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42549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将下列装置分别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倾斜,使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天平的指针不变的是ABCD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它们都有可燃性B乳浊液较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碱溶液中都含有大量OH-,故碱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硫气体3 .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有大量黑烟生成4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C碱:纯碱、烧碱、消石灰D单质:钢、金刚石、氧气5 . 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做焊接保护气C湿衣服晾干,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苹果腐烂,铜用做导线6 .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7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检查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取用块状固体8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C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9 . 下列用途中,由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镁粉做照明弹B用铁锅炒菜C用铜丝导电D用电灯照明10 . 对化学家或化学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张青莲院士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元素周期表D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1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B水蒸发后,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C用盐酸溶解铁锈是化学变化D气球越吹越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12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能达到目的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ABCD13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3N3个氮元素BO2氧气CAl铝离子DP1个氮原子14 .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15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此反应有氧化物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 1二、填空题16 . 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1)t1时,氯化铵的济解度为_g。(2)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A、中,只有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若使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C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17 . 有关水和溶液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过程是沉淀_、吸附、消毒(2)家庭中常用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3)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由此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18 . 一般来说,跟组成的金属相比,通常合金的硬度_、_。19 .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补齐下列金属制品与其性质的连线。纯金饰品_铁锅_通道县_A导电性B导热性C黄金色有光泽(2)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0 . 请用文字(或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解释下列现象:(1)镁条可用作军事中的照明弹(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中石蕊变红(3)稀盐酸滴到大理石上有大量气泡产生(4)化肥碳酸氢铵受热不翼而飞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三、实验题21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g。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填序号)。项目实验操作目的分析A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节约药品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C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应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整洁美观D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准确无误(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烧杯中的溶液。(填序号)22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仪器C的名称是_。(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打开K1,观察到蜡烛_。(3)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_的化学性质,可用于_。23 . 某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图A图B(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_(填字母代号)。ARCuCRZnDRAg四、简答题24 . 把10g铁和铜的混合物放到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铁、铜混合物和盐酸)减少了0.2g,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五、流程题25 .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没有空气、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填字母序号)A 制造霓虹灯 B 医疗急救 C 炼钢(2)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监测项目有关的是_(填字母序号)。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氮 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3)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长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A物质的作用是_,操作a名称是_。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b,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端通入(填字母),原因是_。取少量液体D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操作c是_(填操作名称),经过操作c后,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六、科学探究题26 . I、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查阅资料)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为 40(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6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填字母)A变小 B 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瘪(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_时停止下流(得出结论)_II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A、B顺序能否颠倒_(填“能”或“否”)。(2)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1)中得到的气体中 的氧气。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 2),使用汞的优点有_。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A只要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B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3)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三、实验题1、2、3、四、简答题1、五、流程题1、六、科学探究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