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专项练习:课外阅读(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语言表达1 . 仔细观察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说一说漫画的含义。内容:_含义: 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碗鸡汤大龙山区有个叫桂花尖的山峰。1928年秋天,国民党军队企图进犯红五军驻地?桂花尖下的毛湾村。彭德怀军长得到了情报,立刻帮助乡亲们转移到山坳后面,然后在周围上的山上布下了埋伏,摆了口袋阵,又亲自事了一个连扼守在桂花尖山顶上,准备全歼来犯的敌人。桂花尖的山顶上有棵大桂花树,树下有个棚子。从棚边往西望,毛湾村庄尽收眼底;棚子原来是姓范的老人守野猪的,这时老人就住在棚子里。彭军长带了一个连就守在这棚边。头一天,敌人没有来。炊事员每次送饭来,彭军长总是先给范老爹添好送去,老人十分感动。开晚饭时,炊事员送来了一碗鸡汤,那鸡汤真是香味四溢,闻到都使人要掉口水。彭军长首先拿起搪瓷碗满满舀了一碗。战士们感到很奇怪:平时有什么好菜,彭军长从来不先吃,今天怎么先舀鸡汤呢?正当战士们迷惑时,彭军长把一碗鸡汤端到范老爹面前。老人见军长先给他端来一碗鸡汤,眼眶湿润了。他活了几十年,见过多少兵:扎长辫子穿马褂的清兵给过他鞭子扎宽皮带穿皮鞋的国民党兵给过他枪托戴歪帽子叼烟枪的土匪兵给过他脚尖如今,红军的军长,却亲手端鸡汤给他。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他感动地说:“彭军长,这,这?还?要?得?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匪军,我们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还要你端鸡汤,这怎么过意得去啊!”彭军长一手端碗,一手拿起老人的手来接碗,说道:“老人家,红军同老百姓就是一家人,有盐同咸,没盐同淡,一碗鸡汤一样香,一样甜哩!”老人听着彭军长讲话,一不小心,鸡汤泼了一些出来。在彭军长再三说服下,老人喝下了这碗鸡汤。后来,白军知道红军部队作好了准备,没敢来进犯。红军和乡亲们又回到了毛湾村。下山后,范老爹逢人就讲彭军长给他端鸡汤的事。以后,有人到桂花尖山都说那里还有鸡汤的香味呢!2 . 把文中第四自然段所缺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3 . 写出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4 . 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守:防守守候看护遵守靠近A:彭德怀军长亲自带了一个连扼守(_)在桂花尖山上。B:这个棚子原来是一个姓范的老爹守(_)野猪的。5 . 摘录点明中心思想的语句。_6 . 文中画“ ”句子的作用是( )A说明老爹见多识广。B想起他们,老爹就恨。C那些兵和红军对比,反衬红军与老百姓亲如一家。7 . 文中加“_”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A说明鸡汤味浓,还没消失。B说明人们一来到桂花尖山顶,就想起与老百姓亲如一家的彭德怀军长。C人们总想起彭德怀军长,想起他给老爹送鸡汤的事。课外阅读。诸葛亮初次用兵(节选)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领兵十万,杀奔新野。诸葛亮便向刘备要了尚方宝剑,升堂调度:“博望左边有座山,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叫安林。可以埋伏兵马。关羽可领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敌军来就放过,他们的粮草辎(z)重一定在后面,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驱兵出击,烧毁粮草。张飞可带一千人去安林背后埋伏。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击。关平带五百人,预备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两边等候,到初更天敌人到来,便可放火。樊城赵云速回,让他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不要胜。主公自带一支军队作赵云后援。你们各各按计划行事,不得有误。”且说夏侯惇、于禁率大军到达博望赵云领兵来战,夏侯惇与之交战几个回合,赵云且战且退天色渐渐昏黑,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促部队赶路。行至两边都是芦苇的狭窄山路,护送粮草的于禁、李典率领后卫赶到,见此状大叫:“前面夏将军慢走。”于禁还赶到前边阻止。夏侯惇猛然省悟,正要退兵,却听背后喊杀声起,早有一派大火烧着,两边芦苇也着火,一刹那,四面八方都是火,风大火猛。曹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围而逃。李典见势不好,往博望坡奔回,却被关羽的军队拦住厮杀。于禁见粮草车辆烧了,便从小路逃命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却被张飞伏兵拦住,张飞一枪刺落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一直杀到天明,刘备才胜利收兵,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收拾残部,狼狈返回许昌。关羽、张飞相互惊赞道:“孔明真是英才啊!”一齐拜伏在坐于小车里前来犒军的孔明车前。8 . “不计其数”的意思是_,这个词语写出了曹军_。9 . 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关羽在豫山埋伏:_;张飞去安林背后埋伏:_;关平预备引火之物,敌人到来便放火:_;赵云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_。10 . 从关羽、张飞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诸葛亮_。11 .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的人,夏侯惇是个_的人。1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春天来了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了人间。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了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小动物也都开始出来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轻松地在操场上运动着,农民伯伯也赶牛拉车下地耕田了。快乐的春天来到了!1这篇短文一共( )段。2第二段描写了哪几种事物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小红伞有一天,小白兔挎(ku)着一只篮子,带着一把小红伞出门采蘑(m)菇(gu)去了。她来到果园里,看见小刺猬怎么也摘不到树上的果子,小白兔就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小刺猬把又鲜又嫩的果子钩下来,小刺猬连声道谢。小白兔走到一片蘑菇地里,那儿的蘑菇鲜嫩诱(yu)人,她刚想采,忽然看见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来。逃跑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小白兔连忙撑(chng)开小红伞,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蘑菇。