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新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80432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 )组别内容A糖水稀释酒精挥发量体裁衣B水果榨汁钢铁生锈木已成舟C竹子编筐海水晒盐火上浇油D瓷碗破碎镁条燃烧滴水成冰AABBCCDD2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4:1B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C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3 . 美丽中国是要将我国建设成天更蓝,水更清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严禁燃放烟花爆竹B关闭重污染企业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鼓励研发新能源汽车4 . 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5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量筒读数C检查装置气密性D称量NaOH固体6 . 下图是氧气和氢气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B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7 . 下列每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BH2O2H2+O2分解反应C4P+5O22P2O5氧化反应DNa2CO3+CaCl2=CaCO3+2NaCl复分解反应AABBCCDD8 . 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Al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属于非金属元素B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CS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Al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9 .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饱和且质量相等的A、B、C三种溶液升温至t3时,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 B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降温的方式变成饱和溶液CQ点可表示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D将t3时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A C10 .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二、填空题11 .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A.玻璃钢花盆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羊毛围巾(3)有些金属元素是人体的营养元素,下列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常量元素的是_。A.钠 B.铁 C.钙 D.锌(4)用下图装置完成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CO。点燃酒精喷灯,继续通入 CO。一段时间后,当粉末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 CO,熄灭酒精喷灯。CO 与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冷却过程中,为防止管中黑色粉末表面因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应补充的操作是_。将黑色固体中加入 CuSO4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三、实验题1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_(填序号)为气体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_(填序号);a25% b33.3% c50% d100%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填序号)。a润湿玻璃管 b检查气密性 c均匀预热 d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2)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多孔塑料片上常放置的药品为_,此装置与B装置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填序号),其中仪器的名称为_。(3)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用装置_(填序号)可以收集较纯净氢气;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图G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导管a连接,松开止水夹,在导管口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不会爆炸。此装置的作用是_(填序号)。a提高了气体纯度 b阻止气体在发生装置内燃烧 c改变了氢气的化学性质(4)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了一种有趣的喷泉(如图一)。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能是_;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和环保,若选用图二甲、乙装置组合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另一端接乙装置中的c,装置中漏斗的两个作用是_,_。四、流程题13 . 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下:(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_五、科学探究题14 .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想探究该溶液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甲、乙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样于试管中,倒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于是得出结论:样品全部变质;乙同学实验: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后,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最终溶液呈红色,于是得出结论:样品部分变质;(表达与交流)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1)_(写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2)_;甲、乙同学经过讨论后,继续实验:(继续实验)取样于试管中,先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再加入(3)_溶液,通过观察到(4)_现象,甲、乙同学最终确认:样品部分变质。(反思与归纳)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可知:A检验溶液中溶质成分时,所选试剂不仅与待测物质反应产生明显唯一的现象,而且需注意所选试剂(5)_(答两点);B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一定要注意(6)_。15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对比实验)编号操作现象甲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丙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_(填“强”或“弱”)。(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操作现象结论推论(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氧化铝薄膜被破坏Na+或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_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测_(填“正确”或“不正确”)。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六、计算题16 .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以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1)若用某一定量过氧化钙工业样品(含杂质)加水最终可制得氧气32g,请计算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是_。(2)往上述过氧化钙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画出产生氧气的图像。(氧气质量随水的质量变化的图像)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三、实验题1、四、流程题1、五、科学探究题1、2、六、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