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合集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659306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合集【篇一】“季节更替又逢春,疫情不误农忙时。”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黄龙县瓦子街镇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人勤春早耕耘忙的火热场景。2月29日一早,黄龙县瓦子街镇范家湾组村民xx早早就起床了,拿起手机和计算器,再次核算当天准备配送的白菜订单。确认无误后,他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把一件件分拣打包好的白菜装上村干部给他准备的运输车。“村干部帮我联系好了县上的超市,还用自己的车帮我送进城,真的是帮了我大忙。”xx感激地说。xx曾是黄龙县瓦子街镇范家湾组的贫困户,2017年在扶贫部门的帮扶下,开始发展大棚蔬菜,逐步脱贫。“去年仅卖蔬菜我就收入6万元。今年本来还想着过年城里人来农村体验生活,农家乐能订购大量白菜,有个好收入,没想到遇上疫情,要不是镇政府帮忙,我这些白菜就可惜了。”xx告诉记者,一场疫情打乱了原来的计划。知道他家情况后,帮扶干部帮他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了销售消息,情况有些好转。随着全县复工复产,xx的蔬菜也迎来了全面“复苏”。蔬菜产业带动性强:每年最忙的时候,xx以每天130元的价格雇佣周边贫困群众进棚务工,帮助附近贫困户增收;周边的田园酒店、小型农家乐直接从这里购买蔬菜,少了中转费和运输费,成本降低;就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也看到了蔬菜产业后加工变成农副产品带来的商机,启动了新项目。“等疫情过去了,我还准备大干一场,让更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xx说,他今年打算再增加3座大棚,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带大家都富起来。不负春光、不亏农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段,除了帮助解决群众蔬菜瓜果销售问题,瓦子街镇谋划的沙棘、金丝皇菊等产业也在逐步落地。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孙富学走进田间地头,给各村的贫困户开起了培训课,讲解如何育苗、分析种植前景,让大家早早行动起来,抓住春耕的黄金时节。“春耕在即,疫情防控和种销都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春耕生产工作,确保丰产丰收和农民增收,绝对不能让脱贫群众因为疫情返贫。”瓦子街镇镇长侯国峰说。【篇二】一提到勐腊县勐腊镇龙林村驻村工作队员xx,村班子成员和村民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对他赞不绝口,都亲切地称他为“邱神医”。xx自2017年2月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用一颗热爱扶贫帮困工作的赤诚之心、关爱病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圣洁医德、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谨记“群众事无小事”,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为勐腊镇健康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xx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和优秀工作者。把责任扛在肩上xx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从未在农村工作过。他深知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前提。为详细掌握龙林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进驻村的第一天起,xx就深入各村小组摸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群众面对面交谈,积极参加各村小组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民情日记,完成了2017年至2018年多次入户、遍访、回访、调研工作,增强帮扶责任单位、帮扶责任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与贫困户之情的感情,准确掌握龙林村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龙林村有5个村小组237户917人,有建档立卡户92户342人,是一个集傣族、哈尼族、瑶族、汉族为一体的村。为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助力贫困户脱贫,xx协调州傣医医院开展了健康扶贫“六大行动”:健康管理服务精准行动、医疗救助保障行动、分类救治行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公共卫生服务惠民行动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92户建档立卡户和50多户困难户解决了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协调本单位挂包干部解决了2户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学费问题和1户贫困家庭因建房资金特别困难的危房改造问题,帮助曼班东村小组解决10吨水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xx心里时刻想着贫困户,在节日到来之际,他积极协调挂包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节日慰问,给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和单位干部职工自发为困难家庭所捐的钱款。把群众放在心中在工作中,xx只有一个目标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让山区群众早日奔向小康。针对92户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发展需求,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龙林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建立了龙林村扶贫土特产集市,带动龙林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在安居房改造建设工作中,xx积极为贫困户申请物资补助做好联系、服务工作,解决建房物资。贫困户经常打电话向xx咨询安居房物资申请补助事宜,不管多晚他都耐心地为贫困户讲解政策,帮助填写物资申请表并亲自送到镇上去协调建房物资。建档立卡户经常对他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工作队员,让我们住上了安居房。”xx除了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员职责、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外,作为州傣医医院的一名医师,在开展工作之余,利用自身技术专长,用中傣医临床适用技术,为辖区群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免费治疗200余人次。其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为驻村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波涛拉着xx的手说:“经常能够看到你,我们活得更有信心了,你是我们脱贫的保障啊!”