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汇总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516272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卷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 完成下面 5 题 1 积微 月不胜 1 日 时不胜月 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 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 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 2 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 其悬 3 日也博 其为积也 大 大事之至也稀 其悬日也浅 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 善时者霸 补漏者危 大荒 者亡 故王者敬日 霸者敬时 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亡国至亡而后知亡 至死而后知死 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著焉 可以时记也 王者之功名 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 资宝以大为重 政教功名反是 能积微者速成 诗 曰 德輶 4 如毛 民鲜克举之 此之 谓也 取材于 荀子 注释 1 胜 超过 本句意思是 月不如日重要 2 敦比 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 像这样 那么 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3 悬 悬挂 此处意思是存在 4 輶 分量轻 2 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 若白垩之与黑漆 则无所用智 虽愚犹可矣 且 1 治 乱存亡则不然 如可知 如可不知 如可见 如可不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犹尚有管叔 蔡叔之事 2 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 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 则 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 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 有能赎之者 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 来 而让 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 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 则无损于行 不取其金 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 其人拜之以牛 子路受之 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 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 观化远也 取材于 吕氏春秋 注释 1 且 连词 表示转折 2 管叔 蔡叔之事 指叛逆之事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不胜月 时间 季节 B 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 为 悲伤 C 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 一同 都 D 取其金 则无损于行 行 行为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同的一项是 A 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 B 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 C 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 D 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 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 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 赐失之矣 赐 你丢失了机会啊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德輶如毛 民鲜克举之 不取其金 则不复赎人矣 12 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 请根据要求作答 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 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题字数限定 2 5 字 答案 8 D 9 C 10 D 11 1 德行虽然看起来轻如毫毛 但人们少有能举起它的 2 你 不领取金钱的话 就不在会有人去赎人了 12 1 A 能积微者速成 B 孔子 见之以细 观化远也 2 A 积微 本则内容 是重视小事 积小事之成才能成就大事 B 察微 本则内容是观察到事物微小的萌芽才 能有所预见 避免在大事上犯错 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 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 其地之人 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 乙丑 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 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 十 月五日渡黄河 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 其父鸣和癯而髯 接三貌似之 与谈乃 父事 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 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 闻车声啍啍 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 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 喜跃 骈辚同驱 食倾 望见百雉遮迣 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 竹马者 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 入县署游观 到先人秩膳处 姊妹斗草处 昔会宾客治文卷处 缓步婆娑 凄然雪涕 虽一庖湢 一井匽 对之情生 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 沈两吏来 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 入帘荐某卷 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 如理儿时旧书 如失物重得 邑中 朱广文工诗 吴中翰精鉴赏 解 陈二生善画与棋 主人喜论史鉴 每漏尽 口犹澜翻 余或饮 或吟 或弈 或写小影 或评书画 或上下古今 或招人来 或呼车往 无须臾 闲 遂忘作客 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 冰霰渐飞 岁将终矣 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 代为治筐箧 束缰靷毕 握手问曰 何时再见先生 余不能答 非不答也 不忍答也 嗟乎 余今 年七十有三矣 忍欺君而云再来乎 忍伤君而云不来乎 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 朅来旧邦 世之如余者少矣 四品尊官 奉母闲居 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 世之如吕君者更少 矣 离而合 合而离 离可以复合 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 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 故 写两图 一以付吕 一以自存 传示子孙 俾知官可重来 其官可想 迎故官如新官 其 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 闻伯夷 柳下惠之风者 奋乎百世之下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提笔 记之 可以风世 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 风世 劝勉世人 选自 小仓山房诗文集 有删节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宰沭阳二年 宰 治理 B 说当时决某狱 决 打开 C 代为治筐箧 治 备办 D 奉母闲居 奉 侍奉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 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 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 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 钱接三才断奶 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 接三不太清楚 C 八十多岁的张 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 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 多数事已忘记了 D 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 宾主作别时 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迟明行六十里 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 骈辚同驱 2 闻伯夷 柳下惠之风者 奋乎百世之下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9 文中 可以风世 的内容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答案 6 B 7 C 8 1 天快亮的时候 行驶了六十里 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 两人 见面 十分欣喜 便驱车一同前往 2 伯夷 柳下惠那样的高风 百代之后的人听到 也能奋发 更何况 亲受熏陶的人呢 9 为官当勤政爱民 百姓会怀念他 为人当感恩重义 后代会仿效他 