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32196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 . 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耐腐蚀性B导热性C价格D硬度3 .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B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Cc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D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厨房内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C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D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5 . 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值分别是( )A4、8、2B1、2、3C2、4、1D4、4、26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铁丝在O2中燃烧B蒸发C过滤DCO2验满7 . 下列表示实验过程物质质量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两份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Fe、Mg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C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后,恢复到室温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8 . 新型锂电池含有一种物质是LiFePO4,LiFePO4中Li的化合价是+1价,P的化合价是+5价,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 )AB0CD9 .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对应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体积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BBCCDD10 . 湖北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于2019年8月10日正式印发,标志着湖北省走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阶段。垃圾有很多危害,会污染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不会产生废物C研制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产生“白色污染”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还可以减少工业垃圾的产生二、填空题11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周期1H2He第二周期3Li4Be5B6C8O9F10Ne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118Ar(1)表中,所示元素的名称是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3)与Ar的核外电子持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4)Mg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到”或“失去”)电子。12 .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家用净水器含有大量的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2)用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作用。(3)用稀盐酸除铁锈,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4)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石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为_。13 . 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三个操作中,能够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 (填序号 )。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2时,甲、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乙 (填“”“”或“” )t1,将50g水加入 25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可得到_g 溶液。要使快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方法。三、实验题14 .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升科学素养。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完成下列问题。(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2)制取气体:气体反应物实验装置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O2_CO2石灰石、稀盐酸_(3)探究碳单质的还原性将图中的、装置连接,在装置的A中加入碳粉和氧化铜粉末并加热,证明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可在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若上述反应中既有CO2又有CO生成,要证明有CO2生成并收集CO,B、F中都加入澄清石灰水,E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目的除去CO2),证明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F的作用是_,若G用于收集CO,应对G装置进行的调整是_。四、科学探究题15 . 小杨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1)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又由_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继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现象,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实验二)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NaOH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_溶液。(拓展延伸)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小组同学对此继续探究。(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实验三)小组同学设计了多角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实验三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1)把注射器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从_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总结归纳)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境,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从而判断反应的发生。五、计算题16 .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染料,常用作地板蜡、油彩等产品的非生物合成着色剂,化学式为,因可能致癌而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请回答问题:(1)它属于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每个分子中共有_(填数字)个原子。(3)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比)。(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17 . 在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并生成二氧化碳。若制取3.2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_?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多少_?(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6g/L)(体积保留2位小数)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3、三、实验题1、四、科学探究题1、五、计算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