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质课评比---蒹葭教学设计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546930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优质课评比---蒹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省优质课评比---蒹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省优质课评比---蒹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省优质课评比蒹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和借助关键词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朦胧美和情感美。、借助本诗,初步了解诗经的特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人物情感。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细读课文,品味感悟。2、 难点:探究诗歌主旨的多义性。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猜永嘉人谢灵运,学生自我介绍以及自己爱好,学生唱歌。1、 导入:同学们,我们就在这位同学的歌声中开始我们的课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长满芦苇的河畔,发生了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位男子面对伊人唱出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师深情郎读第一节。2、 自由、放声朗读。再请三位同学每人朗读一节。3、 同学们,听完朗读,大家有什么发现吗?生:有一样的地方,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生:三节诗歌结构都非常相似。师:是的,这是诗经的一大特点,称为重章叠句。大家来齐读一下,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魅力。4、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副画。下面我们来细读诗歌,走进这首诗,走进这副画,你依稀看到 ?生:生:有位恋人在芦苇丛中对情人深情的吟唱。师追问:这是什么样的一片芦苇丛。生:茂盛的。师再追问;是诗中哪个词告诉你这么多的?生:诗中的“苍苍”。生读,出示:A、蒹葭苍苍 B、蒹葭苍苍再读。为什么要这么读呢?苍什么意思?怎么读?生多次试读。师:这是一副苍茫的凄美的画面。如果改为蒹葭苍盛,你觉得怎么样?生读,回答:这样就没有韵味了。师:说的很好,有韵味。像苍苍这样重复的词我们称之为叠字。蒹葭这样声母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双声叠字。类似的还有:学生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齐读,感受韵味。5、 师:这位美丽的女子在哪里?生:在河的对岸。师:还可能在哪里?生:在心中。师:在河的对岸,有一段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你还依稀看到什么?生:当置身其中,还能听到很多声音,请大家走进这首朦胧、凄美的诗歌,你仿佛听见了 ?生:水流的声音。师:很好,你直接走进了诗歌的心中。诗中哪儿能听出来呢?生: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都能看出。师:相同的水声,不同的心情去听是不一样的,诗人有什么心情,又是听到什么水声?生读。生:悲伤。6、师:这个伊人在哪里?生:在水之一方。师追问:虽然在河的对岸,伊人是否真的在。生齐答:在!师:是的,诗人坚信伊人一定在,尽管有一定的距离。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应该是高兴、幸福、满怀憧憬的。板书。这种憧憬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生读,体会这种幸福感和无限憧憬。师:在朗读中那个字可以体现?生:“在”。师:所以在读时“在”要拖音。屏幕出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假如要加个感叹词,应该加什么?生答:“啊”。出示:所谓伊人, 啊 !在水一方。这个“啊”不能响亮的读,为什么呢?生:这种憧憬是放在心中的。师:你最懂主人公的心了。一起读,读出这种默默地欣喜、憧憬、幸福。把“啊”的情感都放在“在”个。男生读,全班和。屏幕出示:男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齐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师:读的真好,再看。屏幕出示: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主人公什么心情?生:焦急,看到却不能到达。师:哪个字体现了这种情感?生:“宛”。师:读出主人公心中淡淡的惆怅。个读,齐读。如果加个感叹词,应加溯游从之, 唉 !宛在水中央。师:我们不能篡改诗歌,所以应该把“唉”的情感加在“宛”上。女生读,全班和。屏幕出示:女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齐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师:在这首诗中,除了有流水的声音,有没有划水的声音。从哪个词语看出?生:“溯游、溯洄”师:这种划船是轻松的还是艰辛的?生:艰辛的。师:这种艰辛还能体现在哪儿?生:“阻、长”读出“艰辛”。生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齐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师:这是一首有声有色的画面,更是一副有温度的画面。请以“我真切感受到了 ”句式,说说你的感受。生:我感受到主人公真挚的真情。师追问:你从什么地方读出真挚的真情?生: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看出主人公奋力向前,不停追寻。师再追问:奋力向前,追寻了多少次?生:“两次”、“三次”、“六次”师:其实既不是两次、三次,也不是六次,而是无数次,只要生命不息,追寻就不止。我们读到什么精神?生:执着师:是啊,正是主人公的执着成就了他的经典。让我们站起来起读这首诗歌表达对他的敬意吧!学生起立,师读第一节,学生齐读后二节。6、 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是美丽的,朦胧的。就象朱熹说的: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不可得者,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他追寻的仅仅是爱人吗?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生:寻梦、看到摸不到的东西、幸福、寄托、最美好的东西。师:是的,就像一则广告中所写: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心情。7、师赠言共勉:在追寻的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着美好,也许这种追寻最终不能实现,但路上的风景和希望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