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册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测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68087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册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册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册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册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属于单质和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都没有改变2 . 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3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作电极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4 . 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小红同学提出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5 . 实验设计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燃烧的条件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受热分解6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体或者固体B氧气的重要来源是植物光合作用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7 . 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发扬航天精神,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的能量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 = 2X + 3 N2 + 4H2O,则X所表示的化学式是( )ACOBCH2OCNODCO28 . 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交流反思9 . 下列各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十根据已有知识推断,其中最适合于潜水艇里,供呼吸所用的是( )ABCD10 . 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案设计”的是(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可能是石蜡蒸气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什么?烧杯内壁有水雾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火焰温度哪层最高?将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后取出,观察其炭化程度ABCD二、填空题11 . 人类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1)二百多年前,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人物是(_)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B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2)如图2所示,是某中学的化学教师用于演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写出燃烧匙里的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红磷燃烧熄灭后,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可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刻度_处。根据这一现象,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说明氮气_(填“难溶”、“易溶”)于水。集气瓶内红磷燃烧熄灭了,这一现象说明氮气_(填“能”、“不能”)支持燃烧。(3)下列物质都是组成空气的成分。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里(填标号)。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灯泡中充入_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_、_、_(请另写出三个由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下表是空气质量分级标准。请回答:污染指数50以下50-100101-200151-200201-250质量级别IIIIII(1)III(2)IV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是:污染指数越_(填“大”或“小”),空气质量状况越_(填“好”或“差”)。你能为保护空气做些什么?(写一条具体措施)_。12 . 实验(或探究)成功的关键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_13 .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 _;_; _;三、实验题14 .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A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显_性。(2)B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碳酸钠溶液在鉴别C、D中的物质时,依据的不同现象是_。(4)E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简答题15 . 如图,小芹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1)用_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3)小芹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五、科学探究题16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从市场上购买了给鱼塘增氧的物质“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展开了专题探究。请你帮他们完成相关的实验内容。(1)甲同学通过如图的装置来探究影响“氧来乐”分解速率的因素。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2)乙同学不小心将生锈的铁钉放入了盛有“氧来乐”的锥形瓶中,发现导管口迅速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他作出如下猜想:猜想:可能是铁钉上的铁加快了“氧来乐”的分解;猜想:可能是铁钉上的_加快了“氧来乐”的分解。(进行实验)(3)乙同学选择一枚洁净的铁钉,并用砂纸打磨干净之后,放入盛有“氧来乐”的锥形瓶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猜想不成立。丙同学在上述装置中加入一枚生锈的铁钉,并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_,说明猜想成立。(反思评价)(4)如果你要确定猜想中所加物质是“氧来乐”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_。17 . 今年中秋节,小红和她妈妈去市场上购买了一些月饼,发现月饼采用充气包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她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一方面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鲜、保质;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月饼受到挤压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她妈妈猜想是氮气,小红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2)小红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廉价易得;_;_。(4)日前,秋茶已经上市了,我县苏坑镇盛产佛手茶,茶商采用_包装方法,延长茶叶的保质期。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3、三、实验题1、四、简答题1、五、科学探究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