正是有像xx这样在基层默默奉献、在为百姓谋幸福的扶贫干部,党和国家的政策才能落实落地,群众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心理和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篇三】xx自2015年开始养猪以来,经过3年的艰辛努力,猪圈从最初的35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0余亩场地,生猪存栏从当初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上千头。“我是一名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瑶族是一个直过民族,从刀耕火种、结绳记数到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现在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新时代,是我们的幸运,更是一种幸福。我要在感谢党、感恩新时代的同时,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把合作社发展壮大,带领瑶族群众和当地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xx接受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90后xx是勐腊县xx镇大广村下田房村小组村民。在村里,群众都夸她是个干事创业的“瑶族铁娘子”,不仅是因为这几年她靠养猪脱了贫致了富,更因为她带动附近村寨群众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让入社的贫困群众也跟着脱了贫致了富。提到自己创业脱贫致富的经历,xx感慨万千。因为父母体弱多病,家中又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兄弟,所以全家一直在贫困的边缘线上挣扎。初中刚毕业,xx就外出务工。打工期间,她结识了爱人贺开朝,并组建了家庭,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工的时间虽然很长,家里却一直没有多少存款。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尽早过上富裕生活,不甘于现状的xx思来想去决定回家创业,自谋出路,甩掉贫困的“帽子”。在家人的支持下,xx与丈夫种了3年的香蕉,但因缺乏种植技术,加之对市场的销售行情不了解,时赚时赔。一次偶然的机会,xx参加了勐腊县残联组织的养猪培训班。回到家后,她仔细分析村里情况后,决定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经过再三考虑,xx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劝说,放弃种植香蕉,决定改行养猪。就这样,xx仅凭自己不服输的性格和摆脱贫困的想法,踏上了起早贪黑养殖生猪的创业路。这一干就是将近4年。养猪的过程,让xx尝尽了酸甜苦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说起简单,但真正做起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资金、经验和技术,样样缺。2015年初,在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并获得支持的情况下,xx初建了350平方米的猪舍,买了1头种猪和20头小猪。可是令她没料到的是,由于初期不懂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所养的小猪全部死掉了,家里的积蓄也都赔了进去。当亲朋好友的反对和外人的冷嘲热讽再次袭来时,xx没有气馁,在丈夫和家人的理解与鼓励下,她继续买来仔猪饲养,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经验。为了掌握仔猪的生长习性,xx开始经常打扫猪舍卫生,仔细观察仔猪的习性和生长规律。特别是在2015年9月参加勐腊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以及通过外出观摩现代化养殖场后,她受到了很大启发。回家后,xx再次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40头种猪,开始扩大养殖规模。xx对养猪特别上心,通过苦心钻研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绿色科学养殖方法和实用技术,成了村里的养猪能手,让村民们看到了养猪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x的精心照料下,40头种猪顺利产下猪仔,育肥出栏后赚到了她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为了积累更多经验,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几乎天天与猪共度时日,亲自喂养、消毒、打扫猪舍,以便能更多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在此期间,她也积累了不少关于猪的疫病防控等知识。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学习期间,xx了解到国家关于稳定生猪市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更多的养殖户引种、建厂等补贴的鼓励政策后,更加坚定了养猪信心。经过反复思考,xx决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能力和条件有限,她找了当地的5户农民一起合资扩建养殖场,并成立勐腊xx科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杂交猪为主导产品,集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并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初步形成了“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猪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年销售收入近300万元,为社员养殖户提高了30%的家庭收入。截至目前,社员已发展到2个村、2个农场生产队、8个村寨106户(其中包括贫困户80户、残疾人8户),饲养生猪2200多头。自己养猪富了,不能忘记周围的群众,更不能忘记那些还在致富路上奔走的贫困乡亲。自2017年以来,xx通过产业及技术帮扶,积极参与当地扶贫工作。除了定期对养殖户培训指导外,还根据当地农户需求,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残疾人+市场”的产业经营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2017年,合作社为80户建档立卡户(其中残疾人8户)每户发放仔猪5头,实现育肥猪出栏400头,销售收入达8万余元,户均增收6000余元。2018年,又为80户建档立卡户每户发放猪仔1头。由于今年生猪价格低迷,建档立卡户饲养的生猪滞销。为解决这一难题,合作社新开设猪肉专卖店,向建档立卡户回收生猪。今年6月至今,共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回收生猪365头,实现销售收入73万元,进一步带领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合作社于2015年被评为勐腊县残疾人创业基地,2016年被评为残疾人州级示范社基地,2018年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2016年,xx当选为勐腊县人大代表,2017年被县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如今,xx在养猪事业上的干劲更足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xx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创业,一起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养猪致富路。【篇四】“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星期天下午,xx又跟往常一样驾车前往挂钩扶贫点xx县勐混镇曼冈村。