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27531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A内蒙古黑河至海南腾冲一线B内蒙古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C黑龙江漠河至云南腾冲一线D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2 .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A土地类型不全B可利用草地比重大C难以利用土地少D后备耕地充足3 .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对应正确的是A耕地山地B草地高原C林地盆地D荒漠平原4 . 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不正确的是A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B城市道路等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C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D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5 .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A西多东少B南少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6 . (2017淄博模拟)图示山脉属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且以东为华北平原的是( )A天山B太行山C秦岭D大兴安岭7 . 我国最大的河流是( )A黄河B珠江C黑龙江D长江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配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8 .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A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D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9 .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D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河段经常发生凌汛B河段有地上河C河段洪涝濒发D河段是“黄金水道”11 . 关于黄河与长江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黄河含沙量大,有结冰期B长江流量较大,汛期较长C两条河流均为外流河D两条河流上中下河段治理、利用方向相同12 .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陆上邻国18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我国海岸线长180多千米,陆界线长22000多千米我国南北跨约50个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ABCD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3 . 对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城市多雨期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个城市中,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14 . 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15 . 若、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16 . 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下图中箭头所示为我国某季节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 . 关于该盛行风的名称和风向对应正确的是A. 夏季风偏北风 B. 夏季风偏南风C. 冬季风偏南风 D. 冬季风偏北风18 . 四城市中,降水量按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9 . 在图中盛行风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A. 干旱和洪涝灾害 B. 滑坡和泥石流C. 台风和沙尘暴 D. 寒潮和冰冻灾害20 . 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 )A曾母暗沙B漠河C帕米尔高原D乌苏里江读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下面小题。21 . 根据数据可知,近年我国人口A数量下降B停止增长C增长速度加快D增长速度减慢22 .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A鼓励多生多育B实行计划生育C保持人口数量第一位D均衡人口分布格局23 . 四大洋中,没有我国河流注入的是A北冰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大西洋24 . 以下民族中,人口在400万以下的是:A回族B壮族C满族D门巴族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在我国滇、黔两省交界处(北纬27.5度,东经104.0度)发生5.7级地震。据此回答问题。25 . 该处经纬度可表示为A27.5N、104EB27.5N、104WC27.5S、104ED27.5S、104W26 . 该处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A地壳比较稳定B与外国接壤C植被遭到破坏D地壳运动剧烈27 . 滇、黔两省主要位于哪一高原区上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28 . 滇、黔两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A成都、贵阳B昆明、贵阳C昆明、南宁D成都、南宁29 . 傣族主要分布于滇省区。下列选项中,体现傣族人文特色的是A集体舞B泼水节C长鼓舞D摔跤30 . 与俄罗斯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 )A东西跨度大,海陆兼备B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众多,便于发展海洋事业C陆上疆界线长,邻国众多D大部分地处温带地区,少数地区处于热带31 .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和A盆地面积广大B高原面积广大C平原面积广大D山区面积广大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表示四地气候特征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2 . 上海市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四地气候图中与上海气候类型最接近的( )ABCD33 . 博览会期间上海的气温处于( )A3035B413C-12-20D-1517读“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面积、人口及经济总量(GDP)”(下表),完成下列各题。34 . 与其它三国相比,造成中国人均GDP较少的原因是A经济总量低B经济总量排名靠后C人口数量多D国土面积较小35 .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中国经济良好发展,中国着力推进的政策是A计划生育政策B耕地保护政策C改革开放政策D生态治理政策36 .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正确叙述是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类型齐全,人均丰富C总量丰富,类型单一D地大物博,人均占有量大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7 . 图中分布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38 . 图中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39 . 那达节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A汉族B傣族C蒙古放D藏族40 .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淡水湖是:A洞庭湖和鄱阳湖B鄱阳湖和洞庭湖C鄱阳湖和青海湖D青海湖和鄱阳湖41 . 水能资源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 )A阶梯内部B低山丘陵C两阶梯交界处D平原河道上42 . 关于中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拥有56个少数民族C人口分界线是漠河腾冲D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二、解答题43 .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该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是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2)图例中的A为,B为 (土地利用类型),造成AB两种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3)图中A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地区熟制(一年几熟)一般为。(4)土地资源属于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如果利用合理,就可以永续利用,如果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44 . 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最北端在_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受维度位置影响,中国南北_(气候或地形)差异明显。中国领土最西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与之相比,山东省日出时间更 _(早或晚)。(2)自西向东,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及_省。(3)中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中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_海、东海、南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的_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45 . 黄河流域图。(1)黄河发源于_的_山脉,注入_海,形状呈“_”形,下游河段被称为“_”(2)黄河的水文特征是_、_、_(3)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A_、B_(4)黄河上的大型水利枢纽C_、D_46 . 阅读中国地形图,写出正确答案。(1)从图中可知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典型地形区为_高原和_盆地。 (2)判断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_、_、巫山和雪峰山,它们的走向为_走向。 (3)我国西北某省区的地形特征明显地表现为“三山夹两盆”,“两盆”中面积居我国之首的是_;而处在两大盆地之间的山脉名称为_,它的走向为_走向。 (4)我国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其中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是_。47 .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1)最大的支流_,支流_,(2)上、中游分界_,中、下游分界_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a._。(3)省级行政中心;A_市E_市。(4)湖泊;G_湖。长江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_。48 . 读海口、漠河、吐鲁番、五道梁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四幅图中,代表漠河的是_,代表海口的是_(填序号)。(2)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是_(填序号及名称),主要原因是_。(3)A、D两地冬季气温相差_(很大/不大),夏季气温相差_(很大/不大)。(4)B地气候属于典型的_气候。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解答题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