全国卷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 13 题 鲁芝 字世英 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 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泛所害 芝襁褓流离 年十七 乃移居雍 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 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 深敬 重之 举孝廉 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 参军事 行安南太守 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 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 宣帝代焉 乃引芝参骠骑军事 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 数被侵 掠 户口减削 寇盗充斥 芝倾心镇卫 更造城市 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 夷夏慕德 老幼赴阙献书 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 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 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 芝率余众犯门斩关 驰出赴爽 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 一 旦以罪见黜 虽欲牵黄犬 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 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 孰敢不 从 舍此而去 欲就东市 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 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 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 武以为先驱 诞平 迁大尚书 掌刑理 武帝践祚 转镇东将军 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 履正 素无居宅 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 告老逊位 章表十余上 于是征 为光禄大夫 位特进 给吏卒 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 乃以位让芝 曰 光禄大夫 鲁芝洁身寡欲 和而不同 服事华发 以礼终始 未蒙此选 臣更越之 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 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 谥曰贞 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 晋书 鲁芝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 下狱 当死 而口不讼直 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下狱 当死 而口不讼直志 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下狱 当死 而口不讼直 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 下狱 当死 而口不讼直志 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三坟 五典 传为我国古代典籍 后又以 坟籍 坟典 为古代典籍通称 B 阙 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 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 践阼 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 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 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 也称为让位 退位 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鲁芝自小受苦 仕途少有挫折 他家本为豪族 但幼年失去父亲后 即流离失所 入仕 后受到郭淮器重 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 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 鲁芝倾心革新 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 蜀地饱受侵扰 人口减少 他全力守卫 修建城池 恢复旧境 离开时 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 鲁芝审时度势 进营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 他在曹手下任四马 曹受到讨伐 他率部 下驰援 并提出应对策略 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 然而未被采纳 D 鲁芝洁身自好 深受羊祜推荐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 鲁芝为人清心寡欲 与人和 睦又不苟同 任职到老 以礼始终 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诸葛诞以寿春叛 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 帝以芝清忠履正 素无居宅 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答案 10 C 11 C 12 B 13 1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 魏帝出征 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 一向没有私宅 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全国卷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 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 琦曰 范纯礼岂不知此 将必有说 他日 众质 之 纯礼曰 陵寝皆在邑境 岁时缮治无虚日 今乃与百县均赋 曷若置此 使之奉常时 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 用为三司盐铁判官 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 调度 苛棘 纯礼一以静待之 辨其可具者 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 而奉之如神 名曰 范仲 淹 草场火 民情疑怖 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 草湿则生火 何足怪 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 纯礼曰 以棼然之丝而杀之 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 命释其 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 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 治 纯礼曰 宽猛相济 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 犹虑未尽 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 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 纯礼审其故 此民入戏场观优 归途见匠者作桶 取 而戴于首曰 与刘先生如何 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 徽宗问何以处之 对曰 愚人 村野无所知 若以叛逆蔽罪 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 足矣 曰 何以戒后人 曰 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 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 曾布惮之 激驸马都尉王诜曰 上欲除君承旨 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 纯礼主宴 诜诬 其辄斥御名 罢为端明殿学士 知颍昌府 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 复左朝议大夫 提举 鸿庆宫 卒 年七十六 节选自 宋史 范纯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纯礼字彝叟 以父仲淹荫 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 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 一路 独永安不受令 B 纯礼字彝叟 以父仲淹 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 一路 独永安不受令 C 纯礼字彝叟 以父仲淹 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 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 一路 独永安不受令 D 纯礼字彝叟 以父仲淹荫 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 一路 独永安不受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 陵墓建成后 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 株 本义树根 根与根间紧密相连 因而 株连 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 尹 为官名 如令尹 京兆尹 是知府的简称 D 御名指皇帝名讳 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 御 字 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纯礼敢于抗言 受到韩琦赏识 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 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 认为 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 不应与各县均等 