自2016年2月被州中级人民法院选派到“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扶贫点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以来,xx已经记不清在xx的家和扶贫点之间往返了多少次,只是每次进村,他的心情都不一样。曼冈村为哈尼族山寨,是我州建档立卡的贫困行政村,辖8个村小组,共有480户2250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38961亩,其中,耕地面积13941亩、园地4640亩、林地2038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茶叶、玉米和稻谷,精准识别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坡陡弯急,镇到村、村到村之间的路面坑坑洼洼,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巴裹脚,村民生产生活出行极为不便。”这是曼冈村留给xx的第一印象。xx感到身上的担子比想象的要重得多。驻村后,xx带领曼冈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遍访村小组,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研,对村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民风民俗、农户种植养殖发展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掌握整村贫困及农户致贫原因,并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制作了贫困户基础信息台账,动态掌握住房、教育、医疗、家庭人员结构、劳动能力等基础信息,做到职责清、贫困对象情况清、致贫原因准而清、帮扶措施清、帮扶责任清、投入产出目标清、退出规划计划时序清等。走访过程中,xx发现,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迷信思想严重,他深刻认识到宣传扶贫政策、改变落后观念的重要意义。自驻村扶贫以来,他认真督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召开村民大会80余次,学习党章党规、上级扶贫精神和文件,宣传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安排部署落实具体扶贫事宜。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他又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贫困户及群众召开专题学习贯彻会10次,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经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共排查出331户石棉瓦户作为危房改造消除对象,由财政资金提供树脂瓦片进行统一改造。他还整合相关部门帮扶力量,积极开展搬迁、路面、公共活动场地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党委政府完成镇至村10公里水泥路面建设、经村委会和村小组的10公里环线水泥路面建设,即将修建完工20公里砂石路面,基本完成小组内道路硬化工作,完善活动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自来水升级改造、电网改造,投入40余万元补助农户建设卫生厕所,资金支持生态茶园建设等。投入300余万元完成昨巴村小组搬迁安置点建设。州、县两级法院自筹资金40万元用于建设路灯、垃圾池、垃圾场、厕所、舞台及配备办公桌椅,并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修建房屋。协调水泥120吨资助村小组道路建设,为贫困学生捐赠助学金6165元。提供经费支持开展党建活动和环境卫生整治。为村组办公争取档案柜1组、电脑14台、扫描仪1台。一直以来,曼冈村集体经济形式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巩固扶贫攻坚成了xx及工作队考虑最多的问题。在与村、组干部几番交流和谋划后,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从事茶叶、蜂蜜生产为主,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甘蔗、玉米、稻谷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及茶叶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在xx的带领下,曼冈驻村扶贫工作队经两年多的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曼冈村有建档立卡户67户实现稳定脱贫。未脱贫在册建档立卡户17户实现稳定增收,待2018年建好房屋,就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基本能完全实现脱贫。“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农户致富思想意识提高了,大部分农户由被动政策帮扶转向积极发展生产、争取政策支持、主动学习种植养殖技术。”说到曼冈村村民这两年的思想变化,xx满心欢喜。两年多的第一书记生活,让xx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寂寞,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xx看来,扶贫就是要看百姓需要什么,有哪些现状需要改变,只有扶到百姓心里去,才能把扶贫工作干好,让广大群众满意。【篇五】“支书是个布朗女,多才多艺会管理。她视百姓如亲人,群众称她娘家人。”这是xx县xx镇南达村拉祜族群众在拉祜扩节上唱给布朗族女支书xx的山歌。在这个多民族和谐共融的山区村寨,只要提起支书xx,男女老少都竖起大拇指说:“她,是南达村的好支书!”南达村地处xx镇西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其中,拉祜族村5个、哈尼族村两个、布朗族村3个、哈尼族村1个,共计712户2894人。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部,下属有9个村小组党支部,共有党员68名。2014年,南达村被列为全县贫困行政村之一。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84户1533人,2014年脱贫113户482人;2015年脱贫72户301人;至2016年在册贫困户59户78人。2017年经动态管理调整后初步拟定正常退出45户176人,剔除4户16人,新识别3户8人,脱贫返贫户30户68人,圆满地完成了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xx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村委会副主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妇联主席、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总支书记,一路走来,她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工作中,她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理念为农民排忧解难。担任南达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她认真贯彻省、州、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坚持以解决贫困村群众的困难问题为重点,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她时时奔走在贫困村里,常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时进村寨开展工作,因工作量大,至夜深不便赶回,她只能在火塘边过夜。为让驻村工作队员吃上时鲜蔬菜,她在村办公室附近种上小菜和佐料,并自己腌制咸菜,让大家在南达村感受家庭般的温暖。