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79468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和“符”指的是( )。A桃树B鞭炮C对联二、填空题2 . 成语接龙。(1)心口如( ) ( )笔抹( ) ( )一儆( ) ( )家争( )( )锣开道(2)斗志昂( ) ( )眉吐( ) ( )味相( ) ( )机取( )( )立名( ) ( )瞪口( ) ( )若木( ) ( )飞蛋( ) ( )草惊蛇3 . 看拼音写汉字。4 .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何当”的意思是(_)。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2)这两句诗中的“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象征受到了重用,“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2)诗句的意思是_(3)诗句赞美竹子_的精神品格。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三、信息匹配5 . 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饥渴(j jn)榜文(bn bn)下坠(zhu zu)胸膛(tn chn)四、诗词曲鉴赏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6 . 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同“寨”。( )AziBciCzhiDchi7 . “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 )A用鼻子闻味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8 . 理解古诗,对的画“”,错的画“”。(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寂寞凄凉的悲苦感觉。(_)(2)“返景入深林”是指回到深林再次观赏风景。(_)(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_)(4)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_)国学直播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9 . 把诗词补充完整。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B“明月别枝惊鹊”里的“鹊”应该是指喜鹊。C该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苏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D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11 . 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 _,也有了_,还闻到了_。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_,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2 .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被称为“_”之一。13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14 . 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_15 . 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填空题1、2、3、三、信息匹配1、四、诗词曲鉴赏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