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 纯礼关怀下属 处分重在惩戒 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 草场失火 守吏惶恐等候诛 杀 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 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 纯礼鉴察往事 治事去苛从宽 在开封府任上 有村民被误告谋逆 他发现事实并非如 此 认为应判杖刑 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 征得皇上认可 D 纯礼坚毅刚直 不幸遭人算计 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 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 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 致使纯礼蒙冤 最终遭到免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方务去前之苛 犹虑未尽 岂有宽为患也 2 愚人村野无所知 若以叛逆蔽罪 恐辜好生之德 答案 10 D 11 C 12 D 13 1 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 尚且担心做得不够 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2 愚人 粗鲁无知 如果以叛逆定靠 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全国卷 3 一 文言文阅读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 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儒 学习 尚书 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 当职割断 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 入为 大司农 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 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 主薄 镡显拾遗补阙 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 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 除温令 县多奸滑 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 悉诛之 境内清夷 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 辄云以属稚 子 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 迁兖州刺史 绳正部郡 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 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 从驾南巡 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 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 讼 历政所不断 法理所难平者 莫不曲尽情诈 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 称叹 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 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 致奠 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 道经弘农 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 咸言平常持米到洛 为 卒司所钞 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 不见侵枉 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 为立祠安阳亭西 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 桓帝事黄老道 悉毁诸房祀 唯特诏密县 存故太傅卓茂庙 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 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 皆不称职 永和中 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 皆尽其能 纠剔奸盗 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 不过 数十 威风猛于涣 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 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 后汉书 王涣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字稚子 广汉郪人也 父顺 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 尚气力 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 儒学习 尚书 读律令 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 广汉郪人也 父顺 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 尚气力 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 敦 儒学 习 尚书 读律令 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 广汉郪人也 父顺 安定太守 涣少 好侠尚气力 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 儒学习 尚书 读律令 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 广汉郪人也 父顺 安定太守 涣少 好侠尚气力 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 敦 儒学 习 尚书 读律令 略举大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豪右 指旧时的富豪家族 世家大户 汉代以右为尊 所以习惯上称为 豪右 B 顿首 即以头叩地而拜 是古代交际礼仪 又常常用于书信 奏表中作为敬辞 C 茂才 即秀才 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 改为茂才 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 现代则称为首都 京 师 单用 旧时均可指国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初入仕途 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 遇事敢于决断 陈入朝为 大司农 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 王由此得以显赫 KS5U B 王涣扫除积弊 境内风清气正 他担任温县县令 以谋略 清平 商人露宿于道 升 任兖州刺史后 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 极有声威 C 王涣办案严谨 治事宽猛相济 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南平者 探寻本来面目 尽力 还以公正 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 深受外界称叹 被誉为神算 D 王涣政绩卓著 后任难以比肩 他死于洛阳令任上 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 均不称职 后来选用任俊 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 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民思其德 为立祠安阳亭西 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 一岁断狱 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 而文理不及之 答案 10 B 11 D 12 D 13 1 百姓思念王涣恩德 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 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 他 2 一年间的断案 不过几十件 声威超过王涣 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白蘋洲五亭记 唐 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 抵霅溪 溪连汀洲 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 汀 洲采白蘋 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 后又数百载 有名无亭 鞠 为荒泽 至大 历十一年 颜鲁公真卿为刺史 始剪榛导流 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属灾潦荐 至 沼堙 台圮 后又数十載 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 弘农杨君为刺史 乃疏四渠 浚二池 树 三园 构五亭 卉木荷竹 舟桥廊室 洎游宴息宿之具 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 跨长 汀者 谓之白蘋亭 介二园 阅百卉者 谓之集芳亭 面广池 目列岫者 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 谓之朝霞亭 狎清涟者 谓之碧波亭 五亭间开 万象迭入 向背俯仰 胜 无遁形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开水香之 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 然 游者相顾 成曰 此不知方外也 人间也 又不知蓬瀛昆阆 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 杨君缄书赍图 请予为记 予按图握笔 心存目想 覙缕 梗概 十 不得其二三 大凡地有胜境 得人而后发 人有心匠 得物而后开 境心相遇 固有时 耶 盖是境也 实柳守濫觞之 颜公椎轮之 杨君绘素之 三贤始终 能事毕矣 杨君 前牧舒 舒人治 今牧湖 湖人康 康之由 革兴利 若改茶法 变税书之类是也 利 兴 故府有羡财 政成 故居多暇日 是以余力济高情 成胜概 三者旋相为用 岂偶 然哉 昔谢 柳为郡 乐山水 多高情 不闻善政 龚 黄为那 忧黎庶 