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与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同吃同住,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争取项目,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基层群众是我们的职责。”这是xx常说的一句话。为解决村里的难题,她总会主动带村小组班子寻求支持、争取资金。她落实资金1万元,用于实施南列小组球场修缮项目;落实水泥14吨,新修景飘小组进村道路1公里;争取项目资金两万元,用于改善南达新寨饮用水引水管网建设。为落实动态管理要求,更好地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任务,xx带领村委会班子做到应扶尽扶、应纳尽纳。她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开展贫困户信息采集和测算工作,确保对象更加精准,数据更加真实完善;不断加强组织培训,认真抓好方案学习,召开信息采集和测算业务学习和讨论,发放信息采集培训资料,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各项采集指标及相关要求。她通过召开村内会议和上门讲解等方式,让村民详细了解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等相关政策及内容。她还加强对信息采集人员和村干部的监督检查,避免以权谋私、优厚亲属等不良现象出现。她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后要求信息采集人员和村干部重新进行入户调查,保障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发现的违规情况,一律按照规定严肃处理。严格监督检查责任制,保证督查成效。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贫困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xx发挥自己会讲布朗话、哈尼话、拉祜话的优势,深入村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向驻村工作队汇报,推进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她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影响下,南达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找准当地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各村小组和各贫困户的帮扶措施。xx围绕“生态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州、县农委办关于开展农村(农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的通知精神,坚守乡村阵地,带领村委会班子制定工作计划;协助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开展好集中整治工作,带领群众种植1000多棵林果树及珍贵树种。此外,xx还率领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南达村修通18公里水渠,解决了南达新寨、贺罕、曼么、景飘、黄竹林等7个村寨生产生活用水,保障了粮食自给自足,实现粮食增产增效。【篇一】xx,男,中共党员,现任八步区二轻集体工业合作联社党组书记、主任。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同志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在他的带领下,该联社挂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铺门镇xx村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并于2017年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底数为了准确把握目前xx村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结对帮扶村铺门镇xx村调查研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该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联社开展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xx同志亲自抓扶贫工作,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联社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督查。二是制定方案。及时制定了八步区二轻联社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细化帮扶资金、项目、责任、考核等5个方面的内容,为脱贫攻坚的运行畅通、协调夯实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确定机关9名干部职工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做为单位的主要领导,他能够亲力亲为,在镇每周召开的扶贫周例会,他都能亲自参加。此外,他在自身负责联系帮扶5户贫困户的情况下,还随时掌握全村的脱贫攻坚情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两年多来,联社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突出重点环节,制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针对xx村所处的地势低洼实际情况,该同志对症下药,突出重点环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三大举措。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扶贫。两年来,联社先后为该村在“美丽乡村”和村部建设给予8万多元的资金支持,给予贫困户免费赠送鸡苗1万多羽。二是大力实施项目扶贫。帮助该村积极争取了300多户,每户投入500元,合计投资20多万元的自来水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通过协调农田水利配套、农村道路等项目资金投入,形成以淮山、莲藕、毛节瓜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xx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注重扶志和扶智。一是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带领联社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开拓视野找路子。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他先后邀请了市、区种养专家对村民进行了科技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水平。三是培育典型。他在村内树立了致富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作用,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组织贫困户进行学习培训,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确保了xx村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于2017年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篇二】2015年11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xx气矿开江作业区党政办副主任xx受组织委派,赴九龙县乌拉溪乡xx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xx任“第一书记”以来,从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深入农户做好调查研究、真抓实干为民办事、立足实际抓好规划实施等重点工作入手,找准着力点,走村入户,与村民共谋发展良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加快xx村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从国有企业最基层到地方政府最基层工作,学石油工程的我对农村农业一窍不通,如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这是xx初到xx村的第一想法。