画,第3画是_,组词_。“陈”共_画,最后1画是_,组词_。9 . 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改为成语。(1)整个城市的人们从各个方向聚集到体育馆门前。(_)(2)法官审判案件,总能公正地处理,不偏袒任何一方的私利。(_)(3)看着各种奇特稀有的宝物,侵略者干起罪恶的勾当来。(_)10 . 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静静地:。黑红黑红:。11 .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色,_。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_,_是动态描写,_是静态描写,表达了自己_的心情。12 . 把下面的诗句或名言补充完整。1_,也傍桑阴学种瓜。2_,才了蚕桑又插田。3黄沙百战穿金甲,_。4君子坦荡荡,_。三、语言表达13 . 口语交际。(6分)(1)漫画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背负着两种压力,一是;二是。(2分)(2)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这样的压力吗?请把自己的真心话写在下面吧! (4分)14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荷叶挨挨挤挤的,真好看。(改为比喻句)_2.这四条细细的腿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为陈述句)_3.美丽的昙花悄悄地绽开了淡雅的花蕾。 (缩句)_4.小真说:“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改为转述句)_5.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_四、现代文阅读15 . 课外阅读。班长脸红了陈千穿上雪一样白的的确良衬衫,红着脸,悄悄地站在妈妈用的穿衣镜前,对着镜子,扯了扯衣角,拉了拉衣领、袖口直到自己觉得衣服合身后,才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一路小跑地向学校奔去。陈千和李华同桌。李华是班长,已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读书。陈千走到座位上,从肩上取下书包,不料手一抖,“哗啦”一声,一失手将李华桌边的文具盒碰翻了。文具盒掉在地上,钢笔、蜡笔、圆规、直尺s( )了一地。陈千见了,忙说:“对不起,李华,请你原谅。”说完赶紧弯下腰,收拾地上的东西。“你瞎了眼啦!还原谅个屁!”李华瞪着眼吼道。“李华,你干吗发火骂人!”陈千直起腰,把整理好了的文具盒轻轻地放在李华的桌子上,生气地说。李华没有zi( )吱声,因为值日老师已站在教室门口。老师走后,李华余怒未息,愤愤地拿起钢笔,准备做作业。不料,在抽笔套时,由于用力过猛,笔管里的墨水溅了出来。有一滴正好掉在陈千那雪白的衬衫上,像只顽皮的“小蝌蚪”摇头摆尾地yu( )动,怪难看,怪刺眼的。李华吓呆了,两眼僵僵地盯着陈千的新衬衫和衣服上的那个“小蝌蚪”,硬着头皮,准备挨对方的一顿骂。陈千明白,他的这件衬衫来之不易啊!是妈妈用上个月加班的钱买的料子,又是妈妈昨晚辛辛苦苦干到深夜才做成的。想不到还没穿一天,就陈千越想越恼火,真想对着李华大嚷一阵。但他一看到李华那十分尴尬的样子,刚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另一种语言:“没关系。y( )后做事小心点就是。”出乎意料!李华的脸一下子就红了1.在短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合适的汉字。2.选择正确的解释。(1)息:呼吸时进出的气。音信。停止。利钱。“余怒未息”的“息”的意思是( )(2)失:丢,丧失。错误。没有把握住,疏忽。找不着。没有达到目的。改变。违背。“失手”的“失”的意思是( )3.回答问题。(1)“刚到嘴边的话”大概是什么话?(2) 李华的脸为什么红了?4.写出三个与“赶紧”意思相近的词。再富也要“穷”孩子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洲居民为孩子穿衣时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澳洲,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很少见那一位家长会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上一套绒衣而已。许多澳洲居民用“粗”来打磨顺境中的孩子。澳洲的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裂”。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其实,那车上并没有遮阳蓬,这些母亲是以此来“打磨”幼小孩子的。对此,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良苦用心。曾由外来者在澳洲悉尼一家医院目睹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医院就诊,妻子进诊室去作检查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的大厅等候。女儿口渴要喝水,这位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然后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引用)递给孩子。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年薪15万之多,而此刻自动售货机上正出售的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不过一元一杯。这种“穷”孩子的现象在澳洲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打防疫针的日子这里的儿童保健站里便排起长龙。排队中,家长常将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铺有地毯的地上,任其去爬、去滚,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人酷爱勇敢着的运动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常带孩子去海滩,太小的孩子便光者脚丫自己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的孩子便跟着父母下水冲浪。不过,澳洲人“穷”孩子并不像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为未来着想”:既然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hung)恐无助,还部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然而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对于那些过分溺(n)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不是该有点启发呢?16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意词。信奉(_)刻意(_)17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富裕(_)简单(_)18 . “再富也要穷孩子”是什么意思?_19 . 短文那些事例说明“再富也要穷孩子”,请简要写出两个你印象最深的事例。_20 . 文中找出与下面的句子响应的句子,并抄写下来。注意抄写要工整。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_21 .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书籍的演变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22 . 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_23 . 选文第4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24 . 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_25 . 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_26 . 选文第3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_27 . 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_五、文言文阅读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匠伯:即匠石,杙(y):小木桩,用来系牲畜。(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絜之百围絜:丈量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C.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D.不可以适河适:适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以至于此其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译文: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译文: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译文: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j)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大姓)大户人家。(佣作)雇佣做工。(偿)报酬。(资给)资助给。29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衡乃穿壁引其光。_(2)遂成大学。_30 . 下面哪一句中的“而”字和“匡衡勤学而无烛”中的“而”字意思不一样?( )A邻舍有烛而不逮。B以书映光而读之。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1 . 文中写了匡衡勤学苦读的两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可以用( )来概括。A悬梁刺股B囊萤映雪C凿壁偷光32 . 我们要学习匡衡的什么精神?_六、书面表达33 . 习作:题目:我的小花狗七、判断题34 . 下列各组画线字注音(全对的“”,有错的打“”)1绿蔓(mn) 雏儿(zh) 颤动(chn) 串生(cun) (_)2斑驳(b) 淘气(to) 涂蜡(l) 眸子(mu) (_)3呷呷(xi) 啄着(zhu) 攒成(cun) 绕着(ro) (_)4眼睑(jin) 暖巢(cho) 信赖(li) 瞅瞅(chu) (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填空题1、2、3、4、5、三、语言表达1、2、四、现代文阅读1、2、3、五、文言文阅读1、2、六、书面表达1、七、判断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