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小考试卷化学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64470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小考试卷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小考试卷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小考试卷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小考试卷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A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B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C过量的Fe粉和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D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2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现在大力提倡“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多使用布制储物袋购物,尽量少使用塑料袋B多使用煤炉进行冬季取暖,尽量少用其他方式取暖C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车出行,少开车D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3 . 人类最先使用的金属是A镁B铝C铁D铜4 . 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与一定质量B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 )A4:3B3:4C12:11D11:125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6 . 实验室有以下两种途径制取铜: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要制得等质量的铜,两个途径相比较,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耗等质量的 H2SO4B生成等质量的 ZnSO4C消耗等质量的 CuOD所有反应的条件相同7 . 在4A+5B2=4C+6D的反应中,已知17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30g物质C和27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物质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6B17C34D328 . 将铁片分别放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H2SO4BCuSO4CFeCl2DHCl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不是银而是汞B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塑料C玻璃钢不是玻璃而是钢D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10 . 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再把甲放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析出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二、选择填充题11 . “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_)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过滤后饮用C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_实验12 . 下列气体充分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_)A 氢气和氮气B 天然气和空气C 氮气和二氧化碳D_13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3种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HXYZA原子序数:ZX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族D_14 . 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可将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口内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为避免药品浪费,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撤酒精灯三、填空题15 . 2008年我区部分居民用上了燃气公司提供的天然气,代替原来使用的煤或液化石油气,对我市的环境起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某小区原来使用的管道燃气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C3H8),煤气公司给小区的炉灶进行了改装,如果改装进空气口,应将进口直径_(变大或变小)。(3)列举一条天然气取代煤作为燃料的优点:_。(4)合格公民都应具有节能意识,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_。(5)按要求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肼(N2H4)和一氧化氮(NO)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作为火箭发射的动力,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6 .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生成物分子由个原子构成。(2)反应物B2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是(答两条即可):,。17 . 你玩过拼图吗?以下拼图分别代表Fe、CO2、H2SO4、Ca(OH)2、BaCl2、Cu(NO3)2中的一种物质,规则是能反应的物质可以拼在一起。(1)H2SO4应安排在位置(填序号)_。(2)CO2和的反应现象为_。(3)写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类型是_。(5)请写出一种能放在间空拼图处无色盐溶液的溶质化学式:_。四、实验题18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仪器X的名称是_(2)李明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方程式为_;F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收集该气体可用_装置(填标号)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方程式为_(3)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李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标号),收集甲烷气体可用_装置(填标号)19 . 进行如下图所示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发生反应的是_(填字母序号)。(2)若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在锌、铁、铜、银中,通过该实验,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种金属是_。五、简答题20 . 现有锌、氦气、氯化钠、甲烷、氧化钙五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1)氮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它的化学式是_。(2)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其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3)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理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反应原理是_(填化学方程式)。(5)锌常用于实验室中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反应原理是_(填化学方程式)。六、推断题21 . 如图是五种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B和D均为黑色固体,C为紫红色固体,A的溶液中溶质含有两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C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_、E_; (2)请写出D转化C的化学方程式_;(3)请写出B与足量A反应的实验现象_。七、科学探究题22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得到一种干燥剂,但由于上述药品存放时间较长,有可能变质。于是他们取一定量的固体混合物样品,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未发现有温度变化,且取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气泡冒出,于是一致认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已经完全变质。(提出问题)两种固体混合后的组成究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小明:固体为碳酸钙和碳酸钠;小红:固体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你的猜想是:氢氧化钙、碳酸钙和_;(实验探究)小明同学取少量滤渣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且固体消失,有此现象你认为小明_(填能或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正确。(交流与评价)同学们交流认为,小明同学如果想证明自己的猜想,应再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先滴加_,再滴加_,若观察到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_,即可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结论与总结)经过同学们的实验最终证明,小明同学的猜想正确。通过上述探究同学们总结出:固体成分往往可以通过对滤液成分的探究而得出,而滤液中的溶质既要考虑到固体中原有的某些物质可能存在,又要考虑到_可能存在。23 . 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实验一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观察。现象:晶体为蓝色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铜晶体研碎现象:_。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铜晶体,并进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溶解的更快。分析:原因是_。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实验二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结论】有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八、计算题24 . 已知硫酸钾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计算:(1)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g。(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出计算过程)。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选择填充题1、2、3、4、三、填空题1、2、3、四、实验题1、2、五、简答题1、六、推断题1、七、科学探究题1、2、八、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