xx选择从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工作入手。物质上的贫困只会制约一时,精神上的贫困才影响长远,他从到达xx的第一天起,便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相关工作交换意见;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村集体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激发村民全面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一对一谈心等形式,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组干部交流自己近期打算、xx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与公司挂职干部一起组织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贫困户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精神和精准脱贫惠民政策。二、深入农户做好调查研究“刚开始走访时,多数群众对我抱着怀疑和不相信的态度,认为是上级派来的一个镀金干部,只会当看客,做过客,做不成什么事情。”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越是坚定了搞好调查摸底的信心。xx在公司挂职干部的带领下与村组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了解民情,真正做到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为贫困户寻求脱贫发展的潜力和对策。xx首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更新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准确录入xx省扶贫开发系统。2015年以来,跑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35户贫困户平均每户走访10次以上,多次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全面深入地掌握了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农业发展、种植、养殖情况,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xx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干部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三、真抓实干为民办事服务“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我们不光听他说了什么,最后更要看他做了什么。”通过前期的走访接触,xx村的干部群众对xx寄予了厚望。他通过调研了解到xx村大多数村民以种植洋芋、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在2016年春节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他争取到西南油气田公司新春慰问资金6.6万元,对全村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了新春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发放了米、油、毛毯等生活必需品;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他将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接受各类教育的40名子女全部纳入派驻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全村90%的村民住房为石木结构,没有厨房厕所,按照“地方财政出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他动员每家每户不要错失良机享受政策,协调落实“彝家新寨”项目资金333.5万元,争取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资金30万元,实施完成包括30户贫困户在内的148户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同时同步建设厨房、厕所、院坝、垃圾池等配套设施,确保了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实现了住上好房子的愿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协调落实通村路建设资金440万元,完成11公里通村路建设,打破了制约该村发展的交通瓶颈;2017年还将解决4.8公里村内环线路及6公里联户路建设资金,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真没想到一个大城市来的80后年轻人这么富有实干精神,能一下子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实事,有这样的第一书记我们村脱贫奔康大有希望。”正是以真情换真心,xx得到了群众的尊重,获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们都把他当成了贴心人。四、立足实际抓好规划实施xx了解到部分村民靠种核桃、花椒致富了。他想,何不批量种植发展为全村的特色产业。于是他牵头编制的乌拉溪乡xx村精准脱贫规划得到了xx村村民的一致认可。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指导建立了“种植+养殖”复合产业发展机制,确立了短期以生猪、土鸡养殖,长期以花椒、核桃、苹果、白芨等绿色生态经济林木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采取集中养殖和群众散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村“两委”牵头成立石强生猪养殖合作社,整合资金70万元建立规范化养殖基地600平方米,集中养殖生猪200余头、散养土鸡1500余只,种植核桃、花椒、苹果4.96万株,白芨15亩;同时,争取企业帮扶资金30万元帮助购置2辆专用运输车及冷链车,并指导该村在县城农贸市场租赁1个门市,专售本村群众出产的有机猪肉、土鸡及特色果蔬等。2016年,合作社累计出栏生猪180余头,实现销售额30余万元,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一年多时间,村民们从怀疑到信任。xx带领村民完成了通村公路硬化,打通了群众致富的最后一公里;重点扶持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2016年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全面完成彝家新寨建设,让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集卫生室、文化室、幼儿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2017年也将建成投用。村民们都说:“xx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篇三】xx县丁山乡邓家坝村的村民近来凡有个家长里短、烦心的事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一个名字xx,并要千方百计找到曹书记,让曹书记评个理、出出主意。