有善政 不 闻胜概 兼而有者 其吾友杨君乎 君名汉公 字用乂 恐年祀久远 来者不知 故名 而字之 时开成四年 十月十五日 记 选自 白居易集 注 鞠 皆 尽 荐 连续 覙缕 逐条陈述 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狎清涟者 谓之碧波亭 狎 亲近 B 万象迭入 迭 重叠 C 杨君缄书赍图 赍 送 D 成胜概 概 景象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 与君为兄弟 B 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C 康之由 革弊兴利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D 若改茶法 变税书之类是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记 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 以叙事为主 兼及议论 抒情和描写 记 的种类很 多 本文是一篇游记 B 步 古人称跨出一脚为 跬 再跨一脚为 步 后即以 步 作为长度单位 C 刺史 守 皆指古代地方官职 如如 陈情表 中曾提到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 史臣荣举臣秀才 D 蓬灜 指蓬莱和灜洲 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为仙人所居之处 后常指仙境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每至河风春 溪月秋 花繁鸟啼之且 莲开水香之夕 宾友集 舟棹徐动 觞咏半酣 飘然恍然 B 每至汀风春溪 月秋花繁 鸟啼之旦 莲开水香之夕 宾友集 歌吹作 舟棹徐动觞 咏半酣 飘然恍然 C 每至汀 风春溪月 秋花繁鸟 啼之旦 莲开水香之夕 宾友集歌 吹作舟棹徐动 觞 咏半酣 飘然恍然 D 每至汀风 春溪月秋 花繁鸟啼之 旦莲开水香之 夕宾友集 歌吹作 舟棹徐动 觞 咏半酣 飘然恍然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记叙白洲等的由来 描写白蘋洲胜景 赞美杨汉公 乐山水 有善政 叙体合 言简意赅 B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 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 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 热爱 C 作者将谢 柳 龚 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 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 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 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 革弊兴利 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答案 8 B 9 B 10 A 11 A 12 C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面广池 目列岫者 谓之山光亭 2 杨君前牧舒 舒人治 今牧湖 湖人康 3 兼而有者 其吾友杨君乎 答案 1 面对宽广的池水 看到排列的峰峦的 称它为山光亭 2 杨君先前治理舒地 或 在舒地做官 舒地百姓太平 现今治理湖地 湖地百姓安 康 3 二者都具备的 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 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 高冠博带 广 袂之衣谓之儒邪 执简伏册 呻吟不息谓之儒耶 又况点墨濡翰 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 亦远矣 舍此勿言 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 萧望之 张禹 孔光 东汉之欧阳歙 张酺 胡广 世之所谓大儒 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 字醇之 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 不治章句 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 理 不徒诵之 以夸诳于人 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 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 先王之道犹蘙如也 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 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 青州 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 慕嵇康 阮籍之为人 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 翕然效之 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 作 东州逸党 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 天子亟治牧 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 诬以罪 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 太初素 与令善 怜其冤死 作 哭友人 诗 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 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 上言太初狂狷 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 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 实宽良有治行 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 掌南京学 卒于睢阳 旧制 判 司 簿 尉四考 无殿负 例 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 积以年数 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 举进士解褐近十年 卒不得脱判 司 簿 尉之列以终身 死时年四十余 噫 天丧儒者 使必至于大坏乎 将大吠所怪 桀桀者必见锄也 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 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 题名记 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 而言立 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 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 观其 后车 诗 则不忘 鉴戒矣 观其 逸党 诗 则礼义不坏矣 观其 哭友人 诗 则酷吏愧心矣 观其 同 州题名记 则守长知弊政矣 現其 望仙驿记 守长不事厨传矣 由是言之 为益岂不 厚哉 选自 司马光集 注 殿负 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言必自称曰儒 发言 发表意见 B 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拘 束缚 拘束 C 牧亦坐是废 废 被 罢免 D 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 政绩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句读之不知 B 于其外则不光 此其志不在小 C 卒于睢阳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 D 将犬吠所怪 为巡船所物色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 对真正的儒者而言 读书不应雕章琢句 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 而应抱 着学以致用的目的 匡正时弊 有益社会的进步 B 颜太初考中进士后 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 主簿是县令的属官 户曹是知府的 属官 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 颜太初宽厚正直 才识过人 效法嵇康 阮籍 诗文讥刺时事 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 挤 终身仕途不顺 郁郁不得志 D 文章叙议结合 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 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 在 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 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17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 人 见 太 初 官 职 不 能 动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讦 有 疵 病 者 所 恶 闻 虽 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弃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两 卷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既得其理 不徒诵之 以夸诳于人 必也蹈而行之 2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 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 其文岂必不传 答案 14 A 15 B 16 C 17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 又其文多指讦 有疵病者所恶闻 虽得其文 不甚重之 故所 弃失居多 余止得其两卷 18 1 颜太初 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 不是仅仅称道它 用来夸大欺骗世人 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2 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 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 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 命短 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