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68295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单元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以甲为原料转化成丙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B转化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1C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转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2 . 日常生活中一些图标常用来警示或提示人们注意。下列图标中盛装乙醇的容器可以张贴的是( )ABCD3 . 我校正在创建“无烟校园”,下列图标与此主题相符的是( )ABCD4 . 对于方程式 4Al3O22Al2O3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B铝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C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D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5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6 .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生成36g水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变化观: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包含缓慢氧化D元素观: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种类相同7 .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煤炭粉碎能使燃烧更充分C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可灭火D天然气燃烧符合“低碳”理念8 .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9 .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之和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g10 . 聚乙烯(C2H4)n,简称PE,工业上可用乙烯(C2H4)来制备,该反应为:nC2H4 (C2H4)n。聚乙烯安全无毒,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包装、化工、医药等领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B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C聚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D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n11 . 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节约意识C环保意识D安全常识12 .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13 .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有燃烧才能发光、放热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14 . 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认识,科学的是( )A厨房燃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B加大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催化处理尾气,减轻空气污染D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15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16 . 将9.8g氢氧化铜与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加入8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只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所得洛液中溶质的质量( )A16gB32gC19.6gD117.8g二、多选题17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均为混合物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C图中涉及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a中两种物质均为单质18 .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氢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碳可做大栅温室的气体肥料19 .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B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降低蜡烛的着火点C用明矾净化天然水降低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D将食品放入冰箱里防止变质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慢20 . 善于归纳知识,利于培养素质。小林同学整理的下列内容有错误的是A除杂的方法B化学物质中的“三”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CO2中混有CO点燃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三种还原剂C、H2、CO2三种可燃性气体CO、H2、CH4C安全常识D化学与生活厨房煤气管漏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冬天用煤炉取暖-保证室内通风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补充维生素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AABBCCDD三、填空题21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现有两份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则消耗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质量比为_。22 . 清洁、高效的能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填字母)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2)车用乙醇汽油是新型汽车燃料,可以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2016 年 11 月,我国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长征五号是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型运载火箭,全面大量使用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代替有腐蚀性和污染的偏二甲肼/液氧推进剂。氢气作为驱动火箭的理想燃料的原因是_(填序号)A获得氢气的成本低B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高C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D氢气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23 .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酸味,这是由于分子具有_的性质,醋酸的pH _ 7(填“” “”或“=”)。(2)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3)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牛奶常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聚乙烯塑料属于_(填序号)。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合成材料(4)我国是世界钨矿蕴藏量最多的国家,工业上常用黑钨矿与碳酸钠作原料制得钨酸钠(Na2WO4),它的水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得到不溶性的钨酸(H2WO4),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钨酸受热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三氧化钨(WO3);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钨可获得高纯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4 . 如图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面粉爆炸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3)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填序号)。金属筒不加盖时蜡烛没有点燃时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4)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写出一种即可)。四、简答题25 . 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以下问题:(1)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为_;(2)火灾都是由燃烧引起的,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因其性质不但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具有_;(4)专家提醒从火灾中逃生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主要作用_;五、科学探究题26 .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考完成:(知识回忆)红磷(或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实验操作)小明用图一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三处不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_;水中的白磷_,原因是_。(交流讨沦)(1)图二是图一所示装置的改进示意图,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燃烧,需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综合应用)我们常说“水火不相容”,那是因为通常水可以灭火。从灭火原理分析,水能灭火的原因主要是_。27 .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打开 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改通入氧气,中白磷燃烧,中无明显现象。(1)仅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28 . 酸、碱、盐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某小组同学围绕这三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小组同学发现两瓶药品标签缺失,只知道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稀硫酸。小红同学只用了一种试剂就区分出了二者。这种试剂是_。(2)小组同学又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定有NaCl和NaOH。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小明猜想:还可能有Na2CO3;小乐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可小红认为小乐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_,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_。(活动与探究)小明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溶液。_猜想成立(反思)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3)氢氧化钠不仅可用于腌制松花蛋,还可用于吸收一些气体。现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4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42.2g碳酸钠溶液。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_。六、综合题29 .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填字母)。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 水的蒸发C 水的电解D 水的净化(2)利用下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B 获得淡水的速度与温度有关C 大容器中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某新工艺利用水制备氢气的主要流程如下:铝镓合金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设备1”中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设备1”和“设备2”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电解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计算:电解掉的水的质量为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多选题1、2、3、4、三、填空题1、2、3、4、四、简答题1、五、科学探究题1、2、3、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