“曹书记的影响力比我这个乡书记还大”这是丁山乡乡党委书记王怀颖的原话。xx是xx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选派到xx县丁山乡邓家坝村的第一书记。xx同志自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邓家坝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村级全面进步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8月开展的全省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检查中,xx同志作为村第一书记情况熟悉、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群众基础牢固,受到督导组高度评价。带队的王铭晖副省长评价他所具体组织开展的机场集团精准扶贫工作为“结合帮扶村特点,有针对性到位物资、到位资金、到位精力、到位智力,与帮扶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工作成绩突出。”xx同志也因自己的优异表现,于2016年7月被中共xx州委授予“xx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一、务实访、知实情,科学制定规划“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从城市来到完全陌生的村庄,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xx同志一时感到无从着手,但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激情和村民的信任支持。为了把“穷根”找准,他在邓家坝村小路上开始了奔波忙碌。白天,到田间地头一边帮群众干农活、一边摆龙门阵;晚上,拉上村支书到村民家里同群众一边嗑瓜子、一边拉家常;深夜伏案疾书,整理一天收集到的情况用了整整10个白天黑夜,他把全村107户280名贫困群众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在摸清邓家坝村“全部家底”基础上,他又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上网收集相关材料,先后到农牧、林业等十多个部门单位反复咨询论证,多次征询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邓家坝村精准扶贫规划。在此基础上xx又制定了邓家坝村精准扶贫项目规划,对脱贫攻坚期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规划,同时制定了邓家坝村脱贫实施方案,就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来源做了详尽的规划。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方案的制定,为邓家坝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讲实干、抓班子,夯实党建基础刚到邓家坝村,xx发现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宗旨意识差、服务能力弱,导致群众意见大。“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x意识到,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在带好村班子上下功夫。他规范制定了邓家坝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州、县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同时,带着村两委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在党员群体中认真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我是第一书记,就要在各项工作中给干部们作出书记应有的样子!”在平时工作中,xx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用“合格党员”的标准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村干部做到的,他总是率先做到,村里的大小事务他都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三、解实难、促和谐,帮扶显真情。扶贫攻坚不能“等、靠、要”,必须发挥优势,主动作为。xx到村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为基层排忧解难。xx以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入手。2016年春节期间从xx机场集团申请资金1万余元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慰问17户特困户;了解到该村村民邹志平因无钱治病,长期使用外置导尿管,xx想方设法,主动联系xx市人民医院和爱心人士筹集医疗费2万余元安排其就医,彻底解除了困扰老周多年的疾病;了解到村里有辍学儿童,xx立即与相关学校联系,解决入学问题;为方便村民复印相关证件,xx在村办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并个人出资购买了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相关设备。结合建党95周年,他协调集团公司投入6万元为前期建成的丁山乡东联村活动室配置了办公桌椅及设备,并举行隆重捐赠仪式,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组织阵地作用发挥,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奋发有为、建功立业。驻村9个月以来,xx时刻不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时也赢得了尊敬,更赢得了民心。四、实“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针对邓家坝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xx认真研读学习省、州、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扶贫村办实事、办好事。驻村9个月来,从了解第一手资料到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再到项目落地,xx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xx省机场集团已按照精准扶贫规划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投入资金277.9万元,包含项目有:一、生态土鸡养殖,该项目提供帮扶资金45万元,在村内散养生态土鸡1万只,由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协议,并由村集体注册商标、印刷包装和完成销售;二、为推进邓家坝村农业产业发展,将先期投入资金60万元,启动3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三、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提供帮扶资金80万元,新建一所占地4亩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卫生室、农家书屋、一村一幼及村两委办公场所;四、村道亮化工程,投入19.7万元为3公里的村主道安装路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四、生活垃圾回收项目,投入3.2万元,购置20个垃圾箱,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五、为推动邓家坝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今年下半年邓家坝村“彝家新寨”建设中,投入45万元给予该村特困户补贴,并帮助完成村容村貌打造。