大灰狼没看见小白兔,就走过去了。小白兔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躲过了危险。她高兴地采起了蘑菇。这时天下起了小雨,小白兔打开小红伞,高高兴兴回家了。13 . 这篇文章共有(_)个自然段。14 . 请照例子写词语。又鲜又嫩又_又_又_又_高高兴兴(AABB)15 . 小白兔的小红伞用处可大了:它可以_,可以帮小白兔躲过大灰狼,还可以_。16 . 读了短文,我觉得这是一只_的小白兔。课外阅读。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 ,_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17 . 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18 . 文章按照(_)、 夏天、(_) 、 冬天的时间顺序写小草。19 . 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 ”线。20 . 课外阅读。聪明的韩愈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书房装满。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即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这个叫韩愈的孩子,聪明好学,后来成为著名的诗人。【小题1】教书先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请你用“”画出来。【小题2】韩愈的方法:_【小题3】从哪些地方看出韩愈很聪明?用“”画出来。【小题4】选择正确的解释。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A“连”写出了先生着急的心情。B“连”写出了先生对韩愈做法的赞同。C“连”写出了先生对韩愈的喜欢。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兄弟三人到树林里去玩,他们听小鸟唱歌,在小溪边洗脚,采蘑菇、摘野果,不知不觉玩了一整天。老大回家对爸爸说:“爸爸,我在树林里遇到了狼,我使劲地跑哇,跑哇,所以回来晚了。”他忘了,爸爸就是守林人。爸爸说:“咱们这个地区根本就没有狼。”老二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在树林里遇到了外公。他可高兴啦,带我去玩,所以回来晚了。”妈妈拿起电话,跟外公通了电话,结果老三一回家,就说:“妈妈,我在树林里玩,忘了时间,所以回来晚了。”妈妈表扬了老三,对他的两个哥哥说: 。21 .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三个孩子回家晚了,老大说是因为,老二说是因为,老三说是因为,结果妈妈表扬了老三。22 . 妈妈为什么表扬老三?她会对另外两个孩子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把妈妈说的话写在文中的横线上。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23 . 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蜻(qng qng)蜓扇(shn shn)着乘凉(ning ling)捉(zhu zu)住24 .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漂亮_喜欢_25 . 作者在描写大蜻蜓的外形时,具体地写了蜻蜓的_和_的特点。26 . 抄写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_。在这个句子中把_比作_。27 . 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_28 . 读短文,做练习。责任制一实行,同学们非常踊跃,因为每个同学都成了集体的主人翁,每个同学都成了班干部。你瞧,从前作业马虎出名的陈安正在细心地擦玻璃窗;因淘气著称的叶翔正小心翼翼地给金鱼换水;胆小怕羞的陈娟正在讲台上整理着老师刚批好的本子大家都在使劲地干着,暗暗地竞赛着。 文中着重写了_、_、_几个人。他们的特点分别为_、_、_。 本段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抄下来。29 . 语段赏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 )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 )。高楼大厦的霓虹灯( ),热情欢迎来自( )的游客。1在括号里填上成语。2这段话共写了香港三处的灯,分别是_、_、_。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标出来,拟人句用“_”标出来。30 . 阅读理解。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1. 用“”划出这上小节的中心句。2.这一小节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_ _ _ _课外阅读我能行。阿里山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被誉(y)为三大奇观。在晴天的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只见云海茫茫,瞬(shn)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被列入“台湾八景”。观日出的地点则以祝山为妙。祝山海拔仅次于塔山,为2 480米。黑夜退去,天空呈鱼肚白,之后先现出一丝红霞,慢慢变成弧(h)形、半圆、大半圆,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轮红日先从云海边上升,再从山顶冒出,光芒四射,煞(sh,很)是好看。31 . 文中“瞬息万变”正确的解释是( )。(填序号)A变化的速度很快B变化又多又快32 . 阿里山的三大奇观是_、_和_。33 . 第二自然段先写了阿里山的_,再写了阿里山的_。34 . 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游人只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_,_。35 . 根据文章内容给下列词语排序。A圆形B弧形C大半圆D半圆_三、文言文阅读快乐阅读。小古文阅读。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36 . 按要求填空“光持石击瓮”中“光”指的是(_) ,“足跌没水中”的“没”读音是(_) 。文中的“瓮”指的是(_)37 .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38 . 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39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2)物莫能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4)其人弗能应也_40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誉之曰。译文: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_41 .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A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B不要自己夸耀自己。C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语言表达1、二、现代文阅读1、2、3、4、5、6、7、8、9、10、11、12、三、文言文阅读1、2、
展开阅读全文