另外,还将对原帮扶的丁山乡东联村给与后续帮扶资金6万元,同时给与邓家坝村5年19万元的运维资金补贴。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帮扶资金的投入,无不倾注着xx同志的心血和多方调研论证的辛劳。借助以上扶贫项目,邓家坝村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也将蒸蒸日上,迈上脱贫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作为“第一书记”,xx始终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光荣职责,踏踏实实将工作做好,真真切切让群众满意,是xx同志的心中所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及优秀形象。【篇四】xx,女,汉族,生于1990年6月,xx县人民法院办公室工作员,xx县双河镇伏头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自2018年2月起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不断追求进步、敢于创新,始终做到了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在xx县人民法院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2018年9月,xx同志被任命为xx县双河镇伏头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中,该同志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基层,吃住在村上,入户走访,访贫问苦,协助第一书记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一、深入基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驻村后,为了及时了解伏头村的村情民况,在第一书记以及村支两委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了伏头村。一是“请进来”。通过党员大会、脱贫攻坚工作会、农民夜校,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想法,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状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基本掌握了伏头村的基本情况。二是“走出去”。在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走遍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真实的了解和熟悉贫困户的现状。同时参加驻村工作队每周例会以及双河镇脱贫攻坚工作会、谈心谈话会,通过聆听学习大家对如何解决扶贫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意见,第一时间深入了解了帮扶贫困村。二、严于律己,遵守组织纪律xx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始终保持清廉本色,深入群众,体察村情、民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情。驻村以来,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守纪律、讲规矩,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坚持在村工作,严格执行考勤、请销假、外出报备等日常管理制度。三、聚焦重点,落实驻村工作驻村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协助第一书记进行扶贫资料的制作、整理、完善工作;2、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时刻把握贫困户详细信息和目前生活状态,了解其生活困难并及时解决;3、协助第一书记走访调查,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解决群众切身困难问题,听取群众建议;4、协助第一书记完成2018年整村退出市级验收工作;5、协助第一书记做好脱贫攻坚省交叉考核工作;6、协助第一书记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督查及日常工作;7、积极参与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8、每季度走遍了村内所有农户,动态了解其生活状况并及时解决相关生活困难。xx同志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以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为奋斗目标。xx同志在怀孕期间依然坚持开展扶贫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她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她用自己扎扎实实的行动,阐述了一个扶贫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应该彰显出的青春奋斗风采。【篇五】xx,xx镇大路边村民,因自己患有恶性肿瘤,家里有三个小孩上学,家中又没有稳定收入,2013年经过精准识别正式建档立卡成为了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但是他面对困难挫折不气馁,迎难而上不等靠,脱贫路上不停步。正是这个平凡的男子汉,靠自己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很快走出了贫困的“沼泽地”,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新天地。“人不怕穷,就怕生活没有盼头”这是xx经常说的一句话,成为贫困户后,xx意识到光靠在家里打小工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自己高额的手术费和后续的化疗费、儿女们的教育费,更别说让整个家脱贫致富走出困境,只有到沿海发达的地方去,才是整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为了摆脱贫困,夫妻两人商议,将年迈的母亲托付给在县城同样打小工的哥哥,读书住校的儿女们由亲戚照顾。随后,夫妻俩并来到了浙江一边务工,一边治病,不等不靠,经过两年的辛苦打拼,家庭经济收益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治病外,还有一定的结余。同年,他们的大女儿也从新余学院毕业了,在南昌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2015年人均收入3600元,基本实现稳定就业。2016年,经过民主评议后确定为脱贫对象,从此他们向幸福生活迈进了崭新的一步。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两年来,xx感慨的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在医疗报销中帮了我很大的忙,也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致富,逐渐走上致富路。”如今,xx的二女儿今年幼师专科也毕业了,在南昌参加了工作,小儿子现在就读于分宜高中,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教育的帮扶,改善了家庭生活困境,同样也改变了子女的人生命运。儿女们也纷纷表示,在自己家庭遇到困难时,是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才有我们的幸福的今天。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自己也将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治贫更需治“懒”,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